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患者过黄河生死闯关 韩城医院医患协力转危为安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一楼门诊大厅突然多出了一幅色彩鲜艳、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信中患者及家属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引来众人纷纷围观。按照常理,像感谢信、送锦旗这样的消息往往不胫而走,人人皆知,但是这幅悄然而至的特别感谢信从何而来?何人相送?却无人知晓。

信中这样写道“正是你们的真情关爱和无私付出,给患者以温暖和希望......愿你们给更多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原来这幅感谢信是由神经外科的一位患者为感谢宋锦宁教授所带领的脑血管病专家团队对他多次的救命之恩而特意赠送的。

患者某某,男,63岁,山西河津人,于2018年7月24日突发脑梗,出现恶心呕吐、行走困难等症状,看着患者痛苦不堪的样子,这下可急坏了家里人。好在家属之前就听说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脑血管病专科有交大一附院专家长驻,并在治疗脑血管疾病这方面技术了得,遂于当日上午10点慕名前往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急诊科就诊。

山西河津患者过黄河生死闯关 韩城医院医患协力转危为安

患者术前、术后双侧小脑梗死范围

入院后,宋锦宁教授迅速组织神经外科鲍刚主任、宋千医生以及神经内科邓美英教授等组成专家小组,针对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身体状况进行仔细的研究及分析:患者目前梗死面积较大,为双侧小脑梗死,如果梗死灶继续增大甚至出现梗死后脑出血,将可能因梗死后脑水肿而压迫到“人体的司令部”——脑干,导致呼吸心跳骤停,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另外,患者入院前曾服用大量抗凝药物,若选择手术治疗的话可能面临术中大出血,而且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也可能诱发再次出血。专家小组在进行激烈讨论的同时,患者的病情也在逐渐加重,再次复查核磁共振,结果显示患者第四脑室受压,梗死范围较前明显增大,结合患者当时的情况,专家组进行反复的权衡及讨论后,最终达成共识:手术治疗是目前保住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

山西河津患者过黄河生死闯关 韩城医院医患协力转危为安

鲍刚主任查看患者病情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赛开始了。当日晚上9时,由宋锦宁教授亲自主刀,患者在全麻下急诊行“幕下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无大出血等并发症,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一大半。

然而术后第三天,患者复查头颅CT示:双侧侧脑室增大,出现脑积水。为防止脑积水进一步加重引起脑疝,再次危及患者生命,遂于7月27日在局麻下急诊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手术引流顺利,术后患者复查头颅CT显示脑室系统已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还没等大家来得及喘口气时,患者又自诉胸闷、气短,出现严重的喉头水肿,呼吸极度困难,由五官科白甲午主治医生为患者急诊施行了气管切开术。

术后患者入住ICU期间,宋锦宁教授、邓美英教授及专家小组成员每天前来查看患者的病情,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及用药方案。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地控制。8月10日,患者神志清楚,病情稳定,遂转入神经外科进行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

回忆起自己刚刚经历的一次次生死闯关,感受着宋锦宁教授及其专家小组成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患者及家属的眼眶湿润了。“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不仅医术精湛,更是视患者如亲人,特别是你们那朴实无华的言行和细致入微的护理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与鼓励。”这是在与患者的攀谈中,他重复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山西河津患者过黄河生死闯关 韩城医院医患协力转危为安

一件小事反映一种情怀,一封感谢信体现一份深情。虽然这只是一封感谢信,但对宋锦宁教授及其专家团队来说这是对他们工作的另一种肯定与支持。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见证了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脑血管病专科的先进技术及综合实力,正在惠及并造福着越来越多的黄河两岸百姓。

据悉,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神经外科目前已成功完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各类复杂的手术上千余例,达到全国神经外科手术的先进水平。手术种类几乎涵盖所有神经外科病种,能够治疗:大脑、小脑、颅底和椎管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例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等;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如:枕大孔区畸形、脊髓空洞症、腰骶管畸形等;颅脑损伤;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介入栓塞血管等。成功开展“显微镜下小脑脑膜瘤幕下开颅肿瘤切除术”、“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颅内斜坡区脊索瘤切除术”“经单鼻孔蝶窦切除脑垂体瘤微创术”、“巨大脑动静脉畸形微创显微技术开颅术”、“全脑血管造影术”、“神经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术”等一系列高风险、高难度、高级别的手术。

如此严重的小脑大面积脑梗患者能够得到痊愈康复,是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专家团队密切协作、联合救治的结果,祝福患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