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那位曾將NBA從垂死之際救回的老人,那位在冷雨中靜待許久的猶太律師,那位堪稱是美國體育史上最老奸巨猾,最讓人捉摸不透的聯盟總裁--大衛·斯特恩。

處女座的性格加上猶太家庭的背景,讓大衛·斯特恩——這位前任NBA總裁天生就充滿了特質。自1984年42歲的他接任奧布萊恩擔任總裁前,斯特恩已經分別以律師、法律顧問和執行副總裁的身份,為NBA聯盟工作30年。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30年任期裡,NBA營收激增3000%,球員平均工資500萬美元;將NBA推廣至全球千家萬戶。177cm身高的斯特恩如同NBA中的霍比特人,雖然矮小,卻精明果敢。

斯特恩出生於美國紐約。12歲的他離開了紐約,並在新澤西就讀高中,成績還算不錯。

高中畢業後的他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學院,順利畢業後,斯特恩再次回到了紐約,成為了曼哈頓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並開始於NBA有了業務往來,為聯盟提供法律諮詢服務。

1978年,斯特恩從“甲方”跳槽到“乙方”。由於此時的NBA問題層出不窮、深陷法律爭端、運營難以為繼。斯特恩一經入職就被委以重任,成為了NBA聯盟成立以來第一位全職法律顧問。通過十多年的業務往來,斯特恩對NBA聯盟存在的種種問題可謂瞭如指掌。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與前任奧布萊恩能言善辯的政治家出身不同,畢業精修法律的大衛·斯特恩是個標準的紀律派。在他眼中,NBA聯盟就是一件必須在細節上盡善盡美的產品。在他近乎苛刻的規整之下,一切決策,都圍繞著給NBA增加絕對價值而服務。

奧布萊恩就任十年期間,最大的功勞是促成了NBA與ABA兩個聯盟的合併,但除此之外,他留給小弟斯特恩的可謂是一個十足的爛攤子。NBA球員們吸毒、酗酒的負面事件又層出不窮,即便有賈巴爾、J博士歐文等巨星壓陣,但CBS電視臺從沒有給過NBA好臉色,往往只有總決賽,才能享受到直播的待遇。

如此的惡性循壞,讓NBA的商業價值降到了低谷。當時的NBA寒酸到了什麼地步?1979年,聯盟年薪最高的賈巴爾和J博士,也不過65萬。而窮一些的球員們甚至潦倒於,經常在一天內化名串幾個球場打球,以多賺幾份零工錢餬口。在球鞋合同誕生後,至有人還想出了左右腳穿不同牌子的球鞋,企圖多撈一筆贊助費的“屌絲”賺錢法。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一地雞毛,百廢待興的NBA聯盟,如何在斯特恩治下產生了翻天入地的變化,從三十年前全聯盟收入僅1.18億美元的窘境下,到如今三十支球隊每支市場均值達到12.5億的盛況?

正如我們剛剛所說的,NBA聯盟就是體育產業市場裡的一件商品,想要吸引顧客的目光,首先賣相要夠好。而斯特恩的第一張牌,正是從整治球員形象開始。

他上任之後便雷厲風行地推行“掃毒”政策,球員們只要跟毒品沾上了邊,輕則罰數場,重則終生驅逐。此外,當年為了對付“答案”艾弗森等一干性格球員,斯特恩出臺了場下觀賽球員必須著正裝的「Dress Code」,而奧本山打架事件“大將軍”阿倫納斯與隊友的持槍門等都被嚴懲。數年後,斯特恩更是出臺了“零容忍”條例,給予了裁判絕對的權威。

而斯特恩最值得稱讚的,則是在NBA“復興”了工資帽政策。所謂工資帽,是每支NBA球隊每個賽季可以用來支付球員的工資總和。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在NBA沒有工資帽的年代,的確打造出了不少超級球隊,造就了諸如拉塞爾十一枚總冠軍戒指的傳奇。但繁榮之下,也讓一干弱小球隊喪失了與強隊掰手腕的可能性,使得貧富懸殊不斷被拉大。

在斯特恩上任的1984年就推出了工資帽政策,而與NFL“硬性”工資帽不同的是,NBA的工資帽相對“軟性”,限制總額每年都會以往年NBA整體的情況作出調整,給了球隊更多的操作空間。

工資帽的迴歸,讓更多球隊重新具備了競爭力,聯盟的整體素質也得以提高,從而增加了整體的收入,可謂一舉多得。另一方面,非巨星球員收入也得到了保障,NBA成為了大學體育生們的優秀出路之一,吸引了更多的籃球天才,加入到聯盟中效力。

斯特恩開始的造星運動。

斯特恩上任當年,正是“上帝”化身喬丹進入NBA的1984年。回首往昔,這也是NBA開啟超級巨星模式的開端。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熟悉籃球運動的球迷當然知道,在喬丹橫空出世之前,NBA還曾出現拉塞爾、張伯倫、約翰遜、伯德等著名球員。但是對於普通球迷和並不關注籃球運動的人們來說,正是喬丹打開了他們關注籃球的通道。這其中也包括中國市場的絕大多數球迷。

執掌NBA後,斯特恩開始了造星運動。他將體育運動員的個性與比賽的戲劇性充分進行了包裝。80年代魔術師約翰遜與大鳥伯德的黑白大戰;90年代喬丹的笑傲聯盟;2000年伊始的湖人王朝。這些至今為球迷津津樂道的NBA傳奇都深深印刻上了斯特恩留下的印記。

儘管NBA從不缺少明星,但是沒有傳播媒介,這些籃球巨星又如何能夠變現?正如同所有人都知道張伯倫曾經一場比賽獨得100分,卻說不出張伯倫那場比賽的詳細信息。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斯特恩鎖定了電視媒體。80年代,美國的經濟正處於騰飛過程中,電視逐漸成為媒體革命的新陣營。大量優質內容逐漸從紙媒向電視媒體轉移。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印證了電視傳媒的成功。

斯特恩很快同TBS簽訂了一份2年2000萬美元的電視轉播合同。這正是NBA進入千家萬戶的開端。

隨後,斯特恩的造星計劃令一個個籃球明星通過電視轉播變現。1988年,斯特恩同TBS和TNT簽訂了一份為期2年價值5000萬美元的轉播合同。2年後,合同金額已經開始以億為單位,他們同TNT簽訂了一份4年2.75億美元的電視轉播合同,並同NBC簽訂了一份4年6.01億美元的合同。

1994年,斯特恩同TNT/TBS簽下了一份4年3.97億美元的合同,同時他還跟NBCA簽訂了一份4年8.92億美元的合同。到2008年,NBA同TNT、ABC/ESPN達成續約協議,新合同為期8年,總價值為創紀錄的74.4億美元。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曠世傳奇,打造出了一對又一對的宿命對決。他讓邁阿密,奧蘭多,孟菲斯,籃球荒漠明尼蘇達,甚至是加拿大多倫多都擁有了專屬於自己的NBA球隊。

而夢之隊與諸多國際球員的成功,更是讓斯特恩與他的NBA走向了世界,目前NBA在美國國外擁有11處辦公點,在212個國家以42種語言被報道評述,女子國家籃球協會WNBA以及NBA發展聯盟也在風潮之下應運而生。

斯特恩退休時,NBA的全球化可謂盛極一時。

有些忠實的籃球迷認為斯特恩治下的NBA已經失去了籃球最為純粹的樂趣。但正是在斯特恩的包裝下,NBA才將體育娛樂與競技體育完美的結合,並且傳播到全世界各個角落。

斯特恩深知全球市場的重要性,因此早在80年代,他就離開美國,開始了“毛遂自薦”。斯特恩最重要的一站當然是中國。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80年代末,中央電視臺已經開始錄播NBA的比賽,但由於群眾基礎太弱,因此這一段回憶只是殘存在極少數人的記憶當中。斯特恩的造訪則徹底改變了當時的情況。

據央視體育記者孫正平回憶:“1989年,剛剛上任不久的NBA總裁斯特恩先生來到北京,第一次敲開了中央電視臺的大門。但在1989年的時候,按照中央電視臺的規矩,外國人要進臺,必須經過外事部門和領導的批准,辦理證件才行。於是在中央電視臺東門的傳達室裡,斯特恩乾等了40分鐘,終於見到了當時總編室負責購買節目的李壯。當時雙方也沒有籤任何協議,斯特恩希望免費向CCTV按期提供NBA錄像帶,如果我們覺得好,就按期播出。至於以後的事情再說,等於這是一筆不要錢的買賣。”

就這樣,斯特恩正式敲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

獨裁三十年的猶太律師 硬生生把不入流的NBA做成第一聯盟

隨後,斯特恩開始運作中國球員登錄NBA賽場。王治郅、姚明、孫悅等球員紛紛進駐NBA。其中,姚明在火箭隊的大獲成功,更是令中國市場爆發式增長。隨後在中國本土開展的NBA季前賽更是令球迷的熱情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斯特恩退休時,NBA的全球化可謂盛極一時。不僅全球擁有十多處辦公點,總決賽的現場直播也已經覆蓋了超過30億人次。

著名作家張佳瑋對此有過一段動人的描述:

“大衛·斯特恩治下的三十年,NBA就像一個浮華的美國夢:華麗、喧騰、明星閃爍、急功近利、市場化到極致、略帶暴發戶氣質,但依然不失恢弘。他無意製造清澈的小橋流水,只想一再重現泥沙俱下的大河滔滔。”

始終將聯盟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斯特恩,對此得罪了不少人。多次讓聯盟深陷停擺風波,以及強行插手球員交易的舉措,也讓斯特恩屢受質疑。但老奸巨猾的他,總是用更豐厚的市場回報,讓質疑他的人閉上嘴巴。代表資方利益的斯特恩,用強硬的手腕,讓球隊老闆們始終與自己站在了統一戰線。

“作為NBA總裁,我的責任就是讓球隊老闆們賺到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