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网· 资讯」金融科技比拼的不是速度

在经历了2016年的锤炼之后,以金融科技为主导的互联网金融升级版已经到了至关重要的发展时期。2016年年底,国内首个由企业发起的“金融科技”学院——百度金融学院成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先对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发展做一个回顾,看看金融科技在未来将有怎样的作为。

1998年马化腾创办了腾讯,1999年腾讯开发出OICQ(即腾讯QQ)后,注册人数疯长,2000年腾讯即开始盈利;2000年,百度创立于北京中关村,仅仅5年时间,百度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近年来,互联网企业更是遍地开花,比如2010年小米公司成立,短短3年时间小米的估值就达到100亿美元。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之快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与互联网企业不同的是,中国金融企业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1927—1952年中国新金融体制开始建立,1987—2000年中国经济转轨,金融业经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金融业才开始腾飞。中国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到2015年,总资产达到222098亿元,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四大天王”之首。

「瞪羚网· 资讯」金融科技比拼的不是速度

许多专家没有预测到的是,在若干年之后,互联网竟然与金融扯上了关系,一夜之间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方向。不过,从经济金融专业的角度看待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也属于极为正常的情况。经济决定金融,有什么样的经济就会随之诞生什么样的金融,经济与金融如影随形,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多带有金融企业的属性,而非简单的互联网思维。金融企业的发展需要厚积薄发,前期不断积累之后才会爆发出应有的实力和潜力,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样如此。

从阿里系(现在的蚂蚁金服)互联网金融业态看,支付宝成立之初是担保性质的,是为了给买卖双方提供第三方担保以促进电商平台的壮大,谁也没想到衍生出后来的金融属性。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是基于支付宝上沉淀的资金过多,客户有了理财需求才顺势而为的。后来成立的浙江网商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等都是在互联网经济有了积累,大数据逐步完善,用户基础逐步形成之后才产生的。

百度金融目前开始覆盖理财、信贷、支付等业务,并逐步实现团队人才的升级,搭建起“互金最强天团”,同时一步一步明确要做真正意义的金融科技公司的路线。这些举措也都是基于百度人工智能大战略的推进和技术基因的注入,百度金融正在用发展金融企业的思维做前期的积累和准备,先搭班子后唱戏,从前文总结的历史看来,这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必不可少的气质和思维。

放眼世界,欧美银行的发展大多有100多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当然,传统银行包括欧美银行的发展史是互联网金融不可比的,但是从发展规律来看,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比拼的并不是时间。

全球最大的几个银行里,按照2014年与2015年排名,成立于1784年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一直发展很好,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不过,还是被后来居上的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超越。摩根大通比美国银行晚成立了整整15年,到1799年才成立。当然,摩根大通银行主要是通过收购、并购、重组其他金融机构超越美国银行的,但是在创新和机制上,摩根大通是有过人之处的。这或许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弯道超车”吧。

中国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均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当时,称四大专业银行。到了20世纪90年代转变为商业银行后,体制机制带来的问题使其虽然资产规模庞大,但是利润增长率、回报率都远远不及后来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等。原因就在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包袱小,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特别是在接受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事物上反应非常迅速。

成立早,不一定就能发展快、发展好;成立晚也不一定会发展慢,发展不好。要想发展得既快又好,关键在于抓住时代的风口,在于具有市场化高效配置资源的机制体制。

传统金融尚且如此,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就更加具有跳跃性。成立早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许很快会成为传统。因为比互联网金融晚出现的金融科技,在最发达的欧美国家已经异军突起,使得只在消费、理财、支付领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呈落伍之势。在这个时代,是不能用成立时间早晚来衡量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状况的。

中国的这些互联网巨头们,谁能在金融科技阶段勇敢地站出来,做时代的领路人呢?

目前在国内将目标锁定在金融科技上的典型互联网金融代表就是百度金融。如果说互联网金融1.0时代是蚂蚁金服引领潮头的,那么未来的金融科技或许将是百度金融的时代,就看百度金融能否把握住。

百度金融成立一周年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金融科技才是未来的方向。在百度金融学院开学仪式上,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朱光谈到,百度在搜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金融科技的核心是人工智能要发展到一定程度,科技含量、技术创新能力要异常强大。在中国互联网巨头中百度是最早研发人工智能的,并将人工智能应用到金融领域。也就是说,百度直接进入了互联网金融2.0时代,即金融科技时代,已经在与欧美金融科技一争高下。百度在人工智能上投入巨资,给金融科技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以来百度研发投入过百亿元。百度大脑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7%;在国际权威的FDDB、LFW等人脸识别检测评测中,百度人脸识别技术均排名第一,人脸识别准确率99.7%。

可以看到,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优势将能够帮助百度构筑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护城河,并在金融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客户个性化服务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目前虽然许多公司都开始攀上金融科技的高枝,打算弃互联网金融而去,但是,概念化炒作的多,拉大旗作虎皮的多,真抓实干的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新金融、金融科技与企业的科技实力联系密切,这是智能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科技区别于传统金融的标志,也是未来很长时间的发展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