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脏骤停,人还能说几句话?

雪鹰365


如果心跳骤停,人最多能说一个字,那就是“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来告诉你为啥。

人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20%,而且对缺氧极为敏感,血流供应一旦中断5-10秒,就会意识丧失而晕厥。而心跳骤停意味着什么?就是瞬间大脑血流供应中断!

你看到的可能就是如下这样的场景:

大多数人几乎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本能地捂住胸口,正准备想是怎么回事,然后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绝大多数人连求救的信号都来不及发出的,更谈不上说话了。

这时心脏发生了什么?

请看下面的心电图:

前面几个波是正常的心脏跳动,后面就突然出现了室颤。心脏处于“颤动”的状态,不能正常收缩,全身血流都处于停止状态,包括大脑。人此时意识会马上丧失。由于呼吸中枢也在脑部,所以呼吸也会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几秒后随即停止。

这时心脏还不是真正的停止!

心源性猝死的早期,大多数患者都是室颤。这时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电除颤。除颤仪可以及时终止室颤,心脏有可能自行恢复正常窦性心率。

除颤仪的使用也很简单。现在有傻瓜式的除颤仪,叫作AED,设置在公共场所,提供给所有普通人急救时使用,稍加训练就能掌握。可以注意一下你身边的地铁、机场、商场等地方有没有。记住下面的标志,也许有一天能救人一命。

没有除颤仪咋办?

请尽快地开始做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尽量不要中断。

这也是为了保证脑部有一点供血,为抢救争取时间。

如果什么都不做,5分钟以后,脑细胞开始出现坏死,10分钟以后就可以达到脑死亡的状态。这时心跳有可能还没停下,但是就算送到医院,也基本无力回天了。

心跳真正完全停止,心电图呈直线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倒地半小时以后了。


不知道你这次又get到了多少急救知识? 如果感觉有用的话,请点个赞吧,不枉费我辛苦找这么多图,同时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看到本文。


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学习一点常见多发病知识。


郑医生百嗑


电视剧和电影中常常会出现这么一幕:某某角色,重病临终前说几句话后就头偏一边、眼睛一闭,就永别了,家属一顿猛哭。而在临床上发生心脏骤停情况下,也就是说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心泵停止了工作,无法把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大脑一旦缺血,就突然意识丧失,不醒人事,根本来不及还能说话。

有的冠心病患者在医院住院,心口突然一阵绞痛,用手握着胸部,可能是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发作,这个时候人的意识是清醒的,会呼叫临床医护人员过来抢救,还有希望治疗。如果是趟在病床上,当时还跟其他病友有说有笑的,突然发生心跳骤停,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那就一句话说不出来了,根本来不及立那些口头遗嘱,有的患者经过30分钟的抢救也许能恢复心跳,有的却可能永远也醒不过来了。

在医院工作中,一位60多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自己早上快8点去外面买东西,走到医院门口,发生心跳骤停,突然倒地不起,门卫发现后立即送住院部,经过抢救恢复窦性心率,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期间又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电复律后又发生三度房室传到阻滞,几种心律失常反复发作,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抢救一直没停过,最后抢救无效宣布死亡,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一句话。


治病救人不如治笨救仁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叫做心脏骤停?

顾名思义,它就是指心脏停止跳动了。

既然心脏停止跳动了,那么就再也没有血液能够进入大脑了。

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来说,是一句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的,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会有短暂的肢体抽搐。

当然,事实上,心脏的停止跳动前还会有一个过程,比如:心率减慢,室速、室颤等等。

在此期间,患者可能还会有意识,甚至还能说出一些话来。

还有一种情况,心脏已经不工作的患者也是可以交流的,那就是通过仪器设备来代替心脏工作(ECMO)。

有些年轻的朋友,或许是受到电视神剧的影响。

我记得有一部印度的影视剧,有人头部中枪,不仅还能说话,甚至还能战斗。

其实,这个题目的意义在于:

如果有人突然倒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能不能判断患者是不是心跳骤停?

如果是心跳骤停的话,我们会不会正确的心肺复苏?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不会的,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患者慢慢的死去。

这主要和我们缺乏基础医学常识有关,也同社会风气有关。

希望这种情况能够慢慢改善吧。


最后一支多巴胺


能问出这个问题,估计是因为影视剧看多了。

影视剧的桥段里,总是出现那种被抱在怀里,仍能絮絮叨叨说几分钟的情景,随后一瞬间,人就死了。

实际上,对于一个病重或伤重者,一个人从清醒能讲话到死亡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大脑清醒能讲话,意味着患者循环血流灌注还可以,如果要死亡也多数会经历意识丧失昏迷,持续一段时间,得不到救治,才会呼吸心跳停止。

当然,生活中也有一些场景,例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运动场打羽毛球或者踢足球的,突发倒地,一句话都没有留下,这就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完全丧失,此时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濒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既然是意识丧失,显然也就不能说话了。

要想让心脏骤停者重新醒来说话,你需要即刻实施心肺复苏和早期电击除颤,患者倒是有机会起死回生,再次与你谈笑风生。

不过现代医学倒是创造了一种奇迹,患者心脏不跳了,人还醒着。

前段时间,医院救治了一个重症心肌炎的患者,心脏几乎完全失去收缩能力,不跳了,但医生再此之前给患者使用了ECMO(体外膜肺,如下图),代替了其心泵功能,使得患者在自己心脏不跳的情况下仍能跟你说话。

答主:急诊夜鹰,急诊医生,急救科普自媒体作者


急诊夜鹰


一、什么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突然消失,其结果就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终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动脉搏动、心音消失,因为泵血功能消失,从而导致心脑等脏器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的过程。


二、心脏骤停发生后接下来出现什么?

其实心脏骤停已经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如果不进行医学救治,患者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性。心脏骤停发生后,很快循环功能衰竭,患者心音消失,大动脉波动消失,因为没有了脑供血,患者意识突然丧失。随之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可短时间内呼吸停止。此时患者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复苏,尚有生还希望,否则,短短数分钟内患者便再不可逆。


三、心脏骤停后人还能说话吗?

影视剧中人之将死的时候,都会煽情的说上几句话,然后悲壮的离去,但事实上,在人心脏骤停发生的时候,脑供血瞬间便没有血供,此时再能说几句话是不可能的。所以,心脏骤停后能说几句话?大体上患者可能会哎或者呀一声的倒有,但说话的可能性几乎就是零了。


四、心脏骤停后我们能干什么?

心脏骤停后,保证循环是首要措施,不能坐等有医护人员到场抢救,再近的医护人员到场,也会丧失抢救时机,除非医务人员就在现场。此时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要毫不犹豫的进行心肺复苏。其次是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保证有效地肺部换气,再之后就是直到复苏成功或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心健康


心脏骤停在临床医师眼中无疑是需要争分夺秒的抢救,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等等操作,心跳停止以后,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全身严重缺氧、缺血,全身脏器失去血供,会出现功能衰竭,这里面最早发生功能损害的是脑组织。

当心脏停搏5~10s就可出现眩晕或晕厥,超过20s可出现昏迷;只需要缺血、缺氧4分钟就可以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害。这时候你还能说几句话?

心脏骤停在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

前驱期

在心脏停跳前其实都有先兆出现的,有很多患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可出现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症状。50%的心源性猝死者在发病前一月内曾来院就诊过,但主诉不一定与心脏有关;

发病期

95%的心脏骤停为心源性所致,并伴有冠状动脉病变,通常我们在心脏猝死前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所获的心电图为心率加快、室性心律、心室颤动等改变,可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目眩等临床症状。

心脏停搏期

这一时期可由几个标志性的体征、症状出现,如1.心音消失 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丧失或伴短暂抽搐(10秒内出现) 4.叹息样呼吸(20~30秒内出现) 5.昏迷(30秒后出现) 6.瞳孔散大(1分钟内出现)

生物死亡期

这一时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中止,且出现不可逆变化。最后相继出现一些尸体现象,如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