林散之有资格和王羲之、张旭并称为草圣三大家吗?

二古基


林散之的书法虽然不可与王羲之、张旭相提并论,但也自有他的好妙之处。

实际上书法史上也很少把王羲之和张旭放在一起,王羲之是书圣,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只有“楷书之祖”钟繇和他的儿子王献之,

另外王羲之也主要擅长小草,不写大草,如他的小草《十七帖》:


那么谁和张旭经常放一块讨论呢,无疑就是也同样以草书著称,同样也被称为“草圣”的怀素。

是的“草圣”有两个,张旭和怀素都曾经被称为“草圣”,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如图:


也因为他们二者好饮酒并且喜欢酒后作书,所以也被称为“颠张醉素”。

怀素比较著名的草书字帖就是《自叙帖》了,

如下图:

大草的发展路线并不复杂,唐代的张旭和怀素以后就是宋代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了,

他的草书因为融入他自己的独特的笔法而异于旁人,被载入史册。

他的草书据说是黄庭坚观察生活中的“船夫滑桨”所得,又融入他个人对于禅家的参悟,以意使笔,从容不迫,开创了草书的新局面。

黄庭坚草书《李白忆旧游诗》:

黄庭坚以后虽然也有不少书法家写草书,风格个性格调突出的也只有明末清初的王铎才算的上。

王铎的创新主要在于书写的幅式和用笔上,善于书写大字竖条幅草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王铎在用笔上,更是有自己的创新,他的“涨墨”笔法的运用增强了草书整体的变化和视觉冲击力,这是一个很大的创举。

另外,王铎在用笔上增加了草书中断的提按顿挫,丰富了草书的笔法。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论到林散之了,林散之被称为“当代草圣”是有道理的,

他在古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人的工具在章法和用笔上又做出了开创性的创新。

他使用长锋羊毫书写草书,利用宣纸写出了具有干、湿、浓、淡、焦的丰富用笔,拓宽了草书的表现力,丰富了草书笔法,

同时他善于使用水墨,将中国画的水墨元素融入书法,加上他深厚的古代法帖的功力,开创出自己独特的“林体”,自成一家。

林散之草书长条:

虽然不能和王羲之、张旭相提并论,也自有他的好妙和创新之处,影响了这个时代的草书发展,被称为当代草圣也不为过。


不二斋


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张旭被称草圣,这是后人对古人前贤为书法所作出的贡献和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的肯定和推崇,相信王羲之,张旭在有生之年也并未以圣自居。那时候应该是皇上才可称圣,又不是活的腻歪了!对吧!

强拉死拽把当代人与古代人作纵向比较,也不问人愿意与否,也不讲究公平公正,鄙人觉得意义不大啊!



王羲之书法是诸体皆善,被称书圣,不仅仅是书法的修为高,最大的功勋是开创了流便妍美的今体书法,是继往开来的开拓者。张旭加快了草书的书写速度,简化了今草的书写符号,使草书更加流畅,张狂,奔蛇走虺,游龙惊凤,急风骤雨,更加怡情悦性,张旭完成了今草从狂草的蜕变,而确立了其书法史上的地位,被尊草圣,亦理所应当。


林散之书法,以草书著称,其书笔法苍劲中有润泽,用墨浓淡枯湿相得宜彰,书法很有风格,在近现代中草书的确是翘楚,但也不能与王张二圣比肩,怀素狂草,其颠逸狂放不下张颠,尚不能称圣,何论林散之,即林老自己也会惶惶吧!


本人也写毛笔字,下附临书,抛砖引玉,敬请指正。谢谢!


旭日余辉4


林散之先生自己认为他的字达到了明朝的书法家书的水平,但是比不上宋朝书法家,更比不上唐朝的。

我个人觉得林老的这话说的实在,林老的草书和明朝的祝枝山、文征明等人比,的确毫不逊色,但是和明朝的王铎、徐渭比,林老的草书不管从结字到章法布局都显得简单、无奇、少了功底、缺了神韵。。。。。。

和明朝的董其昌的草书比,林老少了意趣和散淡。


林老的草书在近现代
的确是有个性的佼佼者,但是比他厉害的不是没有。和毛、于的草书比,林明显功底不够,太平庸。

林的草书和宋代的黄庭坚没法比,林老也有自知之明,自称自己的字到不了宋。

和草书张旭、书圣王羲之、僧皇怀素比书法,林散之自己也没有这个胆子,毕竟他还是有头脑的正常人。

(文中图片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吴海萍先生临摹的张旭《古诗四贴》和怀素《自叙贴》局分)


字画娱乐圈


说个小事。

有一个书法群,里面多是在上学的书法研究生,或者是还在考的,当然也有我这样没事潜水,打打酱油的。

昨天,一个书友发了一张弘一法师的字,下面附带了一句话:“弘一的字,谁还敢喷?”

我一看消息是上午九点多发的,现在是下午五点了,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有点不太正常,于是我说了一句:“写得好不好,和名气无关。”

然后,然后我就被踢出来了,尴尬不!

林老的字,我不便评论。

怎么说呢,大王小王赵子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你喜欢就好!

我是不太赞成学艺人之间的攀比,也颇有点反感。

一块学篆刻的有个小菇凉,每次刻完都会问老师,她刻的有没有碾压某某某!

文无第一,何况还要学习呢?

“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看好自己的脚下,别人的风景不属于你。

若是非要争个高下,实在是索然无味!





飞鸿踏雪


公议是不能的,私议完全可以。就是认为他就是古今天下第一人,也是没问题。


评议自己喜欢的书法家,并无“一定要这样”的硬性规定。才会有了产生林散之与王羲之、张旭并列的问题。

王羲之虽然称为书圣,但并不以草见长。王羲之是综合实力称圣。他诸体兼善。而草书称为圣人的,是张芝。唐代张旭、怀素,后人也有把他们二人称为草圣的。


草书的三大圣人,张芝、张旭、怀素,在书法史上的影响深远。是公论的草圣。林散之是近代的书法家,其影响力仅只限于知道的人群中。闻其名不见过他书法的人,还有很大一部分。见过他的书法,却并不懂书法的人,又有很大一部分。林散之对自己的书法评价,是达到了明代,尚不及宋代。他的这个自评,并不被人认可。大家的认识是,当代称雄,不出民国,更遑论明宋。明代一帮帮名声如雷贯耳,以草见长的书法家:祝允明,文征明,解缙,董其昌,王铎,随便哪一个都甩林散之几十个街区。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城市。自评中虽未提元,但很明确的表示不及宋。不及宋便是在元代了。元代的最著名书法家,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夔夔,不知道林散之把自己和他们安排在一个什么位置?


当代的人,要在现代与古人较量,是要吃大亏的。大要以为写的好,就单纯的以技能去挑战古人。他们的影响力,早早的领先于现代人。随便一个人,都有很多的知名大家为他们助阵呐喊。要想与古人同列,则要靠后世名家为他们作评。


子衿tjk


恕我直言,没资格比。理由有以下几点:

1.王羲之等历史名家,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传承与创新书法,为中国文化,尤其书法文化做出卓越的贡献。林散之只是善于草书,请问他惊世骇俗,左右官民书坛,能影响千年的作品在哪里,只是一部分人在哪里疯狂的吹捧罢了。并不能得到像王羲之那样认可度。

2.评价一位书法家,不仅要看字写的怎么样,还要看他的思想是否影响力广泛,文学素养,他能写出留传千年的锦绣文章吗?也不说千年了,百年吧。说白了,与历史大家比他只是会写字而已,今天的人能熟练背出兰亭序,赤壁赋等古文诗词歌赋,但他的作品在哪里。

仅这两点足了。其余不说了,问题本身就容易招黑,感觉没有思考和品味。



英特纳雄耐尔666







林散之的草书和王羲之、张旭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目前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草圣三大家”。不过要说林散之能否入圣,至少不可否认的是确实被划入了书法艺术的“圣”者之门内,这个“圣”是带有仙气的圣。因为人们因其草书的风格而被评为“散仙”,入了仙班,自然可以称之为“圣”。


据说,赵朴初、启功等皆称其诗、书、画为“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因此有了“草圣”之誉。为什么呢?主要因为林散之的书法居有别具一格的飘逸之美。评者认为林散之的草书,蕴含之气、韵、意、趣,“使之能达超凡的极高境界”。

是否确实如此呢?至少我读了林散之的书法作品之后,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可惜,在大约十五六年前吧,《中国书法》杂志上的邮购书法专业书的广告专栏,推介有一本《林散之作品全集》(大概名称),那是开始对林散之的书法逐步有所关注。可惜的是,那本书价格不低,最终没有拥有。
























究竟林散之的书法和绘画能否入仙入圣呢?在我们研究过其作品后,自然能够做出自己的论断,注意是研究之后,不是凭借一时的好勿和肤浅的感觉。


翰墨书道


林散之草书书法精品气象万千,自成一家,偏重整体艺术效果和章法,令人耳目一新。被称为当今草圣,相信也是相对于当时至今的一代书家而言。

若把林散之的草书字硬要与王羲之、张旭的草书来相比较,林散之则多了笔墨趣味,整体多了画面感,在遵循章法的基础上,更倾向于表现整体的视觉艺术效果,有画意,林散之也开创了现代草书的新面貌,对于草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书法审美只有雅俗共赏,没有完全的统一标准,只能从作品的某一方面来对不同的书家作比较。

关于上述问题,从在书法史和书法成就上的地位来比,但凡深习书法的人就显而易见结论是如何。

能让看客们、书法爱好者们,看得出王羲之张旭林散之等书家的书法各自好在哪里,有什么不合章法,那也是我们社会上书法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事情。

林散之也说过,人正字方能写的正,写字也要看人品。

王羲之、张旭、林散之的书法作品我都很喜欢。

附一林散之作品图欣赏。



伴_支煙


没!!!

差远了,林散之的字,惜墨,枯笔,这样的字,笔是直戳戳竖在纸上写出来的(没看过林老写字,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这样写字相对比较容易和随意,字的结构也比较简单,笔划也较单一,章法布局留白I也并无奇绝之处,有时候,有些名人的作品,真的有些勉强,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而张芝怀素之流的大家,运笔、走笔、中锋、侧锋、点划、提转都是很讲究的,这也和古时候做学问的严谨态度有关!

现代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相较古人,缺了认真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少了敬畏,多了随意!

古人写字就写字,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现代人哪有不带功利心做一件事的?

就凭这一点,不及!

一个不会临帖的人用秃笔枯笔烂笔鸡毛笔写了些字,大家看看就好,别当真……







书法中国


林散之虽为现代大家,但没有资格称为草圣!是否称"圣"?至少要有二三百年时间里,由书法界进行纵横检验!既然提到草圣,怎么能漏掉怀素,他的自叙帖可以说是草书里的草书,是狂草的颠峯之作,好象喜玛拉亚山的珠穆拉玛峰一样不可超越…林散之字胜在线条力透俊秀;但结字结构,行气动韵,似均有尚可商量处…既然是草字,自然离不开速度:且看颠旭狂素都达到了所谓:笔下唯看激电流,须叟横扫千万字,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的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而林散之只是用草字结构写行书,感觉不到草书应有的速度激情带来的排山倒海的惊人气韵,林散之只能算是行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