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中,站长的职务对应现在是什么级别?他一共管理多少人?

勇往直前不回头105127786


在淞沪抗战之前,戴笠曾说:这次我们一定要打了。国民党元老吴稚辉问戴笠:武器经济都差得那么远,拿什么打呢?戴笠说出了堪称经典的一句话:

“哀兵必胜,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等不来独立平等的。”

《潜伏》中的站长,是军统中层领导。军统的前身是力行社特务处,原来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面负责情报的第二处。1938年,负责党务的第一处单独分出去,另成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第二处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军统”。

最初是资格老的陈立夫任军统局局长(1938年3月以后,由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任局长),戴笠任副局长,实际工作其实一直是由戴笠指挥。军统局内勤组织八处、六室、一所。外勤单位组织架构师:局-区-站-组-队,站和组是军统主要的外勤单位:省设立“站”,重要城市设立“组”。

而军统的“站”也是有甲、乙、丙三级分类的。不同级别的“站”管辖范围和人员是有差别,例如:北平、天津这样的站属于甲级站,站长少将,管辖在册人数为160人;安徽、贵州等“站”属于乙级站,在编110人;丙级站只有60人。

《潜伏》中的吴敬中作为国民党军统天津站站长,属于少将军衔,管理在册人员160人。他的原型是吴景中,1943年任兰州军统局西北区当区长;1947年,任国防部保密局天津站长。09年《潜伏》热播的时候,吴景中的子女也曾每晚定时守在电视机旁观看此片。

军统是抗战的功臣。

抗日战争中,军统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它的作用不亚于正面作战的军人。同时,军统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回忆:抗日战争中军统牺牲者达18000之多,而当时全部注册人员仅4.5万人。这些牺牲人员,还不包括为军统做配合的忠义救国军等,不在军统注册范围内的人员。

忠义救国军最初叫“苏浙别动队”,是戴笠找杜月笙帮忙组建的。1937年9月,在蒋介石的电令下,戴笠和杜月笙在一个月内组建了一支万人武装,配合正规军对日作战,并在敌后骚扰日军,从事敌特活动。为了掩护正规军撤退,别动队出动一万人,最后只回来了两千人。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谍报剧《潜伏》已在电视台播放很长时间了,现在还有人关注,说明这部电视剧不错。《潜伏》主要描述了军统及后来保密局特工的故事,与同题材影视剧相比,在细节方面还比较注意,称得上是一部佳作。

2008年,该据刚刚播出时,有媒体邀请我写了篇介绍性的背景文章,当时搜集了许多资料,对军统局及保密局的编制、人员、任务等有些了解,下面简单谈一谈我的看法。

天津站站长吴景中(左二)全家福,右一为其妻子粟韵兰,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潜伏》主要以军统局天津站为背景,塑造了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副站长余则成、行动队长李涯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些人物在历史上均有原型,其中站长吴敬中的原型就是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景中。

吴景中是武汉人,出生于1903年,早年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中共党员。后来脱党,加入了国民党特务组织,曾任军统临澧训练班第一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负责培训军统学员,电视剧中也提到这一点,余则成和李涯都是他的学生。因为文化水平很高,兼之与蒋经国是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所以吴景中在军统升迁很快,抗战期间就担任了站长级的高级职务。戴笠死后,吴景中出任新改组的国防部保密局天津站站长,这个时间点与电视剧有些不同。

电视剧中的天津站长吴敬中

保密局是秘密单位,局本部内勤中层单位为处、室、组,其中处包括行动处、情报处、人事处、电讯处、司法处、经理处和总务处;室包括督察室、总稽核室和预算室;组包括机要组、特种政治问题研究组、特种技术研究组和布置组。除这些机构外,保密局还有一个设计委员会,作为高级特工的安置之处,这些高级特工一般都由一个设计委员的头衔。

保密局的外勤单位叫站、组,一般在省设站,重要城市设组,负责情报搜集和行动制裁等工作,外勤站的站长与内勤的处长、主任、组长平级,都属于保密局的中层干部,一般是少将军衔,个别资历浅的是上校军衔,不过很少。至于这些站长与今天的什么级别对应,由于人事制度及历史背景不同,很难比较,如果非要比较的话,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厅局级——当然,这样比较不太准确。

据军统局及保密局老人沈醉回忆,当时保密局的外勤站分甲乙丙三个等级,管辖范围和人员都有差别,像北平、天津、云南这样的站属于甲级站,人员最多,地位也最重要,一般正式在编人员大约有160人左右。沈醉在云南解放前夕曾担任过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他的回忆可信度比较高。

《潜伏》中天津站长吴敬中的原型吴景中在天津解放前夕脱岗逃往南京,被保密局撤职查办。1949年吴景中去了台湾,托老同学蒋经国的福,1950年被保释,获得了自由。吴景中的妻子和儿女都留在了大陆,1980年代吴才辗转与家人取得联系,这时其妻子已去世多年了。吴景中的孩子都在大陆读书成才,据媒体报道,播放《潜伏》时,其子一眼就看出了剧中的吴敬中原型就是他父亲,不过他认为吴敬中比他父亲老,也不如他父亲帅。

晚年吴景中

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令人感叹。


民国年间那些事


看电视剧时,我一直有个一问,为何吴敬中对于余则成露出的那些破绽视而不见,还一再的提醒余则成,原型的吴景中曾经在前苏联求学,加入过共产党,后又加入了国民党,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的国民革命军,而关于吴敬中的真实身份,网上一直有争论,很多人认为,他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我方人员,他和余则成第面就说道――你是我的人,假设他是,坐在天津站站长的这个位置上,能探听到多少情报,管了多少手下呢?(他就算不是,至少最后他也应该知道余则成的身份是共党,如果不把余则成带上,而是揭穿他把他交出去, 余则成可是知道他这个站长暗地里做的那些勾当)



天津站在众多战中还是比较不一样的, 它在日据时期为反法西斯做出了重要作用,所以天津站后来成为了比较大的甲种站,天津站是保密局系统里规模比较大的单位,按照保密局各省各站外勤的编制,天津站这种甲种站,人数是在160人,还有云南,北平四川也是甲种站,像小一点的乙种站,人数也会相应减小,也就是110人,规模最小的就是丙种站,只有60人,作为天津站这种第一等的站长,吴敬中手下有160人供他驱使。



关于吴敬中的军衔,他是黄埔毕业,黄埔毕业的最少也是将级的,关于他是什么军衔,在他和他老婆的对话里可以说出来,军统局局长戴笠坠机死亡,他说戴笠最后死才混了个中将,他老婆说让吴敬中早点退出,多转移财产做准备,他这个站长做少将已经是做到头了。


军事一点通


《潜伏》中,站长的职务对应现在是什么级别?他一共管理多少人?

《潜伏》这部电视剧,反映的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的事。国民党军统局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戴笠生前为军统局,戴笠摔死改为保密局。军统和保密局的编制是不一样的!而国民党特务组织既是军队编制;又区别于军队管理,自主性较大。因此,它建制比较混乱,极差过大、权力过于集中。

抗战期间,国民党军统局大肆扩充,法定编制根本只是糊弄军委会官僚的。大量外勤,潜伏特务,情报员根本不会上编制表。对外公开身份的工作人员是很少一部分。1945年9月,军统拥有的公开武装力量比如军委别动军,忠义救国军等大约10万出头,公开编制和身份的军统工作人员有5万。其余派至日占区、香港南洋、日本朝鲜、解放区,以及国军各团以上单位、国内各城市、大学中学及社团组织的秘密特工、情报员等不少于15万,这些人都是秘密身份。也就是说,实际秘密特工一般都是军统站编制人数的四五倍左右。因此,军统时期的编制实际人数一般会超编,所以比保密局实际编制人数要大得的多。

至于国民党保密局的编制,沈醉在他的《国防部保密局内幕》一文中详细的介绍过保密局的编制,即保密局外勤各省站的编制,按国防部核定的人数分为三种:如上海、南京、天津、北平、四川、云南等大一点的地区称为甲种站,为160人;安徽、贵州、新疆等称为乙种站,110人;更小一点的地方称为丙种站,只有60人。因此,保密局时期的编制比军统局是缩编的,缩减大概三分之一。

以保密局时期160人的甲种站为例,其详细编制如下:①站长、副站长、书记、情报编审、译电员,各一人;②人事、总务、会计、交通等科室主管,各一人;③助理书记、助编、司书,一至两人;④搞学运的学运指导员、搞工运的工运指导员、直属省站的情报员,若干人;⑤保密局本部督察室,派往分站的督察员,若干名。(督察员受督察室和站长的双重领导);⑥保密局本部电讯处,派往各分站的电讯支台工作人员若干名。支台下辖若干组,每组设有组台,由支台直接和保密局总台联系。(支台工作人员不受站长领导,直接向本部负责)。以上人员,全部是正式编制,都是吃皇粮的公务员。


怀疑探索者


夜深,原打算休息,看见一位答友的回复,说“军统天津站指挥中统天津区和三青团,站长为中将”,确实有点崩溃了,问答虽然没有评判答案,但是我们广大答友还是应该认真严谨一些,否则不仅是闹笑话的问题,还会误导喜欢学习历史的朋友。

军统还没有哪个省站的站长能是中将军衔,《潜伏》里的吴敬中少将而已 ,陆桥山和李涯是中校,余则成刚来时是少校。老陆再回来时已经是上校,余副站长也升了中校。

军统局的省级站按国民党国防部的人数核定分为三种,上海、北平、天津、四川、云南等较大地区为甲种站,在编160人,站长少将;安徽、贵州等为乙种站,在编110人,站长上校;丙站在编60人,站长中校或少校。

但是,国防部核准的只是编制人数,按戴笠的作风,各地军统站有权有钱,所使用的人员远不止此数,编外人员、秘密情报员和武装打手等很难统计,也只有站长心里有数了。



军统是不能直接指挥其它宪兵等部队的,更别提指挥死敌中统了,它在进行大的行动时,一般通过警备司令部协调军警宪特各部门,但是军统站长一般有公开的身份以方便任务,比如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二处)处长基本都由当地军统头子兼任 。

同时,由于军统在蒋介石那里较受信任,并且有监督和监视军警宪的权力,所以国民党各部队和部门哪里敢惹,通常较为配合。



军统(保密局)天津站真有个站长叫“吴景中”,是《潜伏》里吴敬中的原型 ,1947年4月任保密局天津站长,天津解放前南逃,被毛人凤以擅离职守罪名羁押,后经蒋经国保释赴台。


度度狼gg


军统的一些大站,比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这些是一等,站长的军衔少将。这也是最高水平的辖属机构军衔。

毕竟局长戴笠资历浅薄,挂中将都是后期才晋升的,1938年成立军统时还是少将。军统中将只有副局长郑介民等少数资历高者。

黄埔二期的郑介民为老蒋立了不少功劳,结果屈居于戴笠这个挂名五期实际六期生之下,内心一直是不满的。就算戴笠本人也对自己五期资历而受到的压制很有情绪。但是中央军是非常讲究资历的,所以说什么戴笠喊张治中为文白兄是很奇葩的编剧。张治中是二三期教官和学生总队长,戴笠见面喊老师才是正规的。称文白兄的就是找脸抽。

至于编制。军统抗战期间大肆扩充,法定编制根本只是糊弄军委会官僚的。大量外勤,潜伏特务,情报员根本不会上编制表。对外公开身份的工作人员是很少一部分。

1945年9月,军统拥有的公开武装力量比如军委别动军,忠义救国军等大约10万出头,公开编制和身份的军统工作人员有5万。其余派至日占区、香港南洋,日本朝鲜,CCP解放区,国军各团以上单位,国内各城市,大学中学及社团组织的秘密特工、情报员不少于15万,这些人都是秘密身份。也就是说,军统天津站编制160人左右,但作为一等大站,实际秘密特工还有四五倍才是合理的。


四川達州


保密局局长中将级,副局长是少(中)将级。主任秘书少将级,秘书少将级,助理秘书上校级。处长少将级,副处长上校(少将)级。科长上(中)校级。股长少(中)校级。组长少将(上校)级。总台长是上校级。汽车队长中校级。 站是保密局这个时期外勤的最高组织。



全国各省市均设有站,站之下设组,站设站长一人,副站长或书记一人,站员若干人,电台台长一人。组设组长一人,组员若干人。组则看情况,决定是否设立电台。站长少将(上校)级。组长少(中)校级。 《潜伏》中,站长是指保密局外勤各省站的站长。根据沈醉的回忆,保密局外勤各省站的编制,按国防部核定的人数分为三种:如上海、南京、天津、北平、四川、云南等大一点的地区称为甲种站,为160人;安徽、贵州、新疆等称为乙种站,110人;更小一点的地方称为丙种站,只有60人。” 《潜伏》中的天津站就是编制比较大的甲种站。 保密局成立时,毛人凤因为担心对外勤人员控制不了,所以各省站的站长,用的大都是“军统”临澧特训班的毕业生和提升起来的一些中级特务,有意不用资格老的人。



但因为由“军统”时期起便有一条规定:“秘密领导公开”,而各省公开单位的负责人,又多是“军统’’的老特务,他们对那些年资浅的省站站长都不买账,所以各站的工作也就推不动。等到毛人凤把郑介民挤了出去之后,一方面已经大权在握,一方面也感到再这样下去实在不行了,才决定把一些将官级的大特务调出去当站长。并在一九四八年春天,把新调任的站长和准备保留的一些老站长总共三十人左右,在南京办了一个站长讲习班,由他自己亲自主持,训练了一个月。而把原有的一些资历较浅的站长,降为副站长。


李三万的三万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军统的结构其实很简单,比大家想象的简单多了。

上面就是戴笠,直接领导军统的处和股,以及设在省级或者大城市的区。

处是军统的中央结构,类似于我们的国务院之类。

区类似于我们的华东、华中、华南这种,是地方机构,负责具体执行任务。

区下面是站,站下面是组。

区一般管几个省或者大城市比如上海、南京、香港,区长的数量不多,只有几个人而已。

区下面是站,也就是管辖1个省。

站下面则是组,就是具体管辖1个市。

组长就是最基本单位,下面一般有几个队,分别负责收集情报、侦查和执行。

其中行动队负责暗杀、绑架等特殊工作,人数也不多,通常几十人甚至十几人而已。

队和队之间没有联系,全部只对组长负责。即便是兄弟、夫妻、父子,在不同的组也不许联络,这是怕一旦被捕会导致全面泄密。

而组往上也是如此,军统所有都是单线联络,一些特殊机构甚至由戴笠亲自指挥,一些特殊的人物,比如汪伪高层的大卧底也只和戴笠联络,保证绝对保密。


站长在军统中已经不低了。

军统组织和其他组织不同,比军人还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出人命。所以,军统组织内部没有草包,因为草包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即便普通的队员一般也是很厉害的聪明人。能够混到站长级别,就是人精中的人精了。


多说一句,军统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功臣,它的作用不亚于正面作战的军人。

据原军统总务处长沈醉回忆:抗日期间,军统局的正式在册人员和学员,牺牲者达1.8万人以上,而抗战结束时,全部注册人员也仅为4.5万人。

而还有如忠义救国军等,并不在正式注册的范围内,战死也有上万人。


戴笠曾经说过:我们和军人的任务是一样的,却不能抛头露面。军人是有名英雄,我们注定只能做无名英雄。


萨沙


军统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贺耀祖,陆军中将,1938年特加陆军上将衔,实际主持工作的人物大家都知道,正是副局长戴笠。

军统分为内勤组织和外勤组织,其中,本部的内勤组织分为军事情报处、党政情报处、行动处、电讯处、司法处、人事处、经理处、总务处、训练处、警务处十个处,后期增设布置处,还有秘书室、甲室、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特种技术研究室、督察室等5个室,特务总队、各集中营、特别侦察组、外事侦察组等“四一单位”。其中处长军衔多为少将。

外勤组织在敌方区域主要的结构按照从上到下,是区—站—组—队。

区,渝特区、川康区、北方区、西北区、晋陕区、华南区、粤桂区、沿海区等,区长军衔多为少将,北方区等重要区甚至是中将。

站,各特别市、省会城市都设有站,天津、北平、云南、美国站等站长为少将级别,其余的小站主官的军衔则为上校。

军统天津站在抗战结束后改组而成的保密局天津站是甲种大站,定编160人,站长能够调动的除了在编人员,也有人数难以具体统计大量不在编人员。

军统在抗战期间,在册人员牺牲1.8万余人,加上外围人员共牺牲4万多人,击杀敌寇27000人。


历来现实


戴笠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他知道他做为蒋介石的得力鹰犬干将,过分追求名利,会受到蒋的猜忌,他只需要受到蒋的绝对信任,就能保证他的权势地位,因此他对职务,军衔等等都刻意表现出来不放在心上,多年来蒋都是派一个老资格的担任军统正局长,戴笠则是负责实际掌握实权的副局长,早期蒋羽翼未丰时戴独自一人去为蒋刺探情报,成立蓝衣社,戴是上校军衔,多年来蒋一直称他为戴上校,直到戴正是执掌军统局时,蒋才想起戴的军衔,将他晋为少将,戴本身就是少将,他却任命了很多的大特务都是少将,戴为了蒋的信任,没有加入国民党,多年后蒋将戴圈画为国民党中委,发现戴竟然不是国民党党员,大为吃惊,招来戴,戴说学生这些年只想为校长尽犬马之力,身外名利都不放在心中,只要能为校长领袖服务心甘情愿等等,蒋听后大受感动,当场为戴开具了介绍入党的,一号特别党员证明,介绍人为蒋介石!自此以后,戴在蒋心中地位无人可替,权势熏天连胡宗南陈诚甚至是孔祥熙宋子文都得礼让三分,其他国民党党政军大佬更是对他巴结恭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