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旅游,如何抵抗人体的缺氧?

禾禾爱生活


去西藏旅行的时候,高原气候带来的高原反应情况,可能是我们驴友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更多的应该是担心,其实去西藏旅行的时候不用那么刻意的去关注高原反应,只要做到几点,基本上就可以预防,预防严重高原反应。



第一点,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特别是血压低,贫血,肺活量大,这样的旅游可能高原反应的概率会比较多点,特别是女性,要注意提前吃红景天,很多驴友对红景天有一些偏见,认为不管用,其实红景天只是能够增强人体携带血氧的能力,别无其他,说白了,就是延缓身体,特别是大脑储氧量,适应高原环境,争取时间的一种方式。

第二点就是循序渐进的进入西藏,如果跨海拔,例如直接到理塘海拔4000米的地方,第一天就在这里住宿,肯定会发生高原反应的概率要大大增加,不能跨越时空,跨到高海拔上,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先去海拔2000多,再到3000多,之后再去挑战4000多的。

第三点就是拒绝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是导致高原反应的罪魁祸首,很多驴友说吃了红景天不管用,其实你是在爬山的时候或者平时活动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剧烈运动,把大脑的储氧量全部都耗费完了,你说你能不高原反应吗?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到藏区旅行,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每一位驴友能勾搭藏区玩的开心。


川藏自驾游


你好,很高兴有机会回答你的问题。

西藏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但是西藏是美丽的,也是“危险的”,到西藏旅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缺氧。海拔3000米的地方的氧分压只有平原的69%,越往上空气越稀薄。所以当我们要去西藏旅游的时候,必须准备一些物品来应对可能发生的高原缺氧问题。

吸氧是改变缺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出发之前,可以自行购买吸氧产品。根据自己出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吸氧产品,对于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可以选择比较便捷的,而对于自驾游的可以选择装氧量大的吸氧仪器或者是那种可以制氧的仪器。

除此之外,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药品以应对高原缺氧。比如口服利尿药、口服糖皮质激素等。高原缺氧会导致呼吸加快,脑血管扩张等身体的变化,这些身体变化可能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后果,这时就可以服用口服利尿药、口服糖皮质激素,为后续的救治争取时间。

再比如红景天、党参、黄芪等扶正提气的药物,去高原之前口服一两周,可以提高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还可以准备一些去痛片或者芬必得等止痛药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头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尽量避免高原反应

(1)可以选择火车、大巴这类的交通工具,使自己渐渐适应高原的缺氧情况

(2)走路要尽量缓慢,不要做强烈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这些都是比较耗氧的。

(3)多食容易消化、高塘、多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切记大鱼大肉。

(4)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到达当天不要洗澡。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给我点个赞哦~(84)


家庭医生杂志



作为一个经常自驾旅行,并且带着一家四口自驾过云南香格里拉、泸沽湖、西藏、青海的车友,也曾碰到过缺氧和高反的问题,基于我的经验,我来谈一下我的建议。


众所周知,去西藏就是去高原,无论是采用飞机、火车、自驾还是骑行、徒步的方式,无论是走滇藏线、青藏线、川藏线(更不用说难度最大的新藏线了),或者飞机直达,都要翻越多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垭口(青藏线铁路和公路全程几乎都在4000-5000米海拔),更何况几千公里的路程有7、80%是处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身体长期处在氧气含量密度平均只有沿海地区40-60%水平的环境里,身体机能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和刺激,高原反应其实是一个发生概率较高的身体应激反应。


以我们当年车队进藏的情况来看,十几台车,5、60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的,超过一半的人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高反的症状(胸闷、头痛、头晕、呕吐、全身无力、嘴唇发紫等),有个别因为高反较为严重,在中途休息了几天仍未恢复,最后退出的旅途的情况,不过,孩子们的状态反而整体较好,只是盘山路太多,晕车的情况很多。

高原反应作为一种身体应激症状,本质是因为身体脏器供氧不足,导致多种不良反应,有的人可能熬一下就慢慢恢复了,但很多人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头痛的问题,能够让你彻夜难眠,严重的影响精神状态、食欲,让西藏之旅变成难受之旅,少数人则可能问题更加严重,如果叠加感冒着凉或者诱发心血管疾病,就大概率有一定的生命危险了,所以,对待高反是需要足够重视的。


目前对于高反的症状,一般可以采用几种应对方式,并且有一些注意的地方:

1、在进入高原之前,可以先服用7-10天左右的高原安、红景天等药物,提高机体在缺氧环境下的抵抗能力和血液携氧能力;


2、在高原地区一定要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减少对氧气的消耗需求,防止出汗,避免出汗后着凉;


3、尽量少洗澡,如果洗澡,也应该在足够保暖的环境下进行,在洗完之后,应该第一时间擦干身体穿上保暖的衣物,用电吹风吹干头发,一遍着凉头痛引发高反;


4、一旦出现高反的症状,高原反应其实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因为致病成因就是缺氧,所以,最有效的治疗和缓解方式就是吸氧,增大身体的氧气摄入量,从经验上来看,吸氧是最直接有效的。当然,吸氧也容易产生副作用,就是对吸氧的依赖性,有些人在进藏途中因为高反吸氧,产生了依赖性,以至于一路上都要吸氧,不吸氧就会觉得头痛头晕,对旅途增加了很多不便,所以,在我看来,吸氧是个最后的选择,而不是首选。但是一定要带上能够为你提供氧气的便携装置。
5、除了氧气的提供,还有一些能够相对快速缓解高反症状的药物手段,比如葡萄糖粉或葡萄糖口服液,冲服之后能够提升血糖含量,有效缓解头晕的症状。比如阿咖酚散(传说中的头痛粉)、芬必得、阿司匹林等,在头痛的时候服用,能够有效缓解头痛症状,避免症状加重对身体的严重影响。还有包括一些携氧片之类的口服剂,这些药物都是通过提高血液携氧量或者缓解高反症状的方式来帮助你提高适应高原环境的能力。

6、关于自带氧气装备的性价比的问题,一般来说,氧气的携带主要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是便携式氧气瓶,体积大概也就1.5升左右的铝罐,采用按掀式、口罩方式吸氧,一般也就只能按掀150-200次左右,消耗速度很快,氧气携带量极其有限,并且不能重复利用,扔弃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过这种便携式氧气瓶在进藏路线沿途各县城的很多药店都有销售,很容易买到,不过价格不便宜,一瓶基本上都得20元左右了;第二种是小型医用氧气瓶,携带氧气量大,氧气密度充足,耐用性强,当年我女儿在拉萨的时候吃坏了肚子,诱发了高反,一直呕吐、头晕、昏睡,刚好车队的群主是医生,带了氧气瓶,给我女儿吸了大概2-3个小时的氧气之后就基本恢复了,但是缺点是这种氧气瓶比较占地方,并且使用上有一定的专业性,而且购置成本;第三种方案就是氧气袋,氧气袋是一种密闭型橡胶袋,充满气之后像一个枕头一样,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放气折叠收纳,不占地方,这种氧气袋的充其量能够支持不少于1小时的连续吸氧需求,而且每次用完之后可以去沿途的卫生站、医院再次充气,非常方便耐用,氧气袋的价格也不贵,小几十元即可买到质量很好的了。


以上的方案基本上能够应对绝大多数高反的症状,对于极少数身体条件不好,高反严重的患者,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并且想办法尽快转移到低海拔的地区救治。

***************************

我是二胎孩子的全职爸爸,带娃休息间隙,偷空答个题,放松一下被小家伙蹂躏的神经,就是这个样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啦~


元宝爸的育儿日记


成都到拉萨的川藏线全长225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会出现气短、胸闷、头晕、呕吐、发烧等症状。

传统观念认为,高原反应容易发生在体质弱的人身上,但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体质越强的人,身体细胞对氧气的需求度越高,越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而体质弱的人反而不容易发生高原反应。并且,根据数据显示,高原反应发病率: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

如要最大化地防止高原反应,可以参考以下应对措施。

一、出发前

  1. 心、肺、脑、肝、肾有明显病变,以及严重贫血、高血压的病人,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2、尽量提前一周以上开始水泡服用红景天,多喝水,少饮酒或不饮酒。

3、准备好氧气瓶,以备症状发生时所需。

二、出发过程中

1、建议在途中药店买盒阿匹斯林、几盒葡萄糖液,塑瓶口服液、玻璃瓶注射液,感觉头疼难受,立马喝两支,见效很快。

2、到了高原不要做剧烈运动,注意保暖,第一晚不要洗澡。

3、途中少喝冷水,最好自己带一个水瓶,在休息的地方尽量多喝热水。

4、出现高原反应很正常,尽量让身体去适应高原反应。一开始,不要纯粹依赖氧气瓶,否则到了更高海拔的地方会更不适应。

5、如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应及时就诊,不可带病前行。

进入高原后,一般的高原反应在24~48小时后会开始缓解,数天后症状消失。少数可发展成高原肺水肿、脑水肿。

千万不要抱有心理负担,高原反应是身体在低压低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生理机制,好比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容易感冒一般,并非什么可怕的症状,需要前往高原的朋友,不要自己吓自己。

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私信问我。我是“走川西吃喝玩乐”博主,关于色达、稻城亚丁、拉萨的川藏线自由行、拼车行,有什么不清楚的都可以问我(必须先关注后才能发私信),博主保证知无不言、有问必答,祝大家旅途愉快!


走川西吃喝玩乐


自驾游首先要保证车平稳,

乘客在车上能舒服睡觉是检验车技的唯一标准,

如果开车令人晕车,

只会加重高反,

这一关能过,

基本上没有大问题了,

注意自驾游不要吸氧,

四晚后,

基本上能适应了,

但是头三晚住的地方一定要安排3000米以下,

多吃藏餐,

可以预防高反


用户gxndr


16年5月自驾去的西藏,四人两车,感觉高反就那么回事。我和老婆提前喝了两三个礼拜的红景天,那玩意又苦又涩真心难喝,作用还是有的,老婆只在新都桥有点气喘失眠。另两位没喝红景天的就有点惨,从稻城去亚丁的路上发烧、呕吐、头痛,当时还以为是感冒,直接返回稻城睡觉了。就是刚进藏区前两三天容易有高反,很快就适应了。我后备箱里带了六瓶氧气,还有高原安,直到回上海也没用。攻略不让做的事情全做了,甚至加倍的干,你懂的,还是看个人体质吧!快出藏区,在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一口气跑了几百米,回到车上差点累昏倒,也没尝到他们说的高反滋味,算是一点小遗憾吧!

如果没提前做准备,建议你在途中药店买几盒葡萄糖液,塑瓶口服液或玻璃瓶的注射液都行,感觉头疼难受的时候立马喝两支,见效很快。去年十月跑西北大环线,从茶卡盐湖出来,在德令哈住宿(就是号称外星人遗址那里)老婆有点头痛睡不着,半夜三更的买不到葡萄糖,找服务员咨询,刚好有客人扔在酒店的半盒注射液,给她二十块钱换来,喝了最多十分钟就睡着了。

春节前带一家老小去云南,在香格里拉团里有个老洋鬼子,脏不拉几的还抽卷烟,也是高反发烧拉肚子,就是撑着不去治,说中国的医生和药物不可靠,呵呵!到大理时别说去景点,都不能自己上下车了,我给他两支葡萄糖,告诉他这是中国造的,五毛钱一支,喝下去最多二十分钟,他就满血复活,和我儿子用英语聊天了。





掏烟囱


根据我的三次14.16.18进臧经验:

红景天等效果不明显,一般进臧时间很难确定,都只是安排的大致时间,需提前一个月服用,群体相互交流不咋地!

我第一次青藏线进,(还在格尔木适应两天),出发突一天内行走在4000米~5000米唐古拉山,一般人适应不了高反症状严重,吸氧也很难改变难受。晚上到那曲大部分都蔫了,(不过我还小二锅头一瓶),到西藏适应两天后逐渐适应,川藏318回。

我16年川藏318进,到左贡有高反,(症状是像前天晚上酒喝多了的感觉),下午症状减轻,到拉萨微感。两天后出发走新疆(新藏线),一路平均4500米微感。

(一路偶然吸氧)

我今年6月18号出发滇藏线进、珠峰大本营(住宿一晚),回川藏北线(317),28天一口氧气没吸(也就是一罐气没买)。

总结:心里因素很重要!多吃水果,苹果、黄瓜、桃子(大部分水果抗氧化)。

高海拔一定不要剧烈运动!

《说走就走,游走在雪域高原!》

游记可做小参考


举翼堂许宏恩


建议有病吏者不去西藏旅游的好 尤其阿里地区缺氧严重 本人走新藏线亲眼见过死了三个人 高愿地区却记防感冒一路上救助站也比较少 解轻缺氧办法 不吃太饱饭 多喝水 不剧烈运动


坚定信念152796930


保持好的心态。到高原后行动先要慢,逐渐适应高原后,再调整行为方式和做出旅游方面的安排。准备好相关药品以备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