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二十年,你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

未来二十年,你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

未来二十年,你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

华章妹说

时代的变迁就像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而这个速度正在不断加快。19世纪汽车取代马车时,许多马车夫转行当出租车司机;今天我们的处境类似,只不过我们不是那些马车夫,而是被淘汰的马。

在未来,很多职业会面临消失的风险。别说一辈子做同一份工作了,你可能每5年就得换一次行业。

一旦你被刷下,就再也没有机会“复活”了。而一次跟不上,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在未来,我们可能面临的困局有哪些?以下,Enjoy:

未来二十年,你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

前两天,跟一个出租车司机聊天,司机大叔说现在开车不挣钱啊,车上备了三个手机,下了不同的打车软件,结果晚上一单都没响。

“系统不派单给你”,“有的让你去很远的地方接人,结果开到一半订单又被取消了”,一天做12个小时,减去几百的份子钱,油费也所剩无几了。

聊着聊着,司机大叔又开始回顾以往的辉煌:

“二十年前,司机可挣钱了,那个时候大城市的白领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我们开出租的一个月就能挣两千,什么概念,而且那个时候也不是人人都能开车的,要学车就得给师傅送钱送礼......”

司机最后无奈地说:“这个月干完就打算不干了,准备转行给物业公司做水电工。”

以前给政府部门给领导开车的司机享受的福利待遇和公务员差不多好,如今也愁眉不展,前两天刚把车停在车库,车钥匙上缴了,每天去办公室干坐着,等着“悬在脖子上的刀”落下。

知天命的年纪,一辈子勤勤恳恳,以为靠着一门技术,不说能够大富大贵,至少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没想到一把年纪了,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外,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中年“失业”......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未来,一大群人可能都会沦为无用阶层......

01 未来,每5年你就得面临一次“淘汰赛”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预计,从2016年至2026年的十年间,以下5个职业失业人数会最多:

1. 收银员,将有30600人失业,因为网上购物和自助结账台减少了对收银员的需求;

2. 银行出纳员,预计失业人数为41800人,因为银行出纳员大部分职责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来完成;

3. 邮政人员,预计失业人数为65300人,机器现在可以处理和分类邮件,导致邮政服务类工作减少;

4. 装配工预期,失业人数为145000人,随着3D打印和机器人技术的兴起,装配工作数量预计将会下降;

5. 行政助理

,预计失业人数为321200人,科技使办公室人员更容易完成行政工作。

时代的变迁就像是人体的新陈代谢,有新的东西产生,就有旧的东西被淘汰。

未来二十年,你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

每个人就像一只蝼蚁,每天埋头在蚁穴中进进出出,不知道哪棵大树会轰然倒下,哪天会被暴雨淹没......

未来,别说一辈子做同一份工作了,你可能每5年就得换一次行业。

“就算某位40岁事业的沃尔玛收银员靠着惊人的努力让自己改头换面成了无人机驾驶员,也很有可能在10年之后因为无人机也自动化了而必须再改头换面一次。”

而前段时间LinkedIn(领英)公布的八年前几乎不存在但现在却热门的10大工作头衔也印证了这一点。

大数据架构师、新媒体专员、数据科学家、数字营销专家、专职代购、段子手、云服务专家、微电影策划、UI/UX设计师、私人旅行策划师,这些在早些年连听都没听过的职业变得如此抢手。

而时代新陈代谢速度还在不断加快,每个人就像站在一台8km/h的跑步机上奔跑,你跟不上,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

《今日简史》里提到过:“19世纪汽车取代马车时,许多马车夫转行当出租车司机;今天我们的处境类似,只不过我们不是那些马车夫,而是被淘汰的马。”

为什么这么说?

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候,人们不过是从一个低技能的工作转到另一个技能门槛较低的工作,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培训就可以上手。

而如今,即便有新工作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创造出来,已经失业的收银员或者工厂里的纺织工人也很难摇身一变成为无人驾驶员、“人类+人工智能”的银行团队中的一员。

因为转行的门槛正在变高,那些被创造出来的新工作可不仅仅是开一个出租车那么简单。

毫无疑问,行业的更迭、信息的刷新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未来,可能每5年你就会经历一次时代的“淘汰赛”,一旦你被刷下,就再也没有机会“复活”了。

02 未来,你反抗的不是被剥削,而是不被需要

总的来说,人类具备两种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

过去,机器主要是在原始的身体能力方面得以与人类竞争,但我们不担心被机器抢走饭碗,因为很多需要脑力的工作,是机器人无法超越的,机器人只是将人类从简单枯燥、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而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认知技能上超越人类。

未来二十年,你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

例如,AlphaGo 击败了人类最优秀的人类围棋手。

2017年,腾讯推出了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可以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每天的发稿量超过2000篇;

2017年5月,机器人微软小冰出版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2018年,阿里妈妈推出的AI智能文案让文案、新媒体小编们慌得一逼;

未来二十年,你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

除此以,NVIDIA开发的AI智能P图,点点鼠标就能完成,完全看不出P过的痕迹......

人类自以为在某些领域不可替代、无法超越的优势,也在渐渐消失。

例如音乐,人们一直以为只有灵魂、情感和思想的生物,才能创造出世间独一无二美妙绝伦的旋律,但也许,音乐不仅仅是作曲家、音乐家、歌手们的专利。

算法可能比人类音乐家更了解如何启发(或操纵)人类的情绪,通过储存了百万数据的生物统计数据库,算法能够精确地运用旋律的排列组合打造一首畅销热门的歌曲。

人类不仅在身体能力上失去优势,认知能力也受到极大的威胁。

如今人们反抗的是经济精英们剥削剩余劳动力,加班不给加班费,而未来,经济精英可能根本不再需要你,你面临的不再是被剥削,而不被需要。

03 未来,你只是个投喂数据的动物

在过去,人类的权威是靠自由主义这套故事建立的。至于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则可能建立起大数据算法的权威,同时完全推翻关于个人自由的信念。

之前看到网上有人提到,自己不过是和朋友聊天中提到过电脑包,结果打开淘宝页面立马看到了电脑包的推荐。

虽然无法考证事情的真假,但未来,可能你的一切决策都被算法承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