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家互金公司亮出8月經營數據 逾期金額占借貸餘額不足1%

8月份以來,互金協會與各地方金融辦陸續下發整治文件,促進網貸機構加強體檢,以期有序化解網貸行業風險,加強對網貸行業發展的規範與引導。

此後,網貸行業的經營情況有哪些變化?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在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上,對披露8月份經營數據的網貸機構的數據進行比對發現,49家平臺合計逾期金額月度環比增長約19%。不過,逾期金額佔比總體借貸餘額仍很小,不足1%。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截至昨日下午,已有49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全國互聯網金融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上披露了8月份的運營信息。佔目前接入該披露服務平臺機構數量的41%。

記者根據49家披露運營信息的互聯網平臺的數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49家平臺借貸餘額合計為314.48億元,環比微降2%,資金淨流出量並不大。在49家平臺中,有34家環比下降,15家環比持平或上升。

借貸餘額環比下降的平臺中,絕大多數降幅在15%以內。而在借貸餘額上升的平臺中,工場微金增幅較高,借貸餘額由7月底的5.63億元增至8月底的7.09億元,增幅為26%。

而在市場比較關注的當前出借人數據方面,49家平臺中,8月份環比下降的平臺有36家。但是整體變動幅度較低,49家平臺合計(未剔除因在多家平臺間均有出借行為而重複計算的人數)當前出借人數據僅下降了3%。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8月底,各平臺逾期金額增長速度較快,合計達到28.12億元,與7月份的23.65億元相比,增長19%。但是逾期金額與借貸餘額相比,佔比不足1%。在平臺的累計代償金額方面,8月底較7月底上升了7%。

在逾期金額方面,共有21家公司有相關數據。其中增速較快的有愛投資平臺,其8月底逾期金額為14.13億元,月度環比增加了208%。另有多家平臺環比下降,如在規模較大的平臺中,捷越聯合由7月底的3.12億元下降至8月底的2.9億元。環比下降約7%。

在項目與金額逾期率方面,多數家平臺仍為0。

自7月份網貸風險集中出現後,部分網貸借款人惡意逃廢債,成為了此次網貸行業風險蔓延的重要導火索。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有消息顯示,目前各地金融辦已收集超過百萬條惡意逃廢債等失信信息,並已發送至百行徵信。隨著監管對惡意失信行為打擊力度逐漸加大,平臺惡意逃廢債等失信行為正逐步減少,雖然上述多家平臺逾期金額有所上升,但是增加的金額有限。

近50家互金公司亮出8月經營數據 逾期金額佔借貸餘額不足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