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洞是不是时光隧道?

彩虹影像1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本来是出自东晋虞喜作的《志林》,说的是王质在信安山看到一间石室进去看到两个小童在对弈,一场棋没下完,手中拿着砍下的木材已经腐朽了,他赶忙回家,结果发现家乡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他所认识的那样了。

这件事记载于东晋时期,如果是真实的话,那么,王质有可能是公元前的人,并且原著中也不是说世上已千年,而是:遂归,乡已非夕。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一个事情是,他肯定是经历了时空穿越,虽然“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想要形容人巧遇神仙,和他们在一起一小会,再回到人间,人间的时间早已经过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也是说人类和神并不是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的,但是放在今天来理解,这种巧遇用科学解释不就是人类不小心走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然后时空变换,回不到过去,可能真的就是时光隧道。

然而另外有一个问题,两个小童是不是神呢,我觉得可能是外星人,但有可能就是普通人,只是和我们所处的维度不同,为什么呢?要注意,进入石室后,王质再出来,只是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改变,王质本身是没有衰老的,那么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石室本身是时光机,可以很快的穿梭在时光隧道中,到过去到未来,那么如果真是时间过去一千年,那么他极可能是公元前1300年附近的人,也可能是公元1300年附近的人,另外一种情况,石室是时光机,但是并不能穿梭于时光隧道,而只是将石室中的时间变得十分的缓慢,几乎静止,这样也可以解释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当然这仍然只是个人猜想,这样的事件我们把他当成志怪故事看就行。


玄坤


东晋时期,东阳有个叫王质的人,一天他提着斧头进山伐木。偶然见到山洞中几个童子在围棋嬉笑。王质也丢下斧头,兴冲冲走入洞中,做个旁观者。

童子见他来,也没说什么,给了他一个长相如枣核的东西。王质吃下,毫无饥渴感,沉迷在棋局中无法自拔。



待局终了时,童子叫醒王质,说:“你已经来了很久,也该走了。”王质俯身拿斧头,不料它早已腐朽。回到村里,已是物是人非,近千年时间过去了。

这是《述异记》中的一则经过演义的故事。说来也神奇,洞中一局棋,洞外已经近千年,难道这个山洞是时空隧道?



对此,有人说王质误打误撞进的山洞有可能是黑洞。根据黑洞说,人一旦身入其中,便无知无觉。说白了,人的时间感知能力在里面无效,任你待多久,你毫无知觉。但出来后,你什么也不知道。明显王质知道点什么。所以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山洞让他走到了未来。王质进山洞,相当于上了一辆地铁,轨道是时空隧道,方向是通往未来。而王质恰恰来到了未来的同一个地方。



第二,山洞让王质“与时俱进”。这个山洞处是一个特殊空间,与外面的正常空间并行一起向未来“走”,但这空间相对于正常空间,时间更缓慢,一千年过后,你丝毫没有知觉。

第三,山洞是仙洞,童子是仙童。山洞是正常的一个山洞,只不过里面居住的人是上仙,王质吃了一个能长生不老的东西,沉迷棋局无法自拔,忘记时间,而走过了千年时间。

第四,庄生晓梦迷蝴蝶。你究竟是蝴蝶,还是庄子?王质是否在做梦?


非常茴香豆


按照字面意思,却始终女时光隧道的意思。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洞”应该指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环境,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环境。

而这句话的意思说明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对外界的变化丝毫不知情,所以当再次回到外界,会感到时光流逝。同时还指一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味道。还有形容光阴似箭,时间过的太快的意思!

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女这种感觉,比如说两个人在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地方下棋,当两个人再回到现实中时,会看到时间的流逝如此之快!而在他们下棋的过程中不会有那种感觉!

所以,那句话的“洞”更多的只是一种形象化说明,并非我们如今说的时光隧道或者黑洞之类的天体!

如今科学的发展让我们知道,当我们非常靠近黑洞时,确实能体验到“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情况,仿佛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一样!

但这种情况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简单说就是强大的引力让时间变慢。所以与古代对时间的理解本质上并不一样!


宇宙探索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在古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东晋虞喜的《志林》、《隋书·经籍志》中的《洞仙传》、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人任防的《述异记》、宋朝祝穆的《方舆胜览》等等都有这种说法。明清时期这样的记载就更多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中就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记载。《封神演义》中的神仙,都是住在洞里的。

(神仙卷局部)

那么,“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说法中,空间地点为什么是“洞”呢?我来试着分析一下。

第一,“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表现了古人的一种朴素的时空观。

在不同的空间中,由于空间的速度不同,时间也不一样。这种观念,是爱因斯坦最早告诉我们的。也因此,才有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时空隧道”的说法。不过,当古人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候,可能很少有人想到是空间引起时间的变法,而仅仅解释成“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恍若隔世”这个意思。

这样解释,只能说我们的头脑不是很灵活,只是当成神话来理解,没有认为有可能是现实存在。我甚至有一种感觉,爱因斯坦在思考“相对论”的时候,是不是也看过中国古代的神话书?看过“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

(仙人下棋)

也许,古人表达的本意,就是在说时空观。只是古人没有深入往下研究,后代的人也没有深入理解古人的意思,就当“神仙书”来读罢了。

第二,古人选择“洞”来作为神仙居住的地域,表达的是一种祖先崇拜。

我们知道,人类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时期,是住在洞穴中的。比如蜀人的祖先蚕丛,就说他住在洞穴里。《蜀王本纪》上说:“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山顶洞人,就是因为他们住在山顶的洞穴中而得名。

中国自古是祖先崇拜。这个祖先崇拜的概念,就是说,祖先都比后人能力高强,古人的道德品质都比后人好,古人所生活的,都是值得向往的世界。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后人把祖先曾经居住的洞穴,“借”给了神仙住。也就是说,神仙和祖先一样,他们的生活,他们住的环境,都是后人和凡夫俗子值得羡慕的和难以企及的。

(蚕丛王浮雕)

第三,古人选择“洞”作为神仙居住的地域,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味。

不管是佛教、道教,整个宗教都有一种舍弃的意思在中间。一个人只有能够舍弃,舍弃物质生活,舍弃功名利禄,自己的道行才可以提高,才可以进入神仙的境界。所以,宗教才对修行的人提出那么多清规戒律,目的就是要人舍弃。

当一个人抛弃了功名利禄和物质生活以后,他就可以从一个社会的人变成一个自然的人,从一个物质的人,变成本真的人。因此选择“洞”,作为神仙,作为得道的人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返璞归真的结果。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洞”,既有时空隧道的意思,又包含了其它意思。


张生全精彩历史


那个山洞,还真有可能是“时光隧道”!

最近有一部低成本电影,名叫《时间陷阱》

,脑洞很大,值得看一下。电影讲述了一群考古系的学生(也有非专业的打酱油群众),为了寻找失踪的教授,找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

(《时间陷阱》剧照)

慢慢的,他们竟然发现,洞穴里的时间,和洞穴外的时间竟然是不同步的!洞穴里的时间极其缓慢,他们待了几个小时,外面竟然已过了上千年……在洞穴里,他们还遇到了极富攻击性的原始人,西部牛仔,以及来自未来的“火星人”。

电影不算大片,但是这个创意确实很厉害,值得一看。


好,回过头来讲一讲“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这个典故流传很广,版本也很多。

最早应该是出自东晋虞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

这个版本比较简单,说的是一个叫做王质的人上山砍柴,钻进了一个石洞,看到两个童子在下棋。于是,他就站在旁边看。一句还没下完,王质就发现自己的斧柯都朽烂了。等他出了山洞,回到家乡,发现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这么描述的话,这个山洞完全就是个时间隧道,和上面那个电影里的山洞很类似。


后来各种版本都有,比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上面也有这个故事:

“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崔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

郦道元的版本就详细了很多,说王质进了山洞,看到4个童子弹琴唱歌,于是就在那听了。童子还给了王质一个像枣核一样的东西,含在嘴里就不会觉得饿。过了一会儿,童子走了,王质的发现自己的斧柯都烂了,回到家,发现已经过了几十年……

其实这个版本反而有点画蛇添足了,尤其是怕王质饿了,还给了个神奇的东西吃,少了很多神秘感。

之后也有很多的版本,大致相同,细节略有变化。


这个“时间隧道”的概念,明显和“穿越”是有区别的。穿越是来回于各种不同时空,会遇到很多“悖论”。

但是这个“时间隧道”,所提到仅仅是时间上的特殊性。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地方,和正常的时间流逝有所不同呢?

(《星际穿越》剧照)

还记得2014年大神诺兰的《星际穿越》吗?主人公们探索一个星球,星球上1个小时,外界就过了七年。在星球上待了一阵子,回到主飞船,已经过去了20多年。现在还能记得那个留在主飞船上的船员,孤独的等了这么多年,是多么可怜……

所以,像这种时间不一致的特殊区域,是否真的存在?

如果真的存在,那就是我们口中的“时间隧道”了。


七追风


“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这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出典之处。

是说在世的人碰到了神仙,因为神仙和我们所处的时间不在同一个维度,和他们待一会,再返回的时候人间已经千年时间。又有文广通巧遇神仙,杯酒功夫已十二载。

先不管是不是时光隧道,用现代物理学的眼光来看。这句话包含的是物理学中相对论关于时间空间与引力三者之间的基本远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在接近光速的时候,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的慢。


也就是说如果恰巧这个洞口因为某种原因,造成了时间的不协调,很有可能出来的时候,世上真的过去了千年时间。与其说这个洞是时间隧道,不如说是空间隧道。

因为某种扭曲,造成了现在世界与未来时间发生了连接。不小心从过去世界“走到”了未来世界,才会有上面东晋的王质看人下棋归来,世上已过千年。

然而关于王质的传说代代不同,从北魏孝文帝,到南梁,再到《隋书》,甚至是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的版本。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上面那句话。


史之策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类似的故事很多,可以发现是一种套路。东晋虞喜在《志林》就说:“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今天浙江衢州还有烂柯山。东晋干宝《搜神记》则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和仙女结婚,十天后回去发现过了十代。无独有偶,德国也有类似的民间传说,还被美国人改编成《瑞普·凡·温克尔》一文。

这种事情,作为时光隧道看,开开脑洞也未尝不可。我们熟悉的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异度空间。不仅如此,西晋张华《博物志》,还说了汉朝有人去银河旅游的故事;东晋王嘉《拾遗记》,还有板有眼说秦始皇见过外星人。这些你可以全部认为是真的,不过要科学分析的话,一般还是认为属于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志怪小说,不是实际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代有两大特征,一是乱世,正是因为处于乱世,所以文人会出现遁世思想,《桃花源记》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二是宗教,道家、佛教的盛行,尤其是道教的仙话,也给作者思想散发空间。这种志怪故事不少还并非是作者有意为之,历史与志怪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显。今天看来应该是假的,但是当时人可能认为是真的,这也加速了传播。


林屋公子


古人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洞是不是时光隧道?

首先、这句诗词是有典故的,出自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年)作的《志林》原文大致如下:

“信安山有石,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寥寥数语把人物,事物,前因后果交代的挺清楚。


其次、为什么古人会有如此感慨?还在那么长远的年代,那时候古人不至于捏造什么吧?肯定是古人发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那个年代说不定真有外星人光顾过,只是古人没法理解而已,最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王莽,根据他在位时的政策实施就可看出一些端倪。

王莽在位时主要实行过:

1、降低货币成色,使国家获得更多黄金;

2、均田制的鼻祖;

3、酒、盐、铁国家专营,依靠国家手段稳定行情;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结、通过东晋那首诗词、还有王莽的举动,我们是不是很诧异?会不会真的有时间隧道?或者外星人?宇宙太大了,我们还要慢慢探索,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


心扬一九八八


大家遇到过这种事情吗?不是说什么洞中一日世上千年,是做梦感觉过了很久的时间,醒来发现才眯了一会?

想知道为什么梦中过去了很长时间现实中只过去了一会,可以先了解一下道教的时间观念,如果对道教没兴趣可以跳过这段。

道经中的辰大家都知道一辰等于两个小时,但是对于道经中所说的世.运.会.元到底是多少年连很多道士都不清楚。

今天就用道家中的术数经典《皇极经世书》中所说的时来为大家做一个解答。

一日十二辰、二十四时……

一月三十日、三百六十辰……

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日……

一世三十年、三百六十月……

一运十二世、三百六十年……

一会三十运、三百六十世、一万八百年……

一元十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大家所熟知的玉皇大帝的年龄,换算的结果正好和今天科学家测量宇宙的年龄相仿。这些时间我们普通人根本用不到。道士之所以会用到这些也和这个问题有关。(下面是说主题)

想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梦,兴扬觉得最好就是用王质烂柯的故事来解释。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两个小孩子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

小孩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 ,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看了多时,小孩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

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说了重力可以影响时间。在科学家的世界中,宇宙中各个地方时间的流速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仙人身边时间流速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的时间流速不一样。

王质所在的地方,就在仙人的时间中,而他放下的斧子,在这个时间流速之外。所以造成了王质烂珂。

如果梦中人梦到的地方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别外一个世界,两个时间中的时间流速不一样,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全真道士梁兴扬


一、关于“洞”的那点事

所有的考古都表明,人类以前是穴居的,即住在山洞里面,所以人类都有一种山洞情结。神仙是住在山洞里的,叫神仙洞府;山洞里面往往埋藏有宝藏;进入山洞往往有奇遇,从此开始了开挂的人生。

后来人类的“山洞”情结扩大化,把男女之间的那点事叫“洞房”,把享乐的地方叫“销金窟”,“窟”是“洞”的一种形式。

二、“一日”与“千年”的相对论

相对论很复杂,但可以讲的很通俗。

跟恋人在一起,很开心,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坐在火炉上,很煎熬,一分钟都觉得很漫长。

三、做一个延伸

这种相对论在历史上有很多,比如“春宵一刻值千金“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千金与一寸金兑换,可以测算出“春宵一刻”相对的是多少时间,远远超过一刻(日晷计时)。

结论:这个洞并不是什么时光隧道,只是一个形而上的词汇,用来形容沉迷一件事,可能是女色,可能是赌博,可能是其他任何感兴趣的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