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高考淘汰了重点中学的部分学生?

付化东


题主这个问题应该倒过来问,是为什么部分重点中学的学生被高考淘汰了?

事实上,无论多好的中学,都不能保证本科上线率百分之百,重点本科率就更不敢保证了。

一、高考的竞争,特别是重点本科的竞争,本来就很大。我们通常说的重点本科,一般指211以上的大学。从全国范围的升学率来看,大约只有5%的全国平均录取率,比如2017年,211及985在全国范围大约录取了46万人,而当年全国高考学生报考人数是940万人。竞争如此之大,无论多牛的中学,都基本不可能保证人人能上,有一部分学生上不了,是很正常的事情。

二、重点中学教学水平虽然往往较高,学生整体水平较高,但也只是相对而言,不可能做到整齐划一。即便是人大附中、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牛校,虽然升学率极高,但也有少数人在高考中失利,因为总会有一些学生水平相对较差。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即便是整体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正态分布仍然是起作用的,大部分人仍然在平均水平附近,另外一小部分是超越平均水平的尖子生,还有一小部分是低于平均水平的差生。后面这部分人被高考淘汰实属正常。

三、虽然重点中学在中考结束后往往都是招收的比较拔尖的学生,生源往往较好,但三年的高中生涯,就是一段持续跑步前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每个人都整齐划一地齐步前进,总会有人遥遥领先,也会有人掉队。掉队的学生,在高考中被淘汰,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四、从现实角度看,很多重点中学,都难免有一些“关系户”。那些成绩并不够好,但因为可以通过某些途径进入重点中学的少数学子,在高中阶段,未必能跟得上学校教学的进度和整体的前进步伐,这同样会导致可能掉队,这种掉队,在高考中体现出来的,难免就是被淘汰了。

综上所述,重点中学有部分学生在高考中被淘汰,这是难免的事情,也是正常的事情。高考毕竟是以分数说话的,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大型选拔考试。事实上,也正因为这种公平,才让人们对高考有更多期许,更多信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风雨燕园之百二十载


能考上重点中学不一定就能考上好的大学,因为考大学期间,决定性作用的是高中这三年,当年即使考上了重点中学,如果在中学里边不好好学习,或者稍微表示方法不正确,一旦停下脚步,别人就会超越。


再说我们知道初中的学习跟高中的学习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人提出来的问题是初中学习很好,但是到到高中之后,很多学生的成绩普遍下降。这就是说,即使考上了重点中学,高考的时候也不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

一种原因是,初中的学习很多知识,完全可以靠死记硬背,然后靠自己的埋头苦学,然后就能考出好的成绩,但是到高中之后,高中的学习讲究的是以一定的方法,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那种学习,所以说在上高中之后,一定要掌握好一定的学习方法,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去分析自己各方面的学习上的不足。


另一种原因,就是学习心态,能考上高中的学生,感觉初中的基础都挺好,所以进入高中之后,竞争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都是奔着自己的大学梦去学习的,所以说在这个学习道路上,很多学生都不能停步,一旦停步别人就会超越,一旦停步,就会被别人落下一大步。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有好的观点,请在评论区留言。


饕餮视听


“再差的学校都有好的学生,再好的学校都有差的学生!”很多家长都觉得只要让孩子上了重点中学,孩子就一定能考上大学,其实不然。那么,为何高考淘汰了重点中学的部分学生呢?



1、重点中学的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

如今,很多家长都一致认为,只要花钱让自己不成器的孩子上了重点高中,孩子就一定能考上大学。不一定是这样,因为重点中学的很多学生的学习进度都非常快,老师教学的进度也很快,这样的学习环境就一定能适合你的孩子吗?也许你的孩子在初中并没有学好,那高中再让他进入一个所有人都很优秀的地方,岂不是叫孩子在后面很拖累吗?既拖累班级,孩子自己也会觉得累。



2、重点高中里的学生不一定全是“优秀”的学生。

每个学校都会以成绩将孩子分为优秀和不优秀两个部分。在中考成绩不好的情况下,很多家长想要通过“塞钱”或者“走后门”这样的关系将孩子送进重点高中。家长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成为重点高中里的优秀学生了吗?其实并不会,反而会让孩子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特别的大。有些孩子会更加发奋学习,可是有些孩子会因为压力而直接荒废学业。这样一来,高考就会将这样的学生们淘汰掉。



所以,很多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并不是一味的把孩子塞进所谓的“优秀的群体”里面,孩子就能变得“如你所愿”,还是要让孩子们进入适合自己的集体,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更多问题欢迎关注交流,成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许悠然


考场如战场,高考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考之际能否“决胜千里”,在于智商、习惯、方法这三个方面能否融会贯通。一旦“三缺一”,高考成绩必出问题。重点中学并非所有考生都能进入重点大学的“保险箱”,再牛逼的中学,都会有部分考生在高考中铩羽而归、折戟沉沙。

很多重点高中,每年通过中考招生的生源都来自整所初中校名列前茅的学生。就生源质量而言,这些学生几乎堪称种子中的种子。按道理,重点中学的学子均能考入理想的大学才对。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年的高考都会淘汰一批重点中学的学子,有的重点中学考生甚至连本科都无法上线,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但是,存在必有道理,被淘汰的部分学生,到底是哪些学生?在高中三年,这些学生在校期间有没有展现出重点中学学生所应有的水准?他们被高考这根指挥棒当头棒喝,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冤枉的?

首先,无论哪一所重点中学,都会招收这么一种学生:有的叫“赞助生”,有的叫“人情生”,还有叫可能叫其他奇葩的名称。我有一位好哥们在一所重点中学任教,据他透露,每年招生之际,他们学校老师手中都捏着或多或少的“人情名额”,这应该算是他们学校的特殊福利吧!

占用“人情名额”的学生到底是什么货色,我们可以在评论区探讨。这些学生会不会在高考中为校争光并光宗耀祖,值得商榷。

其次,是否每一名名正言顺进入重点中学的学生都能保持原来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拼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前几届教过一名学生,虽然他的成绩在班级里数一数二,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的自律意识非常强:有一次他发高烧,在输液治疗的时候他忙里偷闲——一边挂点滴一边背诵课文,整个病房的人都向他翘起大拇指……

然而,当他上重点中学的时候,在“赞助生”和“人情生”的怂恿下,他学会了玩网络游戏,谈起了恋爱,学会了抽烟,唯独将“学业”这两个字抛到九霄云外。当他高考之后,他的成绩和那些“赞助生”相差无几,只能上专科线。


套用唐朝某酒鬼的一句名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忍者留其名”,抵御不了诱惑和杂念的学生,何以在高考时傲视群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十个字的份量。

第三,重死读不重方法,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在高考中栽跟头,这类学生(特别是女生)在学习方面的潜力被墨守成规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压榨得所剩无几。我们必须清楚:小学时期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初中,初中时期的学习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整个高中阶段。只有在学习方法上与时俱进,才会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赞同我的观点,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微雨润苗


连北大清华也不能保证把各省市的状元培养成材,又何必去难为高中老师呢?如果初中优秀就能保证高考优秀,高中还有何存在的意义?

初中不管多优秀,到了高中一样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作为一名重点高中的老师,我从来不关心学生初中成绩如何,我只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当然,我承认对三类学生无能为力!

一、桀骜不驯型:有些学生虽然中考成绩也不错,但是性格却有很大缺陷,这种学生往往傲慢,性情暴躁不驯顺,不服管教,不合群,以为初中优秀高中就会优秀,以为成绩好就可以为所欲为,殊不知,你只是众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特殊,而性格的缺陷却让你比别的同学差了不少,这种我行我素的学生会被高考淘汰。

二、玩物丧志型:高中被游戏毁掉的学生真不算少数。初中玩游戏,对学习影响相对小些;高中玩游戏,你的学习就会变的吃力。优秀学生玩游戏,有很好的自制力,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能在游戏中找到自我,往往不能自拔。凡事都要有度,即便是打篮球,如果你一下课就抱着篮球跑到操场,那么你离大学就会越来越远,

这种缺少自控力的学生会被高考淘汰。

三、食古不化型:还有一部分学生,主要存在于女生身上,学习非常努力但是属于死学类型,抱着初中的学习方法不放手,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不能也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在高中的学习中,会变得非常吃力,在一次次考试的打击下,逐渐丧失信心,这种墨守成规的学生也可能会被高考淘汰。

学习、是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一次合作,要想学好,必须是一次完美的合作,缺一不可。所以,不管你初中多优秀,它也只能供你吹一个假期,到了高中,你会发现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在一个优秀的群体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那些不能适应高中生活的学生,被高考淘汰也很正常。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欢迎关注,获得更多指导!


赢在高三


重点高中不代表能够进入大学,而普通高中也不代表高考考不出好成绩。所以在高中的三年学习中其实也是一个新的赛跑,有人虽然之前领先,但是也有人后来居上。所以淘汰了那些没有足够努力,而被赶超的人是很正常的。


重点高中时集中一个城市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师队伍,以及还选拔了最好的学生质量。但是学习不是一眼就可以做出结论的事情,初中或许你学习很优秀,但是这只是代表过去,进入高中或许你有更好的基础,而那些之前落后的人学习高中相对比较吃力。但是进入高中所有人都重新回到起点,对于大家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只不过你基础好会冲的比较快,但是基础差也可以通过一两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冲上来,所以在这些优秀比较,你是落后的,而那些普通高中赶上来同样拥有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和竞争力。


所以重点高中不是一张考入大学的保证书,能保你100%考上大学。只是有着更好的新起点,但是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几年的学习完全可以逆势而上。


思维数学小课堂


题主提到的问题确实是很多重点中学无法回避的尴尬问题:为什么中考时把优秀学生都挖走了,高考时还有学生考得不理想?

老李觉得除了其他几位题主给出的自我安慰式回答以外,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部分重点中学是不是靠着生源优势在尸位素餐?

没有一个学校敢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考上好大学,但是如果一个重点中学的成才率太低,是说不过去的。

像题主说的这样的学校占着全市最好的生源,升学率却不是很高,这样的学校给人感觉就是不作为。其实高中还好,毕竟生源的流动性存在,学校之间竞争是存在的。此类问题最严重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的划片招生,学校之间不存在竞争,如果你不幸所在片区的学校不是很负责任的话,你还真没一点办法。他们就可以靠着划片一直生存下去。

总之老李认为:每个学校都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用心教孩子,霸占着好生源而混日子的学校是对全区乃至全市人民的犯罪!


物理老师老李


不奇怪。

我是70后,我在四川一所极普通的乡镇中学读高中。那些年,通过中考,成绩最好的学生大都去县城一中或二中读高中,剩下我们这些在乡镇普通高中读书的,其是就是"淘汰品",每年能考上普通本科的基本也就一两个人甚至没有,考上几个大专就相当牛了。

和大多数人一样,整个高一高二阶段我的学习状态一直煴不火,没有放弃学习,但也谈不上努力,成绩还不错,但县中那些尖子生比还有很大差距,当然自己过得倒是很开心,没什么压力,云淡风轻,也比较轻松。坚持和放弃就在一念之间,高三的时候,在老师多次的鼓励下,自己突然想搏一把,想考个好一点的大学,尤其想考一个离家远一点的大城市的大学(小时候都基本没离开县城,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动力一下子就来了,知道努力了,很多时候晚上躺在床上背书,背着背着就睡着了。后来回想起自己高三冲刺那段经历,也没有觉得很累很苦,可能完全是自己愿意努力,所以才不觉得苦累吧。

1991年高考,考上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当然很多人会说这也不是什么全国名校,没什么好炫耀的,但对于我们这些在初中就被淘汰过一回的高中生而言,考上重本大学其实也挺不容易,人生可能被淘汰一次,但不要被淘汰第二次。而且我非常喜欢怀念我的母校西南大学,环境一流,桃园,李园,杏园,梅园,图书馆,大校门,樟树林,都留下我们青春的印记。

进入重点高中,不可否认,学霸云集,学习的环境更好,学习的氛围更多,考上重点大学的可能性更大。但进入重点高中,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甚至被淘汰也属正常。进入普通高中,也不是说没有希望。无论在普通高中,还是在重点高中,努力,才是硬道理!


途虫的百味人生


首先要明确,学生是变化着的学生、也是差别着的学生,不是谁定能左右的,这也是教育教学规律!

其次,网游,智能手机,毁了大部分的孩子;高中住校了,部分学生管不住自己,网吧打游戏,被窝玩手机,心思不在学习上;

最后,看看几位家长的看法:

1 我家小孩考上了重点高中,高一的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老师怀疑小孩是靠关系进学校的,叫家长。在小孩卷子上大大的红字:你想干什么。从此以后小孩和老师怼上了。老师提出要去他家补课。我们硬逼着小孩去。可是事与愿违。说不尽的烦恼。最终小孩考了个二本。

2 重点中学里如果不努力,如果学习方法不得当,被淘汰也不难理解。

3 大浪淘沙,三国争霸,強强碰撞一旦失了信心则一落千丈;

4 学习环境能造就孩子同样也能毁了孩子。

5 我们这最好的高中,录取分数比其它的高中都高,但只有年级前一百几十名才能上985。但每年普通高中,通常中考分数比最好高中分数少二十分的,会有几个,有时两三个,有时五六个,最多十个,能上985。也就是说,普通高中中会有个别学生在高中阶段进步神速,但仅限于个别。还有很多最好高中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也只是考了普通一本,个别仅仅二本线。但最好高中的竞赛班,走提前录取路线的学生,还是很厉害的。


游戏大咖王


现在的中考机制,考卷难度普遍较低,导致很多孩子完全靠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考出来的分数很高。这些孩子都是家里请家教,学习很勤奋的孩子,但是在某些专业上未必有天分。我交过的孩子,两类,一类是小学不重视学业,到了初二初三才开始着急,但是基础太差,又急功近利,恨不得上几次课,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补起来的;还有一类,就是刻苦学习,但是到了活题难题那里,你不点拨他,他就找不到法门,这样的孩子容易考上重高,但是到了高二,分数肯定下来,因为他们没有悟性,而且由于依赖课外辅导,导致没有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自学能力。

其实每个人要走的路都不见得非得一样,不擅长学习,还可以干其他的营生讨生活。

当然,还有一类孩子,是被亲爹亲妈害了的。我交过的一个孩子,女孩子,家里给她一对一辅导,她妈妈要求跟着一起听。最后交出来的结果,她妈妈学会了,孩子还是没思路,因为孩子一思考,孩子妈妈就赶紧把解题思路告诉孩子,学习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孩子妈妈这样做,真的是戕害亲生骨肉,这可真不是爱孩子。要知道,家长永远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