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地名一词来源,皇帝亲自为其更名,与古代一国国号相同

绍兴地名一词来源,皇帝亲自为其更名,与古代一国国号相同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位于杭州和宁波两座大城市之间,是长江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杭州湾区核心城市,绍兴市东北部靠着杭州湾,市内有会稽山名山,依山傍水,宜居程度非常高,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至今文人雅士特别多,上古大禹、越王勾践、西施、东晋谢灵运、元朝王冕、南宋陆游等等,近代蔡元培、秋瑾、鲁迅、马演初、竺可桢、钱三强等等,可谓是名人诞生的摇篮,市名“绍兴”二字也尽显文艺范。

绍兴地名一词来源,皇帝亲自为其更名,与古代一国国号相同

绍兴之前一直被称为“会稽”因为市内有会稽山,山上还有“大禹陵”,大禹治水完成后,国家安定,死后便葬在了会稽山上。秦朝秦始皇将全国设置成36郡,其中之一便有会稽郡,当时的会稽郡管辖范围宽至今江苏大半部分和浙江省全境,可谓是36郡中的大郡。

绍兴地名一词来源,皇帝亲自为其更名,与古代一国国号相同

绍兴地名一词来源,皇帝亲自为其更名,与古代一国国号相同

会稽改名成绍兴是在南宋时期,公元1131年前,北宋首都东京汴梁(现开封)被金朝攻破,皇帝和太上皇都成了俘虏,金兵大肆抢掳东京后,又继续发兵南下,想一举推倒宋室江山。在国家危难之际,康王赵构被拥立为皇帝,即宋高宗。宋高宗逃到会稽,号召宋朝将士奋力抵抗金兵,并将会稽作为南宋王朝的临时国都,指挥宋人继续抗金,避免了宋朝被金朝灭国的危险,战争形势稳定后,宋高宗为表励精图治,匡兴宋室,提出了所谓的“绍祚中兴”,并决定用“绍兴”作为自己的年号,“绍”表示“继承”的意思,“祚”表示皇位,也可称为“福佑”,“中兴”表示中途兴旺,同时把都城“会稽”改称为“绍兴”,从此绍兴一词便沿用至今。

绍兴地名一词来源,皇帝亲自为其更名,与古代一国国号相同

然而,宋高宗并没有实现他“匡兴宋室、收复失地”的宏伟愿望,在后面的几十年中,偏居南方的宋朝并没有击退金朝和后来的元朝,著名抗金名将岳飞本有机会击败金兵,却被多次在关键时候召回,最后还含冤而死,宋朝也成了历史上首个皇帝和太上皇同时成为俘虏的朝代。

绍兴地名一词来源,皇帝亲自为其更名,与古代一国国号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