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买刀花费1000贯,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qjh40400


  林冲买刀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水浒传》的写作历史背景在北宋。那么我们就以北宋时期为例谈下1000贯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贯”。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一千贯就是一百万个制钱。即把一千个制钱用麻绳穿起来就是一贯,也叫两吊,所以说某人250即是说其是半吊子。

  那么如何和现在人民币折算呢?我们先要把制钱换成银子。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宋代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

  据相关史料和学者估算,北宋末年一两银子约等于一贯强,也就是一两银子比一贯钱多一点。

  银子有了,怎么换算人民币?

  因为不同朝代银子的货币价值有所不同,现在换算古币值一般都采用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换算,一般都是以粮食价值来估算银子价值。而粮食中一般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价格来作为标准进行一个大致的推算。

  以明代为例:明代万历年间一两银子能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我们现在超市散装大米一般均价在2.8——4块一斤。一般大米2.4元——3元一斤。按照中间价格计算,大致可以算出明代的一两银子约等于现在人民币300多元。

  刚才我们为什么要以明代而不是宋代为例。因为宋代制钱对银子的换算和“钱法”有些乱。

  《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宋真宗时期就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而导致银价不断上涨,最高时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同时“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比如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就不一样。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比较混乱。

  宋代有过800或850个为一贯的时候,也有480个为一贯的时候,还有官方明确以770个为一贯的时候,所以宋代一贯实际有多少个制钱是不确定的。

  而且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

  比如《水浒传》中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

  那么林冲买刀的1000贯到底是多少钱人民币?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换算法: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但这个换算基本上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中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

  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是因为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也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网上一个叫无斋主人的综合算法,将宋代一贯钱大致定为300元人民币。

  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据宋史职官志,宋代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八品的县令月薪十五贯,合人民币4500元。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水浒传》中晁盖他们在黄泥岗抢了梁中书给岳父蔡京的贺礼---生辰纲十万贯。这样一换算十万贯大约是人民币3000万,符合送礼者和受礼者的身份。

  按照这个算法,林教头拿了三十万人民币买了一把宝刀。不过上面说了,宋代钱法不固定,另外《水浒传》是一本小说,小说虽然反映历史,但有时不一定准确,这和金庸先生小说里一样,吃顿饭随手几十两银子。这个算法只是大致的类比,考虑到很多因素,可以作为参考,了解下宋代货币情况。


赵燕云


这个问题有很多朋友从各种角度讨论过,似无必要多谈,只先说两点:

1、以米价作为参照系的话,需要考虑米的产量在古代比较起来更低,古代米的相对价格更高;

2、以银价作为参照系的话,

需要考虑银子在近现代退出货币行列成为工业品而价格走低,古代银的相对价格更高;

考虑上述两个主要因素,参照其他购买力平价指标,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古代货币数值基准。这且不论。

谈古论金想和大家聊的是,《水浒传》是“以宋写元”之作,讨论贯的价值不能仅仅根据北宋宣和年间的情形。

我们来看一下《水浒传》和《金瓶梅》关于武松打虎后得到的赏钱的数目。

《水浒传》中武松得到了1000贯钱。

《金瓶梅》中武松得到了50两银子。

虽则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但是至少说明“以宋写明”的《金瓶梅》的作者心目中两者之间有一个近似的关系——当然他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可是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

林冲到沧州牢城营后,给差拨的好处费是5两银子,给管营的好处费是10两银子(实际上差拨转交时候落了5两,两人实际所得正好相反),后来又给了差拨2、3两银子开枷——也就是说,一个重刑犯花了17到18两就搞定了监管人员;还有,鲁智深打造自己的禅杖和戒刀花了5两,5两就包括了几十斤铁的材料费和专业工匠的加工费。

从这个角度,如果将1000贯等同于1000两(这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法定兑换比率),那么林冲花鲁智深禅杖200倍的价格买一把刀(虽然是宝刀)似乎合理性不强。

根据原著文本,卖刀人最初表示这把刀“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1000贯的成交价不排除故意引诱林冲上钩的因素,还有一个可以对照的细节,之后杨志卖刀开价也是3000贯。既然有引诱林冲上钩的因素,开出一个相当于林教头几年工资的价格似乎未尽合理。

金翠莲的身价也是一个参照,一个屠户即使是有钱的屠户,拿出3000两银子买一个小妾,也是未尽合理的——请注意杜十娘的的身价是300两银子,虽然这是老鸨误判开的低价。

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生辰纲,100000贯价值的生辰纲晁盖一伙花销了没多久就见底了,让托塔天王说出:

正没金帛使用,谁可领人去走一遭?

种种迹象只能说明,在《水浒传》的货币体系中,一贯并不等于一两银子,这可能和《水浒传》的成书年代元末明初,钞和银之间尚未形成洪武法定货币兑换体系之后的稳定关系有关,总之,钞轻而银重,这和元朝禁用铜钱大量发行纸币以及元末恶性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也是符合的。

谈古论金知道最后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货币对价关系各位朋友心有未餍不过瘾,说实话还没琢磨清楚,就算是先提出一个不同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吧,以后再聊,谢谢!


谈古论金


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岳飞新传》第七章提到,朝廷给岳飞“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大致上,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如果把黄金当作一般等价物,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宋代一贯铜钱大约相当于人民币465元。林冲买刀花费1000贯,相当于人民币46.5万元,一辆奔驰E300L级的价格。

古代一把刀这么贵,动辄要几十万?这还算便宜的,杨志卖刀,要价3000贯,相当于人民币139.5万,可以轻松拿下一辆玛莎拉蒂350Hp。难怪古话说,穷文富武。古代人玩刀就好像现代人玩跑车,是一项十分奢侈烧钱的爱好。

一把刀而已,古代为什么这么贵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一下冷兵器的历史。自汉代以后,冷兵器以铁器为主。铁矿石很常见,但是在古代,要想冶炼锻造出特定硬度和柔韧性的钢材,制作成坚硬度、锋利度、耐磨性、弹性等指标都趋近于理想化的刀剑,却十分困难。

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钢铁的碳含量越高,硬度越高,但是脆性也越大。在钢铁当中加入镍、钒等微量元素,可以提高钢铁的韧性、抗锈耐腐蚀性。科学的锻造和淬火,可以改变钢铁内部组织结构,增强钢铁的强度以及抗震动等性能。这些工艺工业条件下,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在古代手工业条件下,想要对钢铁的碳和微量元素配比进行精确调节,然后合理锻造,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春秋以后,中国的钢铁冶炼主要是“块钢法”。当时用木炭做燃料,炉温比较低,达不到铁的熔炼温度,炼出的铁是蜂窝状的固体块,质地软,杂质多,延展性差,经过锻打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

人们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加热,锻打,折叠。在这个过程中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了夹杂物,成为钢。这种钢组织紧密、碳分均匀,适用于制作冷兵器。后来工匠就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上百次,这就是所谓百炼钢。百炼钢的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品质提高,主要用于制作宝刀、宝剑。

在手工业时代,世界各地打造刀剑的工艺千差万别,但冶炼、渗碳、锻打的原理基本相同,都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劳动量,而且是“摸着石头过河”,工匠只能凭经验完成每个工序,废品率极高。

古代比较优秀的刀剑,都要经过渗碳和折叠锻打,表面会显现出钢铁多层复合留下的层次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花纹钢,西方称大马士革钢。这样的一把钢刀,单就冶炼、锻打付出的人力而言,起步价上万已经很正常。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在冷兵器时代,刀剑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意义都是非同寻常的。古代以冷兵器为主战兵器,拥有一把学铁如泥的钢刀,可以行走江湖,上阵杀敌,宫廷献宝,和我们现在仅仅拿来赏玩不可同日而语。小说当中,为了一把屠龙刀,江湖上掀起几十年的腥风血雨,想来也非凭空杜撰。

由于手工生产的不确定性,当某一年某一天某个铁匠打造出一把性能十分优秀的宝刀,消息一出,众人争购,很快就被人高价买走,拿去实现个人理想。现在网络游戏里一件可以让角色战斗力飙升的极品装备,价格都能炒到人民币几十万,何况这还只是虚拟的古代战场,真正的冷兵器时代,为了一把宝刀有的连命都不要,区区金银又算得了什么。

现代的折叠锻打花纹钢刀,沿用的就是古代手工制作合金钢工艺,中国古代叫百炼钢,西方叫大马士革刀。日本武士刀的皮部、心部是用不同材料锻造而成,皮部常用含碳量1.3%左右的玉钢制作,先把玉钢锻成许多小块,然后积叠锻合,再横向、纵向折叠,反复折叠23次。心部常用含碳量稍低的“庖丁铁”与“玉钢”混合锻打,比例为2∶1。锻合后还要折叠10次以上。因此,日本武士刀也是折叠锻打的产物,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因此成本更高。不过现在国内仿制的日本武士刀,往往只是在形制上模仿,因此售价也高不到哪去。

我是匠人工坊的手工刀匠,传承古法制作手锻大马士革猎刀,茶刀,香刀。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匠人工坊。最后问题来了,如果摆在你面前一把绝世宝刀,也一辆玛莎拉蒂,你选哪个?


匠人工坊张勇


1000文等于1贯,1000贯等于100万文,这等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呢?下面让我给大家算一算!

按照工资算

在东京汴梁,一个砍柴工每日卖材的收入大约100文钱,一个妇女给大户人家做仆人也查不多这个收入。所以,这应该是汴梁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2017年,北京平均月工资是9791,每日收入大约是466元,也就是说当时是1文约等于4.66元,1000贯就是466万元。

看来这把刀还真是挺贵的。

按照菜价

在东京汴梁,在饭馆点一碗肉菜要10文钱。今天如果去一个酒店吃饭,一盘炒菜怎么着也得50块钱吧。

按照这个比例,1文钱等于5块人民币,1000贯钱就等于500万人民币。

按照房价

帝都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房价,现在北京六环的价格都要上7万了,在二环里,一所普通的房子就得上千万了。

其实北宋时期汴梁的房价也不便宜。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高山仰止。苏辙在晚年曾在汴梁买了一所普通的房子,共花费9400贯。按照这个比例,1文钱约等于1元人民币,那么1000贯等于100万人民币。按照这个比例,林冲买的这把刀值100万人民币。


看来林冲真是个土豪,这把宝刀值100万人民币到500万人民币。


历史风暴


简单类比下。

古代生产力低下,又是采,又是炼,又是运,一个大子应该等于现在的一块钱,至少了。

一贯一千大子儿,一千块。

一千贯,100万人民币。

但是,林冲家最多是个小地主,父辈积累加自己赚的,肯定不会太有钱。一千贯哪儿来的?

一千贯是好大一一堆钱,两人成交后的交割是个问题,但书中显然不是问题。

因此推断,他们用的不是铜钱,而是钞票。

中国宋代就有了纸币,元代,一直到明初都在大规模使用,很普遍。纸币上的单位很多就是″贯″。考虑到《水浒》成书年代,这里说的应该是纸币。

纸币上的贯与铜钱不是1:1的兑换关系,往往纸币低于铜钱,比如一贯纸币兑半贯铜钱。这个兑换关系是变化的。

考虑到林冲是徽宗时期人,那时币值比较稳定,一千贯宝钞应该值五六百贯铜钱,相当于50到60现在的人民币。必竞也是把宝刀,这个价也合适。

并且这个价应该也占林冲全部身价的一半了,他负担的起。


故纸汇


首先,看看林冲花费1000贯,是什么样的概念。看了一些答友的回答,有说相当于人民二三十万元,也有说甚至要四百多万元。古时一千钱为一贯,一千贯就是一百万钱,也就是说林冲用了一百万枚铜钱买了这口宝刀。想来是很大的一堆,按一百枚铜钱一斤算的话,也有一万斤。不知道那个卖刀的汉子是怎么把这么多的金属运走的,顺丰还是圆通?

其次,再看一下这把刀的卖相:“青光夺目,冷气侵人。远看如玉沼春冰,近看似琼台瑞雪。花纹密布,如丰城狱内飞来;紫气横空,似楚昭梦中收得。太阿巨阙应难比,莫邪干将亦等闲。”前面的比喻句就不说了,太阿、巨阙、莫邪、干将,这些都是古时有名的宝剑,却也比不过这口宝刀,想来是一把好刀,大约也值得这一千贯钱。

最后,说一说林冲为何要花这么大的价钱来买这口宝刀?按照常理推的话,林冲是习武出身,又是有名的英雄,所谓自古英雄爱宝刀。可是,这又有些牵强。我们都知道,林冲使用的兵器是枪,擅长的武术是林家枪法。所以,他没有必要因为喜欢就花那么大的价钱去买一件不用的兵器,而且,这么大一笔数目,事先也没有征求林娘子的意见。与他随行的花和尚鲁智深也是习武之人,也喜爱兵器。可是他趁手的兵器是浑铁禅杖,所以他对这口宝刀就没什么兴趣。林冲拿着刀赞不绝口,鲁智深只说了句:“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见。”

因此,林冲斥巨资买刀并不是因为对宝刀的喜爱,并不是所谓的英雄爱宝刀。这里面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林冲要行贿!给谁行贿?就是那个顶头上司高俅高太尉。林冲买刀是在什么时候?正是高衙内两次调戏林娘子不成,无比懊恼之际。林冲心里清楚,高衙内一定会搬弄高俅来摆布自己。高俅是顶头上司,随便弄几双小鞋,林冲都吃不了兜着走。高俅喜欢宝刀,并且府里面也“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林冲正是投领导之所好,所以才花重金买下这口宝刀,行贿领导。送名人字画都弱爆了,要送就送宝刀,不过现在宝刀不好遇了。


龙驹文字空间


这个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对比,一是金价,二是米价。

一、按金价。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祐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换算过来宋代1两等于今天40克。今天黄金价格是350元左右,那么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14000元。又:在岳习收复襄阳后,朝廷赏赐给他“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从中可见,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

岳飞这个时代距离林冲的时代还不算太远,物价应该还是可以借鉴的。即然40万贯相当于10万银和5000两金,那么可以换算一下。宋代1两金=10两银,那么也就是40万贯相当于1.5万两金子,合每两金换26.67贯铜钱,即1两金(14000元)=26.67贯,则每贯合524.93元。如果按这个价格算,林冲这把刀值524930元。

二、按米价。林冲那个时代的米价并无确切记载,不过按仁宗朝每石600文、神宗朝每石700的走势来判断,大约在1贯左右。据《梦渓笔谈》卷三记载,一石等天92.5宋斤,合今天59.2公斤。今天黑龙江标一大米价格是每公斤4.2元,按这个价格计算,每贯只相当于248元。那么林冲的刀合计248000元。

这两种算法相差甚多,究竟该按哪种来算不好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林冲靠工资是肯定买不起这刀的。林冲一个小小的禁军教头,连品级都没有。此时宋朝官员最低等级的官员月俸是7贯,按这个来算,林冲要不吃不喝12年才能买得起1000贯的刀。


沙场秋点兵


水浒说得是北宋徽宗时期的事件!

1、徽宗赵佶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但是对于政治赵佶就是个白痴,重用蔡京和宦官杨戬,使得当时的天下大乱,王安石变法后的太平世界逐渐的变得混乱了!

政治完了,经济更是很混乱!

2、当时市场通行的货币是铜钱,因为白银的开采量不大,所以白银是国家储备。

唐朝时规定的一两银子折合1000文铜钱,宋朝王安石变法后规定了“贯”这个流通单位的重要地位。所以宋初期是:一两银子=一贯钱=1000文铜钱!(汉代叫缗” ,清朝叫做 “吊” )

3、到了赵佶时期铜钱的铸造也是很混乱的,因为国标、地方标准、甚至还有私人标准的铸钱标准。使得当时的在流通的铜钱在大小、含铜量上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一贯钱具体的铜钱数量取决于铜钱的质地。整个宋朝时期按照年号铸造了57中铜钱!

4、现在出土的宋代钱币的重量有巨大差异,赵佶时期的“圣宋元宝”和“崇宁通宝”每枚重4.5克,一贯钱相当于是4.5公斤。

(腰缠万贯这个词只是形容词罢了!真带10000个铜钱,这人得累死!)

每枚4.5克的“圣宋元宝”和宋朝初期的铜钱“宋元通宝”相比,他们的重量比是:1:1.5。也就是赵佶的钱很轻,所以在白银固定为一两的情况下,赵佶时期一两白银等于1500个铜钱!也就是1.5贯!

那么就算出来林冲买刀的1000贯钱其实是666.7两银子!

5、《宋史食货志》是1097年修筑完毕的反映宋朝实事的著作,赵佶是1100年当的皇帝!基本可以参照!

《宋史食货志》记载,“米石不过六七百”,也就是一石米要均价650文钱!

宋朝的一石约等于66公斤!

按照现在超市最便宜的米每公斤2.5元计算,宋朝的一石米是165元人民币!

按照一石米要均价650文钱和165元人民币直接换算得到:接近一人民币等于四文钱!

那么赵佶时期一贯钱也就是1500文,折合人民币是375元!

林冲用了1000贯钱买了那把宝刀!也就是:1000×375=375000元人民币!

6、《宋史·职官志》中记载了,赵佶时期官员的俸禄较之建国初期时加薪了!加了20%!

三师、三公等勋臣,由原来的100贯增至120贯。

御史大夫、六部尚书等大臣,由原来的50贯增至60贯。

郓城县县令时文彬当时的俸禄是15贯钱!

由此看出来那时的工资和林冲的花销一比。林冲确实是大手笔的花销!

林冲就是个没有品级的“三级军士长”因为享受正营职待遇,最多的工资也就是15贯钱!一年180贯钱!相当于5年半的工资!

考虑到林冲有个好老丈人 “王教头”这个一级军士长的工资是享受师级干部的待遇的30贯钱的支持,应该还能花得起!加上林冲老婆贤惠会理财,林冲应该花得起的!

再有就是晁盖他们劫的生辰纲价值十万贯,梁中书给他老丈人蔡京送贺寿礼应该够重了!价值人民币3750万啊!


杜陵闲人


要说起林冲,我们先从《水浒传》说起: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三十六人,多数并无名字记载,林冲这一人物最早出现于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所以就以林冲是宋朝那会的铜钱相计算!

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因此,我们就以现代的黄金价,类比于当时的“文”。

题中:林冲买刀花费1000贯,一贯是1000个铜钱,也就是1000文。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

以现代的银的价格约3.5元一克(2018年1月份银价),金的价格约270元一克(2018年2月份金价),(注意:1两等于50克),10万两银子=500万克银子,5000两金子=25万克金子。

也就是说5000000克银子约=人民币1750万元,25万克金子约=人民币6750万元;

那么40万贯铜钱约=人民币8500万元;

则1000贯铜钱约=人民币21.25万元。

故林冲买刀花了我们现代人民币大概21.25万元。


老梁说道


小说描写可能夸张。

北宋是官员收入最高的朝代,宰相月收入几百贯,可以养活一大家子包括佣人歌女等,生活豪华。普通小商小贩一个月可以挣几贯就能养家糊口。

杨志东京卖刀时,牛二说一把切菜刀才30文钱。所以林冲买的什么刀值一千贯?黄金刀?夸张无疑。

所以一千贯真是一笔很大的钱。按照一贯200-300块钱算来,相当于今天20-30万巨款!

补充: 看了下水浒第六回,原来林冲买刀是被高俅套路了,高俅把自己的宝刀拿去让人在集市上叫卖,林冲买走。高俅就以赏刀的名义骗林冲误入白虎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