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所言:“对联有无平仄均可”,不讲平仄的对联能叫对联吗?

不卑不亢\n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不仅讲究意境、美感,还特别强调对仗,如果不管平仄,尽管你文采斐然也不成其为对联。对联的基本特点就是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平仄相反、仄起平收。

悟空问答经常讨论对联的平仄问题,很大一部分网友表示可以不拘平仄,“意对”就可以了。那么我问你:唱歌讲不讲音调?你说我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唱”得那么好,怎么说我跑调?唱歌、朗诵、对话语气不同;对联、诗词、顺口溜章法各异,来对对联就应当遵守对联的规则。

上次有位网友对我说:你说那么多有屁的用,只要朗朗上口就行。我晕!对联就是为了朗朗上口才有平仄相对这个规则啊!一溜平或一溜仄,抑或平仄杂乱无章能朗朗上口吗?比如毛泽东“金沙水泊云崖暖(平平仄仄平平仄),大渡桥横铁索寒(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句,读起来是不是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但如果不讲究平仄改一个字,比如“寒”(平)改“冷”(仄),意思都一样,再读是什么滋味?拗口、别扭啊!

还有位网友对我说,其实真不必讲究什么仄起平收,先辈们都没依这个规矩。还例举了颐和园和武侯祠的两幅对联,原联记不得了,但因为都是上联尾字,记得一个是“德”,一个是“托”。他阁下说这两个字都是平声字,先人也把它用在了上联最后一个字。我纳闷了,作为四川人,这两个字都是读四声的,于是查字典,果然都是读二声。再查古入声字,这两字却跃然其中——古入声字归仄声!所以,先辈们是比我们更遵守规则的!



顺礼成章LSL


根据年代社会发展。

现在人们压力大。喜欢,朗朗上口欢快心情。

若是回归到古代,对老八股,坟墓爬出。人们势必厌弃。

对联上下对称,不跑主题。

赏悦舒畅。

平仄懂得寥寥无几。

头条不是对联大赛。

没有闲情管平仄,若是对联大赛,必须严谨。平仄对称。

对联千万跑主题。例,青山绿水。

别对出励志创业。

对联对联欢乐畅快。

头条对联,专治痴呆。


冰清玉杰wi


不讲平仄的对联是有一种的。是现在过年的春联。

我每到过年都在留意,春联是普遍没有平仄这个概念的,不但如此,甚至许多春联上下两联的词都对不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原因是传统文化的断代,另一个原因是一类文人的推波助澜。有类文人嗜好吟诗作对但其实不懂,不过是些伪文人罢了。如果这些人写的东西只是贴在自己家里,倒也罢了,关键是在文化断代的情况下有不少人投机取巧,为了捞钱找厂家大肆印刷,销往市场,使伪劣产品和伪文人反而占据上风,而群众由于水平有限全然蒙在鼓里。这是一件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传统文化守护者最为悲痛的事!



我们来看楼主列举的这副春联,可谓是过年时非常“大众化”的一副了。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写这副联的人根本不懂得对联。并不需要用到是否合律的标准让人看上去“高深莫测”,实则“雕虫小技”的方法来论证。

这副春联一点也没有美感。虽然大家过年都图个吉利、喜气,但“攀龙附凤”这个意象我建议还是不要用。这个成语出自汉代扬雄的《法言·渊骞》:“攀龙麟,附凤翼。”比喻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它是一个贬义词啊,怎么可以堂而皇之的挂上您家的大门呢?上联“龙腾四海”和“生意”又有什么关联呢?

如果非要用“tāo tāo”,我建议是用这个“滔滔”,它比“涛涛”这个词规范。“滔滔”是一个形容词;“涛涛”则是一个名词做叠词后硬生生的充当形容词。“滔滔”出自《诗·齐风·载驱》:“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而“涛涛”出自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涛涛金汁出天涯,滚滚银波通海洼”。前者比后者早了一千多两千年。

再看对句的“枝头”,对应的是出句的“四海”,明显上重下轻,无以支撑。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你就断定这副春联是从右到左,而不是从左到右读呢?依据有两个:传统习惯上,楹联是从右到左读;还有一个是,在这副对子的首字有“龙”和“凤”两字,难免让人想到,无论是“龙凤” 还是“龙凤呈祥”抑或是“龙飞凤舞”,这些正式的词或成语,都是龙在前,凤在后。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这副对子的随便侃侃。如果能使看的人信服,也就尽到我的一点绵薄之力。过年买春联一定要挑一副有意义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联有区别于偶句和骈句它是文学体裁,是一个独立的作品。偶句和骈句是修辞手法,是作品的一部分。偶句经常可以抽出来作为对联。研究者发现,最早的韵书在三国时就有了,是魏国音韵学家李登编写的《声类》,最早的对联出自晋人陆士云和荀鸣鹤有趣的对话“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

在南朝时期沈约、周颙等人的诗论和沈约、王融等人的诗里格律诗的概念初步形成,是古体诗过渡到近体诗的重要阶段,时谓“永明体”,在唐诗里格律诗的概念被规范和广泛应用,对联与诗词渊源深厚。第一副春联则是距陆士龙和荀鸣鹤600多年后,后蜀主孟昶在964年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上面列举的是对联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例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联都是要讲平仄的,对联没有“古风”一说。值得注意的是,孟昶的春联运用了格律诗常用的“拗救”,在后世的对联里一般不用,特别是分句联是万万不行的。在此以一个科班生的身份提醒大家:凡是作联、作格律诗、填词牌词和散曲,避开平仄来谈的都是耍流氓的行为。也在此呼吁读者,别让我们民族传承了这么久的传统文化尽丧我们的手中,否则我等就是对不起龙的“传人”,这个自称。

注:关于联律可以看我的讲课稿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95653967928099086/?iid=40035321068&app=news_article&app_id=13


吴海玉诗词


首先,文化要传承,传统与规则不能丢,对联讲究工整讲究平仄,写作时还是要尽量依传统写。

其次,我认为,大多数诗词爱好者,是业余的,不能太求会责备,多多体谅初学者,多提携,在练习中提高。

最后,我认为对联讲究的有平仄意境及朗朗上口,有时某方面有缺陷也无需面面俱到。

还有,想请教各位大师点评`:岳麓书院,“唯楚有材,於斯为甚“,这是不是对联,有无平仄?我感觉,除了霸气豪情,找不出对联的影子。

恳请各位师友解惑。

才疏学浅,恳请勿喷勿骂。


蓝月164571002


我好喜欢看联友们的对联,也爱好参与试对,尽管不那么工整有质量,但还是乐趣不减。对联我觉得是中华文化底蕰极深的国萃,很讲究对仗、平仄,且修辞精炼,词达意境,要实现完美之功我自觉难度大,因为文化低,肚里无货。有一位叫心中的友人联友,我称她为老师,年仅43岁,是一位高工,出生工作均在天府之国,她也爱好作对,其对联相当有质量,我现在每天必查阅学习。我觉得对联应保持传统要求。


祝融松


不管哪种艺术形式,都是来自于生活,原来来自于民间百姓,只是知识分子为使这些显得更规范,更高雅,脱离土的气息,才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或着叫程序,比如,科举为了有规范,就制定了八股文的形式。这样好不好呢,当然有好的一面,显得高雅,显得阳春白雪,但这就象人戴上了手铐脚镣来跳舞,难度大了,限制人的自由想象,就象古诗词。所以,现代才有了自话文运动,才有了新诗,现代小说形式等。

对联或楹联做为一种小的艺术形式。不要平仄、对仗、工整,显得过于俗,但也不能为追求形式而忘了意境的塑造,你形式再好,意境不行,决不是好对子,因为你讲究的形式好,就象一个人,只是外形好,但气质不行,有时还象老夫子。

因而说,对联也罢,对对子也罢,在尽量讲究平仄时,更要注意意璄的塑造。以意境塑造为主,平仄讲究为辅,内容为精神追求,这样才是好对联。

如果过分追求平仄等,可以说,好多人都不合格,只有研究古汉语的学者教授才行。一些人,就不要充什么阳春白雪了,还充什么专家似的。


用户68519762春日之虎


曰对乃相配之互应已,联者成文亦,君之对之也,骚客之可无对之联之也。天对地之/仁者对情也,知此者然是对联也……




祝小杰


什么事物都不能吊死在一棵老槐树上!平仄有八股之嫌。蒸的米是饭,煮的米就不是饭么?走郑州可以到北京,走纽約就不能到北京么?为什么要倡导白话文,为什么要推进新文化运动?阳春白雪,和者概寡!


user9095906237703


悟空间答提的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因为网上不仅有人说“有无平仄均可“,而且还有大量不讲平仄,也不讲究词性对应的狗屁不通的傻货。

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对联?对的意思就是对仗、对应、对称,这是对联以及近体诗的独特形式美。抛弃了这种形式美,就不能叫作对联了。

对有两层意思。首先词语要对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各种性质的词组也是要对的。实际上,对应的结果是上下联的句式完全相同。如此就有诗意,诗的三要素是句式、节奏和韵律。

其次,对联要求声韵对仗,就象人的左右手,上联是平声的地方,下联要以仄声对仗。这样就形成声韵的美。

对仗是对联的游戏规则,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就象开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一样。所以对对联,没有平仄是万万不行的,没有平仄就不能叫作对联。

学习平仄并不难,妈麻马骂,四声,前两个声是阴平、阳平,属于平声。后两个声叫上声、去声,属于仄声。

举例说明,网上某君出上联:人闲树下坐,对曰:马睏槽头眠。人对马,闲对睏,树下对槽头,坐对眠。这是词性对应。上联为平平仄仄仄,下联为仄仄平平平。这不就对上了么!并且是工对。还有一种对叫作粘对,在第二第五字处,即节奏点上,必须对。别的地方可以不对。于是,下联还可以平仄仄仄平。但要注意,五言句的平仄必须是二、三开,不能只有一个平声或者仄声。七言句也是这个道理,在第二第四第七字处必须对。在一句之中,平仄是交替出现的,就象音乐中的锣鼓节奏点子:嘣嘣嚓嚓、嘣嘣嚓、嘣嚓嘣嚓……节奏与音韵结合起来,便是诗歌攝人心魄的美。

诗联还得讲求意趣,即诗文之立意、谋篇、布局、造句、遣词、用字,故口占一绝:人闲树下坐,马睏槽头眠。刀枪不入库,万里无狼烟。这首《五绝》的前两句是一副对联,后两句则不是对联,因为词性不对。但平仄音韵还是得对,也是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这些就是律诗、绝句必须恪守的规则。

中国的诗词发展史上,词性的对应比音韵的对仗更严格更长久。汉赋里就有大量词性对应的句式,曹植的《洛神赋》有:骄若太阳生朝霞,灼若芙蓉出清波。词性对应,但音韵不对仗。到东晋顾恺之的诗: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词性和音韵都对上了。唐代科举考试,律诗是必考科目,因有《官韵》教科书,以为规则典范……

世上事难乎?难也。为则易!


华中小隐


按说对联要讲平仄的,字义词性也应该工整。个别情况下,为了意境的绝佳平仄也服从了意境之美,但不能说对联可以不讲平仄,更不能随便把字数一样就称对联,象相声里说的那样"诸葛亮能耐真不小,胆大心细遇事不慌"也算对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