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傳統手術的達文西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目前全球最成功及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機器人,廣泛適用於普外科、泌尿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婦科、五官科、小兒外科等。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前列腺切除手術上應用最多,現在也已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心臟瓣膜修復和婦科手術中。

超越傳統手術的達芬奇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據說,美國研製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初始目的是應用在部隊前線。部隊前線的醫務人員往往只能為傷者做些簡單的包紮工作,而有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外科專家可以遠在幾千裡的後方遠程操縱機器人為傷者做複雜的手術。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很神奇?

隨著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改進,目前已更多的用於醫院臨床領域。因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價格昂貴,還無法普及。目前全世界用於臨床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共有1200多臺,中國僅擁有十幾臺。

超越傳統手術的達芬奇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組成部分

1、外科醫生控制檯:主刀醫生坐在控制檯中,位於手術室無菌區之外,使用雙手(通過操作兩個主控制器)及腳(通過腳踏板)來控制器械和一個三維高清內窺鏡。正如在立體目鏡中看到的那樣,手術器械尖端與外科醫生的雙手同步運動。

超越傳統手術的達芬奇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2、床旁機械臂系統:床旁機械臂系統(Patient Cart)是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操作部件,其主要功能是為器械臂和攝像臂提供支撐。助手醫生在無菌區內的床旁機械臂系統邊工作,負責更換器械和內窺鏡,協助主刀醫生完成手術。

為了確保患者安全,助手醫生比主刀醫生對於床旁機械臂系統的運動具有更高優先控制權。

超越傳統手術的達芬奇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3、成像系統:成像系統(Video Cart)內裝有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核心處理器以及圖象處理設備,在手術過程中位於無菌區外,可由巡迴護士操作,並可放置各類輔助手術設備。

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內窺鏡為高分辨率三維(3D)鏡頭,對手術視野具有10倍以上的放大倍數,能為主刀醫生帶來患者體腔內三維立體高清影像,使主刀醫生較普通腹腔鏡手術更能把握操作距離,更能辨認解剖結構,提升了手術精確度。

超越傳統手術的達芬奇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優缺點

優點

從患者角度:

1、手術操作更精確,與腹腔鏡(二維視覺)相比,因三維視覺可放大10-15倍,使手術精確度大大增加,術後恢復快,癒合好。

2、曲線較腹腔鏡短。

3、創傷更小,使微創手術指徵擴大,減少術後疼痛,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失血量,減少術中的組織創傷和炎性反應導致的術後粘連,增加美容效果,更快投入工作。

4、術中對機體損傷大大減小。

從術者角度:

1、增加視野角度,減少手部顫動,機器人“內腕”較腹腔鏡更為靈活,能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圍操作,能夠在有限狹窄空間工作;

2、使術者在輕鬆工作環境工作,減少疲勞更集中精力;

3、減少參加手術人員,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缺點

機器人做外科手術的成本比較高,每臺醫用機器人的最高成本200多萬美元。全世界僅有少數醫院可實施機器人手術,因此使機器人手術的成本不能大幅度降低。因此,手術費用明顯比常規手術要高。

目前在中國批准上市的只有美國生產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中國大陸、臺灣和日本等也在加緊研製。

在美國的一些一流醫院,機器人做微創手術的比例已經超過全院外科手術的50%,很多接受達芬奇手術的病人,因為傷口小,損傷小,恢復非常快可以做到手術後24小時出院。目前在中國等新興市場,由於裝機數量的侷限,手術滲透率還很低。

那麼什麼疾病適合進行達芬奇機器手術呢?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適應範圍

泌尿外科

腹腔鏡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泌尿外科手術,這一微創的手術方式適用於許多常規的泌尿外科手術,如腎切除、腎上腺切除、輸尿管切開、膀胱腫瘤切除、前列腺腫瘤切除等。但由於泌尿系統解剖學上的特殊性,限制了腹腔鏡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一些複雜的手術往往難以掌握,而且手術併發症發生率較高。

目前,在北歐國家超過一半以上的前列腺癌根治手術由手術機器人完成,而在美國,這一比例更是高達90%,已成為前列腺癌根治手術的“金標準”。

例如:世界技術最先進的機器人手術平臺——Lefrak機器人手術中心

超越傳統手術的達芬奇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Jim C. Hu教授 泌尿腫瘤科主任

由Jim Hu教授負責領導的LeFrak機器人手術中心,是技術最先進的機器人手術平臺與經驗最豐富、最專業的手術團隊合作的地方。擁有世界一流的設備、先進的技術,可為各種病情的患者提供及時的治療護理。

手術室有高清顯示器,能讓進行前列腺活組織檢查的病人像醫生一樣,看到需要觀察的前列腺超聲圖像的MRI區域。該手術能最大程度地縮短恢復時間,減少傳統手術相關的術後併發症。

在病人護理方面,該中心擁有一支多學科團隊,涵蓋了外科、微創療法、放射療法和其他療法的世界級專家,其中包括泌尿科(外科)腫瘤專家、泌尿生殖器腫瘤專家、放射科專家、病理學專家和腫瘤放射治療專家。

Jim Hu教授作為外科手術創新者和健康服務研究人員享譽全球,其頗具成效的研究領域由國防部、國家癌症研究所和Livestrong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持。其臨床和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前列腺癌和腎癌,發表了200多篇同行評審論文。Jim Hu教授迄今為止,完成了超過4000臺機器人,腹腔鏡和開腹手術。

心胸外科

開放式心胸外科手術需要開胸,分離胸骨,遊離肋骨,在體外循環下完成,手術創傷大,手術風險高,術後恢復時間長。胸腔鏡已用於肺葉切除、冠脈搭橋等心胸外科手術,這種微創的手術方法不用開胸,僅需在肋間作幾個小切口,就能完成手術操作,病人痛苦小,術後恢復快。但其適用範圍有限,無法完成一些解剖結構複雜的手術,因而開展並不普及。

達芬奇問世以來,被很多外科醫生視為微創手術的一項重大革新,而寄予厚望。肺癌手術第一人——鈴木健司教授就是善於使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專家。

超越傳統手術的達芬奇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鈴木健司教授 世界達芬奇機器人設備研發團隊核心成員

鈴木教授在早期肺癌方面,積極引入儘量保留肺組織、保存術後肺功能的微創縮小手術。並且擁有5年生存率95%合併症發生率低於歐美主要機構4/5左右這樣非常驕人的成果;同時IIIB期肺癌綜合治療後再手術的5年生存率更是達到了40%,遠高於日本平均的22.4%。

鈴木教授特別擅長肺癌手術,技巧熟練,可以執行非常高難度的微創手術。切除腫瘤是第一位的,儘可能的減少身體的負擔,高質量的手術同樣至關重要。

目前,日本有三家醫院可以進行達芬奇手術,順天堂醫院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家位於廣島和京都,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將成為標準治療方法。

婦 科

以腹腔鏡技術為代表的微創手術方式正逐步取代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應用於從卵巢囊腫開窗引流到全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的各種婦科手術中。但是大部分的婦科手術需要在狹窄的盆腔內完成,手術操作的視野和空間都非常有限,這使腹腔鏡器械的活動自由度受限,且操作的動作幅度不穩定,難以完成一些需要精細分離、縫合及淋巴結清掃的操作,限制了腹腔鏡技術在複雜婦科手術中的應用。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於2005年被美國FDA批准用於婦科微創手術,此後,該技術迅速普及。臨床應用結果表明手術機器人手術具有更高的精確性、更好的操控性,能在骨盆中完成精細的操作,有利於功能的重建和盆腔淋巴結清掃。

超越傳統手術的達芬奇機器人:能把內臟放大15倍,醫生犯錯會提醒

國外報道較多的是用於宮頸癌根治手術,該手術需要運用精確的分離技術進行韌帶切斷、輸尿管遊離、淋巴結清掃等,可以充分發揮手術機器人的技術優勢,達到理想的手術效果。對於需要進行比較複雜縫合技術的手術,如複雜的子宮肌瘤切除術,運用手術機器人靈巧的手術臂高質量地完成縫合,有助於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此外,報道的手術機器人手術還有全子宮切除、輸卵管再通吻合、卵巢切除和盆底重建等。

腹部外科

早期手術機器人主要用於腹部外科,開展了一些比較簡單的手術,但並沒有表現出比腹腔鏡手術更明顯的優勢,因而未推廣應用。近年來,隨著手術機器人在其它外科領域的成功開展,其在腹部外科的應用和研究又重新活躍,迅速開展了各種手術。根據其對第二代腹腔鏡手術的影響程度,可將手術機器人腹部外科手術分為三類:

①對常規開展的腹腔鏡手術基本沒有影響的機器人手術,例如機器人膽囊切除、抗反流的胃底摺疊、疝修補、闌尾切除、可調節捆紮帶胃減容和良性胃腸腫瘤的切除等。

②可顯著提高腹腔鏡手術效果的機器人手術,範圍比較廣泛,包括機器人肝葉切除、複雜膽道重建、胃旁路減重、胃癌根治、結直腸癌根治、胰腺部分切除和胰十二指腸切除等。

③目前在腹腔鏡下難以完成,唯有手術機器人能精準完成的一些手術,例如內臟動脈瘤切除吻合、細口徑的膽管空場吻合、複雜的腹腔內淋巴結清掃等。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出現,為患者的治療帶來了福音。

點擊瞭解更多,進入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免費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