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

我是三无明粉


我不认同高晓松提出的明朝是“三无朝代”,所三无是指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明朝十多皇帝,尽管很多都不务正业,但是我认为朱元璋、朱棣、朱高炽三位还算是明君;明朝的戚继光、孙传庭等可以算是名将;明朝的李贽、王阳明可以算得是名士。

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比起来,我认朱元璋至少比宋祖要利害一些。要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本是禁军出身,取得皇帝之位要比老朱容易得多,而且赵匡胤一直没有收复的燕云十六州被老朱给收复了。老朱治理国家也明显要比赵匡胤强一些,朱元璋用了十多年时间就恢复了全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而明朝的仁宣之治也明显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太平盛世,嘉靖皇帝虽然三十年不上朝,但是也把国家治理得还算稳定。

明朝的开国大将能把蒙古骑兵赶出中原大地,也证明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强于两宋的。后期明朝在与倭寇的战争中,也还是将倭寇打败了,尽管赢得并不顺利,但是总比清朝好吧。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亡了国的明朝还是能在郑成功的带领下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训练了新军,发明了新式武器,发明了新的战阵,还留有《纪效新书》、《练兵纪实》等兵书,可将戚继光无愧一代名将的称号。

王阳明发明了心学,后世对心学很有研究,著名的“格物致知”就是王阳明提出来的。心学是程朱理学之后儒学的又一个学术成果,尽管我不喜欢儒学,对心学也没有研究,但是很多人都说王阳明的心学很有用,这还是说明王阳明算得一个名士。李贽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在当时都是进步的,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关键他还评价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此见识,足可配名士之称。


大秦铁鹰剑士


高晓松的学识在艺人里面确实是首屈一指的,因而他所录制的《晓说》很受欢迎,《晓说》所讲的内容也涉及到历史、人文、艺术、体育等方方面面,但是仔细研究你会发现,高晓松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博而不专,对很多问题的解读并不客观准确,甚至是自以为是,以偏概全。比如前一段时间他抛出世界足坛“假球论”,就引起段暄、黄健翔等诸多足球领域内的专业人士的公开驳斥。

他把明朝形容为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环环认为如果不是高老师对《明史》一知半解,那一定是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正朔的汉人王朝,消除了汉朝外戚干政、唐朝藩镇割据、两宋岁币横行的弊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整顿吏治、兴办教育,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这难道还不算明君?明成祖朱棣澄清漠北、四方宾服,社会繁荣、国力强盛、创“永乐盛世”被史书称之为“远迈汉唐‘’这难道还不算明君?不要说这二位,即便是缔造“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以及中期的明孝宗都被后世史书称之为明君。

至于无名将更是站不住脚,明朝开国之处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开国六公爵”,中期有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李如松,哪怕是在明末也有孙承宗、袁崇焕、熊廷弼、卢相升、孙传庭、曹文昭这些英烈。

而无名士之说更是不值一驳,因为不知道他所谓“名士”的标准是什么,但是不管以那条标准来判断,明朝都是名士云集的,如果要看政治作为有于谦、李东阳、徐介,高拱、张居正,文化艺术方面有解缙、杨慎、徐渭这“三大才子“”,更有以唐寅为首的“吴中四才子”当然还有一位超凡入圣和“孔孟”并称的王阳明,说明朝“无名士”实在是无稽之谈。


环球网


答:明朝到底是不是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这个是无须跟高晓松辩的。如果您要气急败坏地跟他辩,那他就赢了。

您想想,只要稍微懂点历史的人,说起明朝的明君、名将、名士,尤其是名将和名士,都能张口说出一大堆。

人高晓松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难道他会不知?

他之所以要这么说,就是要故作惊人语,吸睛、引爆话题,赢收视率。

有人也许对我这个说法不以为然——他们觉得,作为一个有学识的人,应该爱惜名声犹如鸟儿爱惜羽毛。堂堂大才子高晓松断不会为追逐一时巨利而行此下下之策。

殊不知,高晓松本人曾在电视上洋洋自得地说过一段这样的话:人都有两面,一面放在作品里,一面留给生活,有些人在生活中很文雅,但写的作品却很粗鄙,等他化成灰走了,后人只能看到他作品中的粗鄙,谁还知道他的文雅?而我选择把不堪的一面留在生活里,把情怀都放在作品里,几百年后,高晓松这个人早都没了,但是我的作品还在,所以我在后人的眼里是美好的。

看看,高晓松在乎的名声并非眼前,而在几百年后;其潜台词就是:只要有利可图,我不惜把我的不堪展现在生活里。

想想真是可怕。

不过,话说回来,高晓松本身就是一个很狂傲,很特立独行,不把世俗言论和目光放在眼里的人。

这一点,从他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就看得出来。

高晓松的第一段婚姻是非常随意的。

高晓松自己承认,认识第一任妻子,缘自一次酒足饭饱之后驾车在街上的胡逛。当时,他在对外经贸大学的门口见到了身材样貌非常出色的前妻,立马一见钟情,相识相恋。时间只过了三天,就决定了要结婚。而在1999年11月23日,他们就领取了结婚证;但时间只过了三年,他们又领了离婚证。

补一下,2000年7月,青年歌手筠子在家中上吊自杀,传闻是因情伤而自杀,且与高晓松有关。

《音乐生活报》随后刊出一封筠子母亲的亲笔信,怒斥高晓松,说:“如果你继续胡说八道伤害筠子,那换来的将是更严厉的舆论谴责和惩罚,不要总拿你所谓的‘西方’观点来说教,别忘了这是在中国北京而不是美国。”

高晓松的第二段婚姻是非常不负责的。

那年,36岁的高晓松作为评委在深圳参加一个选美活动,看上了年仅17岁的参赛选手徐某。

高晓松说:“她的眼睛脸型长发,符合一切我对美女的标准。”

这样,立马一见钟情,相识相恋,不久,到美国秘密领取了结婚证,生下了个女儿。但七年后,他又领了离婚证。

高晓松与第二任妻子年龄差别将近二十岁,没离婚前,有人对他们的婚姻提出质疑,认为会有代沟。

高晓松的解释是:找个年轻的,我可以全面塑造她的世界观。相比之下,找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被周围圈子的人塑造出来后你再去改的妻子,后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产生分歧。现在,我老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甚至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都是受我影响的,所以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觉得这样很幸福。

然而,最后的结局是:女方青春年华被耽搁了,孩子也生出来了,性格也已经被塑造定型了,男方突然认为不适合了,离婚了。

所以,高晓松的特立独行是够可以的,内心是够强大的,是可以把一切世俗眼光屏蔽掉的!

最后,还是说几句关于高晓松历史观点的话吧。

在他评定明朝是“三无朝代”的节目尾声,他微笑着说出了一句差点让我惊掉下巴的话。

他说:我不明白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明粉”这种东西,清承明制,明朝的全部制度清朝都继承下来了,您爱清朝不就等于爱明朝了吗?您恨清朝不就等于恨明朝吗?这两个朝代不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爱明朝而恨清朝呢?太奇怪了!(注:其原话我没法字字记得,大意如此。)

按照他这种逻辑,西门庆害死武大郎而霸占潘金莲就不应该遭受道德的谴责,因为西门庆履行的就是武大郎的职责了嘛。


覃仕勇说史


高晓松曾在一档《晓松说》电视栏目里以一个现代艺人的角度总结了明朝是三无朝代:无名君,无名将,无名士。艺人嘛,填词谱曲的,牢骚两句历史总没错,但总不能把近300历史一竿子打倒吧,节目最后贬低明朝,只为抬高他心目中的汉朝,着实不妥。

晓松说某一期节目。

无名君?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朱棣的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军卫屯田,国家丰衣足食,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国力强盛,稳定番邦问题,呈现万国来朝盛世局面,难道不能称为明君吗?如果你非要说朱元璋大肆杀戮,那汉武帝不杀了?一个蛊毒杀了几万人,自己老婆、儿子都杀,丞相杀了好几个,汉武帝能下罪已昭,朱元璋就不能立罪己碑吗?

现在很多资料都是《明史》来的,但这套书是清朝编的,编了特么90多年才定稿,能信么?

无名将?没有忠臣良将能推翻蒙古统治吗?大将军徐达戎马一生不能堪称名将?剿灭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俞大猷,长驱蒙古、镇守辽东的李成梁不能堪称名将吗?这些人都是打出来的,你非要说汉朝出名将,我就不信外戚那些人都是什么好鸟,23岁的毛小子能有多大成就?但飞将军李广除外,此人乃真将才。

毛爷爷都说,洪武、永乐两皇帝虽不识字,但搞得比较好。

无名士?阳明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推动传统思想变革,开创泰州学派的李贽难道不是名士?太史公宋濂,舍生取义的方孝孺,东林书院顾宪成,这些都是思想集大成者,不是名士?不要老拿司马迁的《史记》说事,明朝也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汉有晁错削藩,明朝也有张居正改革。


图文绘历史


我是阿狗,我又来了,虽然明粉熟悉明史,但这种问题并不擅长,他写点技术的还勉强行。

高晓松肯定是瞎说,他的神论有“郑成功是倭寇”、“美国一直对华友好”、“明朝是三无王朝”等。今天来我就系统反驳一发。

三无朝代是什么,,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简直是胡扯。

1、明朝的明君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兴王朝,兴利除弊,造盛世景象。

清朝的康熙皇帝都题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乾隆皇帝更是两次去明孝陵祭拜,行三跪九叩大礼,史书记载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

(明太祖朱元璋)

这不是明君吗?

2、明朝的名士

陪祀孔庙的有先儒方孝孺、先儒薛瑄、先儒曹端、先儒胡居仁、先儒陈献章、先儒罗钦顺、先儒蔡清、先儒吕柟、先儒王守仁、先儒刘宗周、先儒吕坤、先儒孙奇逢、先儒黄道周、先儒黄宗義。

王阳明

这么多人配祀圣人,能说没有名士?也许是因为无知吧。

3、明朝的名将

明朝初年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蓝玉,纵横南北、横击塞外,功劳不亚于卫青霍去病,难道不是名将?

明朝中叶,靖远伯王骥去国万里,三征麓川,出征西北,抵御强寇,能不是名将?

威宁伯王越出塞作战,重创草原部落,能不是名将?

王阳明文武兼修,平寇、靖乱,能不算名将?

(戚继光的大鸳鸯阵)

戚继光南北征战,多次重创倭寇,剪灭倭患;在塞上十五年,不使一骑入边,革新军事能不是名将?

总结:

明朝有明君,有明士,有名将。也不知道高晓松怎么想的,哎,理解不了。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首先表个态吧,我个人认为高老师还是写歌比较适合他。

说历史,额,正着说吧,他是北京人胡聊砍大山,反着说吧,说他胡说八道,有点过分啦,但是说他以偏概全啦,吾之论断啦,大放阙词啊,秀智商啊,忽悠历史小白呀,这样的形容词那是一点都没错。

我感觉他个人其实是对自己的水平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出了一本书叫做《鱼羊野史》。

一般标榜为野史的书,我都会当做故事会来看高老师的节目,以故事会的形式来说的话,那是妙趣横生, 由娱乐大众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目。

可是作为一个拥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公知人物?

我觉得,无论是野史也好,故事会也好,你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在尽量忠实于史实的基础上去做艺术化加工,而不是胡说八道。

关与明朝这个论断出自他曾经一期节目,中间一个段子,这个段子怎么说的呢?我来复述一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朝代。一无明君,二无名将,三无名士,唯一有的一个名士是唐伯虎,原因是因为周星驰。

听完这句话之后,我当时的感受就是,高老师,敢情我们俩看的不是一本书,或者说我看的书跟你看的不一样。最后我的总结就是,高晓松就是故意的,他用哗众取宠之言,表露出心中真实想法。就像现在头条中充斥无数,以贬低明朝为乐,以宣扬清朝为兴趣的所谓历史学家。


明清二朝有褒有贬,ok都没问题,但是明朝没有那么差,也不至于让所有人去随意编排。

数典忘宗,你们混蛋不混蛋,歌颂跪着的奴才和脑后的辫子,怀念过去康乾盛世,你们羞耻不羞耻?做的太过分,是不是会引发更多的争议,然后让别人更加更加更加的反感,本就不堪的大清王朝,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

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族政权,他不可避免则有着不同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他也不是像那些人口中所说的一无是处,ok。明朝消除了汉朝的外戚干政,唐朝的节度使割据,两宋岁币。经济繁荣,科技发展,国力强盛,我不说是中国历史第一,前三总有吧

太祖皇帝朱元璋,将两宋以来就被异族统治的汉民族江山恢复,并且不断的追元逐北。消灭北元势力。仅此一项就可以说是明君。

朱元璋同时期名叫蓝玉,七次北伐,捕鱼儿海一战,将北元势力消灭殆尽,扬国威于漠北,有卫霍之其功。霍去病之后第二人,你说他是不是名将?

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七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万国宾服,社会繁荣、国力强盛、创“永乐盛世”你说他是不是明君?

朱棣之后,明朝有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难道不算明君好?就算他不是明君,那也是第二等贤君,与满清所谓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相比,我就不说超过了吧,跟他们同类总行吧。


摸着良心,问一问自己,清朝13帝全部都是明君,以此基调,来贬低明朝的皇帝。站得住脚吗?

下面说一堆名单,多的我就不说了。

名将: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辽东大帅李成梁、打败日本李如松,收复台湾郑成功,还有如,孙承宗、熊廷弼、卢相升、孙传庭、曹文昭这些英烈。

名士:硬气尚书于谦,首辅:李东阳。徐介。高拱。张居正。明代三大才子:解缙(永乐大典)杨慎(著作等身),徐渭(诗书画三绝)唐伯虎在他们面前都是小字辈就不说啦。

最后:圣人王阳明,他的事迹人所共知。

以无知秀底线,以抹黑为任务,以编排为消遣。

你们咋不多关心下如何赚钱。这种哗众取宠之言,几十块而已,比五毛进步很多倍,但是还是很廉价。

这就是现行部分历史书明太祖画像,我想问下,要不要如此猖狂,如此丧心病狂。


阿斗不傻


高晓松说明朝是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对于他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他这个说法欠妥。

1、明太祖朱元璋和明太宗朱棣都是历史上可以进前十的明君,他们把国家带入了社会富强、人民富裕、百姓安康、万国来朝的盛世局面,总不能说他们喜欢杀人,就不是明君了吧。建文帝朱允炆虽然算不上特别贤明,但也算不上昏庸吧,只能算平庸。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至少做到了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吧,怎么说也算合格的皇帝吧。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国家差点覆灭,他算昏君,但是他也有贡献啊,废除了殉葬制度。景泰帝朱祁钰带领重臣保住了大明江山,已经算一位尽职的皇帝了。明宪宗朱见深有功也有过,但总地来说也算不错了。明孝宗朱佑樘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自律性相当之强,甚至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并且他在位期间,国家强盛、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富庶、百姓安康。明武宗朱厚照当皇帝确实当得不行啊,可以说是一位昏君,但是他带兵打仗能力很强啊。明世宗朱厚熜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为三大改革奠定了基础,也算得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明穆宗朱载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消除了许多不利于国家发展的弊政,基本也能算明君。明神宗朱翊钧前明后昏,功过各一半,和唐玄宗一个类型,很难评判昏明。明光宗朱常洛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也算得上合格的帝王。明熹宗朱由校陷害忠良,任用奸臣,可以说是昏君,但是他制作木器天赋异禀、心灵手巧,十足的木匠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尽力挽回国家局面,仍无力回天,最终以身殉国,做到了“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也不能算昏君。综上述,明朝除了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明熹宗朱常校之外,其他皇帝皆不算昏君,并且这三位皇帝皆有可取之处。

2、明朝的名将也有很多啊,早期有徐达、李文忠、汤和、费聚、郭英、邓愈、铁铉、耿炳文,中期有于谦、王阳明、戚继光,晚期有毛文龙、袁崇焕、熊廷弼、卢象升。

我理解的明朝也是三无朝代,但是不同于高晓松所说的三无,我认为明朝应该是无割地、无赔款、无和亲的三无朝代。


空世界人也空


徐达是为汉民族收复含辱丢失近四百年幽云十六州的千古名将、蓝玉是擒辱北元皇后于贝加尔湖大汉猛人;于少保更是拯救汉民族险遭重蹈靖康大耻的民族英雄;王阳明仍光耀亘古之文武双全的华厦大儒!我不得不猜到这姓高的估计是个通古斯人!


龙城飞猫


高晓松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所以他所谓的”三无明朝”、“三不宋朝”、“三最汉朝”,其实也是站在自己并不客观的角度,去讲出一个“自媒体世界里的明朝”。


如果大家把《晓说》那部分都看全,其实你会发现他总结“三无”是为了吹捧自己最最热爱的汉朝,而作的铺垫。在他的世界里,明朝的“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其实是和汉唐纵向比较的。然后大大感叹一下“强汉”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文弱”的汉人的。还颇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在里面。

但是之前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培养出一堆明粉。


说实在的,《明朝那些事儿》让很多人慷慨激扬啊!当然有过誉之处。但是总体上将明朝大的格局都作了充分展示。里面有一个词叫“不世出”、“第一人”,其实可见当年明月对彼时明君、名将、名士的充分认可。当然其实也不尽客观。

所以当被肯定甚至是赞颂过的角色,突然被高晓松”骂”得体无完肤的时候。自然会引起激烈的反应。

但的确高晓松的某些结论是仅凭一部并不客观的《明史》。然而我们要客观评价当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应该考证更多的史料,然后得出综合考量之后的评价,相对公允。

而高晓松很显然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现有结论,然后去找符合自己结论的史料来佐证自己。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戏子的找“槽点”,利用“靶向原理”来制造热度吸引关注。


对于每一个明粉而言,明朝从来不缺乏“明君”。
朱元璋“驱除鞑辱、恢复中话”更是500年来第一人;朱棣永乐盛世,“治隆唐宋,远迈唐宋”;“仁宣之治”的仁宗、宣宗,“弘治中兴”的孝宗堪称”三好”皇帝等等。


明朝名将如云,
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李如松。。。高晓松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吹捧过的郑成功。


明朝不但有名士,甚至还有创立“心学”影响了近代亚洲的的”圣人”王阳明。高晓松还忘记了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及徐渭。他只是通过周星驰知道一个叫“唐伯虎”的,就评价明朝无名士。


明粉的观点或许也难免偏颇。但是如果以自己的无知来信口开河,乱价评价。还是希望”矮大紧”慎重!


炒米视角


高晓松的文化水平有资格谈论历史吗?且不说需要近千本书的专业知识作为辅垫,首先,高晓松看得懂最起码的工具"文言文"吗?之前偶看"晓松传奇"觉得很搞笑;一是觉得他不愧是娱乐圈里混的,胆子也很混,那点文化就敢谈学问,真所谓无知者无畏;二是觉得他留着胡子摇着扇子折腾来折腾去想装大有学问的样子,虽做作但好玩;有点象国足球员,球虽没踢好,但衣作发型已是国外一流球星的派头.大约是受了野史演义的影响,如自诸葛亮摇着扇子以来,扇子似乎就成了有学问有智慧的道具.高晓松以为摇着扇子就变成了有文化的学者了.殊不知文化人和学者是二回事.钱钟书就一再强调他是学者,不是文化人.他如此看重"学者"则说明其和"文化人"有着天壤区别.高晓松之流娱星们若装文化人,人们是不会觉得搞笑的,但若充学者则要贻笑大方了!

学者是专指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技能,学识水平,创造能力,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体系,并提出新的系统理念,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学人,且有专门著作得到权威机构和业界专家的承认.文化人则很广泛,识过字,念过书,能谈论,都可称为文化人;象高晓松就可称为文化人.文化人在谈论某段史料时,可以款款而谈,甚至可以戏说.但学者就要说清某段史料的来龙去脉,首先要准确翻译这段史料的文言,并了解每个字的原意和延伸,要说清楚有多少家学者不同的看法,他们的看法依据是什么?自已的见解的依据是什么?引用了别的学者观点则要注明并说明理由;这就是为什么学者们会笑话百家讲坛上出来的"学者"于丹的原因!于丹把论语里"不知老之将至"译为已经垂垂老矣,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小人译为小孩,把北宋开国宰相范质说成赵普…这是作为学者绝不允许犯的基础性错误.但于丹若象高晓松一样只是文化人,学者们就不会指责她了,顶多也就是觉得她想出名捞钱想疯了挺搞笑.质疑一下这样的水平是如何混到教授的?

如同通货膨胀,当今文化人范围也随之膨胀,如好多说相声和演戏的识字不多没怎么上过学,但他们也能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并能谈论一翻人生的道理也算是文化人,如郭德纲王宝强岳云鹏.实际上,不怎么识字,没上过学,没念过书,如街头艺人,掏大粪的,只要能就谈论他们的工作和生存的关系,以及是如何掏大粪的所有工作程序以及掏大粪对社会的贡献则形成了掏大粪的文化,那么他们和高晓松一样都算是文化人…就这个角度讲,高晓松如果把扇子扔掉就更象文化人,就不那么搞笑了,谈高晓松现象只是解剖一只麻雀.他是众多娱星冒充学者,实际上和陶大粪的一样仅仅只是文化人而已!不过娱星愿意做文化人并向往学者的光环,这应该是社会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