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与激光炮哪个更适合作为太空武器?

darva叫西林


激光武器。

电磁炮现在并不适合太空作战。这里倒不是什么威力的问题,主要是空间尺度上的事情。

太空战很难在一个小尺度的空间展开,因此电磁炮炮弹的飞行速度是一个软肋。现在我们看到电磁炮所具备的第一大优点就是初速高,8马赫的速度是现在电磁炮的起步速度。我们给这个速度放大100倍,800马赫,一秒钟电磁炮的炮弹可以飞行272000米。看似是一个极高的速度。但在宇宙尺度上这个速度还是不够——一秒只有不到300公里而已。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没有错的话,一直走下去,宇宙中战舰之间的对战距离将在3万公里这个级别上,那么800马赫的炮弹需要飞行将近2分钟。这样集中目标基本靠蒙了。


激光武器的速度只收相对论的影响,每秒30万公里,在这个距离上只需要0.1秒就可以击中目标。在这样的设定下才可能对对方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同时,题主所没提到的武器,就是粒子束武器。

这里引用《银英传》的一个概念。太空战舰的舰体设计成狭长的形状,整个粒子加速器贯穿舰体。在粒子加速器内的质子可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射出。

高能的质子束有一个适合战争攻击的特性。就是能量的释放十分集中。

会在遇到目标的时候在目标后的一个极小范围内释放掉所有能量。这个效应叫做布拉格尖峰效应。这就使得在使用粒子武器的时候不用担心射程对威力的影响。

激光武器如果达不到的威力,那么质子束武器是一定可以达到的。


军武数据库


作为太空武器,当然要在失重和真空环境中使用,所以这种武器当然不是现在能够在大气层中使用的。比如使用吸气式发动机的导弹、火炮等,都无法在太空环境中使用。尤其是一些有采用吸气式发动机的导弹,在太空环境中是无法工作的,目前公认的能够在太空环境中工作的武器当然是定向能武器,还有动能武器。

定向能武器比如激光武器,就是定向能武器,可以在真空环境中使用,而且在真空环境中使用的效果更好。激光产生的高温是其主要作战方式,激光能够使任何金属熔化,当然功率也要更强一些。在真空环境中使用的激光比大气层中使用更好一些,因为真空环境不会导致激光能量衰减,大气层中使用反而效果不好。同时激光以光速传播,速度也很快,宇宙中的距离也足够大,光速打击更有优势。

每秒钟30万千米的速度几乎没有躲避的可能,因为激光是直线射出的,而且速度足够快。这就使得激光武器不需要打提前量,指哪打哪,因此作为太空武器是很理想的选择。电磁炮这种武器还是要发射一个固体炮弹,只是它的工作机制是电磁发射,真正用于攻击的武器还是炮弹,因此就有提前量的问题,打击效果就不如激光武器了。

电磁炮的重量也很大,弹头打击能量除了速度之外,还有质量,因此电磁炮的发射就有后座,这对太空中部署战舰的难度就增大。


川陀太空问答


应该是电磁炮。

因为激光武器主要使用高温杀伤目标,但在太空中的航天器由于要考虑到在没有大气层遮蔽的条件下直接面对太阳辐射,以及返回地球时在穿越大气层时机体表面要承受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因此会大量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如陶瓷等,在这种情况下恐怕激光的毁伤效果要受到极大影响。而如果要发动从太空对地面的攻击,激光武器又要考虑到地球大气层对激光束的折射问题,因此也不是理想的武器。

相比之下,电磁炮就要比激光武器拥有更多优势。电磁炮属于动能武器,简单说就是发射一枚高速运动的物体去撞击目标。而要抵挡这种撞击要么硬抗、要么躲避。所有航天器基本都是由火箭送去太空的,火箭运载能力有限,因此航天器必须控制重量,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在航天器上安装太多的装甲和备用系统,所以硬抗行不通。再说机动,在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不像大气层内的航空器,其都是按照一定的运行轨道移动,一旦有高速物体接近它是不可能迅速做出机动进行闪避的,所以机动这条路也走不通。最后再来谈一下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的问题,美国曾有过一个“上帝之杖”的武器计划,核心就是由太空向地面投掷一枚钨棒,借助巨大的动能杀伤地面目标,这本质上和电磁炮没太大区别,由此可见武器专家也认为比起光束,实体化武器的运行轨迹还是更好控制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