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安回民街的西安人多吗,为什么?

夜空中最亮的星132122263


作为西安人,我一年去回民街的次数不会超过3次。并且,这3次还不是我主动去回民街,而是为了陪伴外地来的朋友,满足其品尝西安小吃的愿望才去的。大多数西安土著人跟我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

西安回民街坐落在西安城墙内西北方位,是一个大片区的统称,由化觉巷,大皮院,西羊市,北院门,北广济街,洒金桥等多条街区构成。本地区内人口众多,人流量大,地方狭小。街道总是熙熙攘攘是主要特征。

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回民街引不起西安本地人的兴趣,我按照自己的感受说说其中的原因。

其一,回民街的味道太浓烈,本人受不了那种浓烈味道,也害怕拥挤的人群,所有极少去。

尤其在夏季,北广济街这条小巷子中,路的东西两边全是售卖牛羊肉的铺子,在高温的照顾下,这条巷子散发出的味道十分呛人,再好的食欲,经过那些味道的熏陶,都会变得没一点胃口。

当然,还有其它街道炖煮牛羊肉,烧烤牛羊肉,以及做其它食物所散发出来的食材味与油烟味,以及人的汗臭味混合后,弥漫在空气中不容易散去,那种味道非常不好闻。

其二,回民街的小吃在西安其它地方都能吃到,没必要去哪里凑热闹。

西安小吃种类非常丰富,被誉为吃货的天堂。只要在各个街道稍微留意,就能发现味道正宗的本地小吃,味道比起回民街的并不差。况且,西安那么大,在路上来回折腾浪费时间实在不划算。

因此,西安本地人若想吃小吃,都是就近解决,没人会去回民街受那个罪。

其三,现在的回民街已经今非昔比,过度商业化后,许多饭店的饭菜味道已经不如从前。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能想清楚,就拿牛羊肉泡馍来说,一个中等店面每天卖出500碗算正常情况,也能保质保量。但现在经过大力宣传,回民街名气打出去了,客流量突然增大,来这里吃饭的人翻了几倍,每天需做出1000碗,甚至2000碗,才可以满足需求,这样做肯定难以保证原来的质量。

所以,懂得行情的本地人就不愿意去那里吃饭了。也只有那些从外地来西安的游客才慕名去回民街吃饭。去回民街的10个人中,至少有9个是外地人,本地人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那里。


鸿鹄迎罡


西安回民街不管本地人去得多少,反正外地人是肯定会去的。

对于外地人来说,西安回民街是不得不去的地方,因为太有名了,好吃的也太多了。但到底值不值,就难说了。



关于羊肉泡馍,我第一次吃是在回民街老米家羊肉泡馍,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这家店的宣传。

老米家是在回民街的一个巷子里,走进去有两家写着老米的招牌,网上说写着大雨那家最正宗,就进去了,果然是人满为患,找个桌子坐都找不到。

羊肉泡馍价格不便宜,普通的好像是40块吧,招牌的好像要50 60?我点一份普通的,我只能说里面的羊肉少的可怜,好在馍是需要自己掰的,还比较正宗。

后来不知道第几次再去西安的时候,去了大雁塔,好像是在大雁塔附近吃了一家叫果渊斋米家的羊肉泡馍,价格好像比老米家便宜不少,25?先不说价格了,那味道真是超赞啊,这颠覆了我的认识,西安的羊肉泡馍原来可以这么好吃!



胡辣汤

说起胡辣汤,不仅仅河南人爱喝,回民街的胡辣汤也很多。在西安第一次喝胡辣汤就是在回民街,当时喝的不太习惯。好像西安的胡辣汤里面都是肉丸?这跟河南的胡辣汤就不太一样

西安的胡辣汤比较厚重,如果早上喝,估计一碗汤就喝饱了。



最后说到像肉夹馍、凉皮这种西安最知名小吃,就真不能在回民街吃了。但貌似我在西安吃了那么多吃肉夹馍(照着攻略去吃),也没发现哪家特别惊艳。

说到回民街最多的小吃,应该是考肉串了吧,但本人没吃过,不知道味道如何?


小川叔


西安的回民街,我曾经走过一次,基本上都是店铺各种吆喝和络绎不绝的外地游客。而像是肉夹馍,羊肉汤其实别的地方也有,而且味道更正宗。所以本地人肯定不愿意去拥挤的闹市。

我们都知道,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就像上海的城隍庙,北京的王府井。

回民街是的小吃以清真食品为主。最集中的街区,也是很多游客来西安旅游必去的地方。

西安回民街作为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回民街区多条街道的统称,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而附近的钟楼,鼓楼也是西安的地标建筑。

西安回民街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行走期间,你会发现街道两旁都是大量的美食商铺,据说有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

但是对于中国人的旅游态度,大家对游会有一种感念,就是外地游客集聚的地方,地人基本上是不去的地方。因为本地人更清楚当地的饮食和店铺的价格是否真优惠,食材是否新鲜。另外一点就是,当地人不喜欢去拥挤本地热门的旅游景点,这已经是常态。

比如上海人是不喜欢去外滩与游客拥挤的,他们宁愿去门前的公园遛弯,搬一把凳子去弄堂里晒太阳。或者提个袋子去农贸市场买菜,或者去上海的街头巷尾买衣服,再有就是去高星酒店临窗而望上海美景,而不是跑去外滩看夜景,去东方明珠喝下午茶。

比如北京人不会没事就跑故宫里,没事就去爬长城。在他们眼里,都是外地游客去的地方。

所以西安市民也一样,他们知道羊肉泡馍哪家最好,羊肉汤哪家最正宗。

小编也有个问题:你会去你所在的城市中热门的小吃街吗?


潘昶永


西安回民街中国的回民街,我是前年去的西安,而且就在西安回民街找的宾馆住下的,放下行礼,不顾旅途的劳累,我当时就来到宾馆不远处的回民街,


好嘛,晚上八点多的回民街,灯光闪烁、人关攒动,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一阵阵烧烤等特色小吃的味道,被晚风轻轻传送过来,勾起我的馋虫和味蕾,

我在拥挤的人群中,寻找羊肉泡馍、肉夹馍、糊辣汤、牛肉饼等我早就慕名很久的小吃,一样一样,我边走边看,依依不舍还有点目不瑕接。

我朋友劝我在回民街,要只看不吃,他说,西安人是不会在回民街吃东西的,他说,回民街一般都是为游客开的,价格十分贵,劝我说要吃去回民街外去吃,这里价格贵而且还不一定正宗。听了这,只吃了两串红柳肉串,第二天我吃了西安第一面、肉夹馍、糊辣汤等。我觉得名不虚传。


伊春美食美客


我在西安上了几年学,说实话去回民街的人里面大多数都是外地游客,或者像我这样的初到西安的学生等等,本地人不是很多,本地人大多数都是做生意的!因为平时生活在西安的本地人,对于回民街来说,在他们心里是很平常的一个地方,平常到不会刻意的去想回民街怎么怎么样,就想平时上班,回家一样!西安毕竟是古都,旅游热门城市!所以想回民街这种地方肯定是游客多于本地人,尤其像钟楼这种地标性的古建筑处于市中心的位置,鼓楼与之遥相呼应,又处于市中心最繁华地带!人流量,车流量太大了!中国人外国人,哪哪都是人,但是百分之80都是游客,谁去西安旅游都得去钟楼,回民街!不去那里玩一玩等于没去西安一样!








器宇不凡147564447


印象中前后三次在那里吃过饭。那里规模很大,店铺鳞次栉比,各色食物排列在路边,琳琅满目,色香味诱人;各种吆喝,各种排队,各种拍照,不仅仅吃,更是吃之上的看了。 不过终究还是吃。 第一次是本地人领着去吃的,人家请客。觉着很热闹。不是自己掏钱,以前也没有吃过,没有比较,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第二次是几年以后自己领着人去,不是那一家了。吃完了以后一算账,要价比账单上的高,高出去好多。问何故?店家憋了一下,最后说:这筷子这凳子这盛糖蒜的碟子,都要钱,不能白使。 第三次,又过了些年,已经把上次的不愉快忘记了。还是吃羊肉泡馍。让到楼上,端上来一人一碗已经剁好了不用掰了的馍。意思是快吃,吃完快走。别占着桌子。没有了掰馍的程序,这羊肉泡馍就大打折扣,成了快餐。 第四次,又过了好几年,这回就过而不入,不在这里吃了。这也许就可以理解,长期在这里住的本地人不在这里吃的原因了。


东方连话


吃其实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吃的才是最习惯的。作为占西安人口绝大部分的人,喜欢的大众馆子,才是他们的日常。回民街只是个补充。

西安有名的肉夹馍,和回民街的肉夹馍是有本质区别的。不信试问一下,有几个本地口音。


发现葫芦头


这么多年回民街也就偶尔去,一半和同事朋友去吃一下(总得换换口味),一半是带外地朋友去品尝一下,或逢年过节给外地亲朋稍带买点儿(主要是真空包装的牛羊肉),说到这里插一句,我的外地亲朋一致对西安的德懋恭水晶饼赞不绝口,几乎年年让稍带(汉民食品,与回民街无关),本人也经常吃。

至于说牛羊肉哪一家好吃(本人喜吃酱牛肉,不太喜欢腊牛肉),不管是刘纪孝家的还是什么稀糊烂或者是别的什么字号,关键是要会买,一定要买不到拳头大小的腱子壶,那个味道才好。

其实对于外地朋友,我反倒推荐去西安饭庄(本人感觉长安南路那一家比东大街还好一些),在西安饭庄你能吃到西安几乎所有的特色菜品和小吃,什么羊肉泡、肉夹馍还都做成小号,方便你腾出肚子可以多品尝一些其他菜点,特色菜品推荐葫芦鸡和水晶肘子,尤其是水晶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晶莹剔透、满口余香,是本人的最爱。

另外就是推荐友谊路和文艺路东北角的三原老黄家,泡泡油糕、金线油塔、疙瘩面(一面三吃)既有地方特色,口味也好。特别是一面三吃,不但味道好,而且吃起来还有讲究和说法,可以感受一下关中的饮食文化。

另外,吃羊肉泡馍(本人不喜欢吃牛肉泡馍),不管是老孙家还是老米家,最好是在自己有充足的时间的时候去慢慢的吃,既然来了就好好的体验一下,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去吃机器掰的馍,要自己动手去掰,一来休闲,二来可以和朋友们边掰边聊天,三来自己掰的有味道,四来体验一把这种特色饮食文化的乐趣。切记一定要把馍掰的碎小(否则入不了味儿),掰完以后叫服务员过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提要求,比如多放点葱花香菜粉丝之类的,最主要的是问你要干的还是汤多(宽汤)汤少(窄汤)……本人推荐说一声“口汤”(也就是吃完馍,碗中大概剩下约一口汤的量),你一说服务员就明白,还显得你入乡随俗接地气。

另外,吃水盆羊肉一般就找带“澄城”俩字的一般不会错,粉巷那家烤出来的饼子是三角形的,焦黄脆嫩,还冒着热气。本人吃的时候,一般要两个饼,一个饼用来把汤里的羊肉和粉丝,连同切好的绿尖椒加进去,就着汤吃;另一个饼子什么也不加,掰一掰泡着汤吃。

其他的还有糊辣汤,葫芦头,以及油泼面、biangbiang面、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户县软面等等各种关中面食。或者选择二合一、三合一也是一种近年流行的面食吃法。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个人经验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面对面睡着你还想我


不邀自来,因为刚从西安回来,晚上十点半左右,我离开回民街时,还人多得很,看图,说实话,除了泡馍外,连那个刘纪孝腊牛肉,都觉得一般般,真印证本地人的话,来回民街就是看人去了。东西死贵,服务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




卤味小王子


身为西安人,的确去得少。西安人口约800多万人,大部分是汉民,回民约5万人。作为旅游城市,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来玩,包括各种吃货。

回民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各种民族小吃,风味餐厅林立。各种尝鲜人络绎不绝。作为西安人,没去过回民街,没吃过回民街,哪是不可能的。\t\t\t

吃其实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吃的才是最习惯的。作为占西安人口绝大部分的人,喜欢的大众馆子,才是他们的日常。回民街只是个补充。

西安有名的肉夹馍,和回民街的肉夹馍是有本质区别的。不信试问一下,有几个本地口音。

\n\t\t\t西安回民街,西安人为什么去得少?答案2:\t\t\t

如果小编说的回民街是北院门,那可就是西安本地人去的少。为什么?那里的饮食和旅游产品是面向外地旅游者的,价高质次,本地人何必去凑热闹。我是西安土著,还是喜欢有些回民食品,时不时也去回民坊转转\n ,主要是在大皮院、北广济街 、桥梓口和洒金桥等地有针对性的采买,游人偏少,有些店里的回民食品质量还算稳定,当然价格就比北院门略低了。 \n \n据我观察,我常去的地方西安人居多,当然外地游客似乎也逐年增多,理性旅游消费观念是增强了!避免被诟病是托,我就不一一介绍店名和食品名了。一诀窍,买东西时,您不要急于出手,观察用西安方言特别是回民口音买东西的人居多,这个店一般就不会差!我虽然平日里说普通话(职业原因),但在回坊购物只说西安话。你懂得!

\n\t\t\t西安回民街,西安人为什么去得少?答案3:\t\t\t

西安人也去,但是根据喜好只会去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小店。

\n

你所谓的回民街,外地人常去的是北院门那条街,街面上曾经的红红酸菜炒米,平娃烤肉都是很不错的店子,但是随着那一带商业化氛围更重,卖的东西也很奇怪。西安本地人一般很少在那里消费。

\n

我有时候会约着朋友去回民街吃点东西,但固定只有几家自己觉得不错的店罢了。一般我们都从西华门进去,北院门里边基本不会踏足。

\n\t\t\t西安回民街,西安人为什么去得少?答案4:\t\t\t

6西安回民街只是一个有这民族特色的回坊,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处于西安古都特色建筑钟、鼓楼旁边,为市中心。在前几年,西安本地市民会介绍给来西安的朋友,大家一起去回坊吃些特色的美食,如贾三灌汤包子,老米家泡馍,白家水盆,腊牛羊肉,镜糕以及夜市的烤肉等,那时的大家边吃喝边聊天,畅快淋漓,过去的几年西安夜生活并不是特别的丰富,好吃的有特色的能吸引大家味蕾的地方并不多,随着西安市的发展,回坊的好多特色美味逐渐也到西安各个区域开店,大家也逐渐发现回坊已经不能满足大家挑剔的味蕾了(回坊的各个美食几乎都吃过很几遍),再有就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快速扩张,拉大了城区的范围,从城墙内,到友谊路,到二环,城市交通也随之快速发展大家去哪都方便了,同时本地吃货们在发现新的美食同时也通过口碑相传告诉其他人,而回坊也逐渐成为来西安旅游的人的必游之地,本地人有事为了那个味道也会去一些老字号的地方吃一口,满足一下味蕾的需要。旅游的外地朋友则可以晚上登明城墙,看老城区的夜景,刮油后则可以去品尝回坊的美食。本地人都知道那里现在是旅游区,再有当地原住也很少了,自然就不再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