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首位扣籃王加三分王,卻一次次無緣國家隊,聽聽宮魯鳴怎麼說


中國男籃有一位實力干將,在CBA全明星賽中,既得過扣籃王也得過三分王,那就是趙泰隆,但這樣一名能裡能外,能突能投的全明星球員卻屢次無緣中國男籃國家隊,這是為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趙泰隆,1990年出生于吉林長春,現效力於CBA福建鱘潯興俱樂部。趙泰隆的父母都是田徑三鐵運動員,造就了趙泰隆爆發力強、力量足、彈跳超人的身體素質。2007-2008賽季,趙泰隆開始自己的CBA新秀賽季,2010-2011賽季和2011-2012賽季兩次獲得扣籃大賽冠軍,2016-2017賽季獲得三分大賽冠軍,從而成為CBA歷史上第一個榮膺扣籃王和三分王的球員。

2011-2012賽季,趙泰隆場均得到11分和3.3個籃板,2012-13賽季,趙泰隆場均得到14.5分和3.5個籃板,而本賽季趙泰隆場均可以砍下15.6分2.6籃板2.1助攻,其中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7%,排在聯盟前五。可以說在福建隊球權控制在外援的情況下,得到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2015年亞錦賽,趙泰隆9場比賽,場均出場7.8分鐘,但只得到0.9分,三分命中率只有17%。並且看過比賽的球迷都知道,趙泰隆和丁彥雨航最大的差距就是人球結合的能力差,他在場上基本上很少進行持球突,沒有中投和急停跳投,得分基本靠3分和轉換進攻。這樣的缺點在國家隊沒有組織厲害的後衛顯得更加突出。

此外趙泰隆的心態並不穩定,2015亞錦賽宮魯鳴教練評價趙泰隆說:“他能力夠,防守積極,但是心態不好。”而且在中國男籃的陣容中,三四號位人才濟濟,比如丁彥雨航,李根,周鵬等等,這樣的競爭也讓趙泰隆失去了自己的位置。但是一屆亞錦賽並不能否定趙泰隆,要知道一些球員狀態不好,依然能進國家隊,甚至是首發。而對於趙泰隆來說,開發出穩定的切入內線的得分手段和提高突傳投結合能力是提高自己競爭力的唯一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