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子如殺子可惜很多家長還在做!

最近繼浙江6歲男童在電梯裡尿尿之後,重慶某小區一名男孩趁電梯裡沒有其他人,竟然衝電梯按鍵撒尿。因此導致電梯線路短路,電梯門打不開,男孩被困。好在最終男孩被救了出來。而孩子的家長卻拒絕承認是孩子的錯誤導致電梯事故的發生。辯稱小孩根本尿不了那麼高。而孩子也是極力否認自己尿尿的事。好在監控錄像還原了事情的真相。

斯賓塞在《家庭教育》中說:家長不負責任的託辭,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強化著這樣一個印象,孩子你沒錯。

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還會認為自己這樣做就是正確的。長此以往後果可想而知。

慣子如殺子可惜很多家長還在做!

2016年4月,一名穿黃色衣服的安裝工人正在牆外高空作業打鑽,恰好8樓有位小孩在看動畫片,嫌屋外的聲音太吵,一氣之下,從廚房拿了把水果刀,徑直來到了陽臺,對著安全繩使勁割。

下面的施工人員被嚇得半死,大聲喝斥求救,小孩不為所動,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繩子就被割斷,安裝工人使勁抓著牆外的窗戶,才沒掉下去,最後是消防大隊緊急出動才將人安全救下來。消防人員找到了孩子的父母,本以為父母會好好教育一下孩子。

沒想到的是,孩子的父母竟十分淡定地說了句:“哦,知道了,不好意思。”然後將門狠狠地關上了。

作家毛南感慨道:“孩子犯了錯,不敢打、不願打、不捨得打,是大多數父母的常態,哪怕錯誤已足夠嚴重,在父母眼裡,依然無關緊要。”

殊不知你的不敢教訓孩子,不願教育孩子,正在一步步的毀掉你的孩子。

慣子如殺子可惜很多家長還在做!

想起小時候,奶奶常常給我講的一個故事:

一位母親老來得子,所以對待兒子百般寵愛,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母親對孩子的要求更是百依百順,導致孩子整天橫行霸道,尋釁滋事。後來孩子由於搶劫殺人被判死刑。在行刑之前,他提出見自己的母親,並對自己的母親說:“媽媽,讓我再吃一口你的奶吧。”

母親走過去,喂自己已經成年的兒子吃奶,可在吃奶的過程中,兒子卻狠心的把母親的乳頭咬了下來,並絕望的對自己的母親說“若不是你不好好的教育我,我怎麼會落得今天的下場。”

的確,小時候若不好好教育孩子,他的成長,也是他的滅亡。

當你的溺愛,變成社會對他的懲罰,親情會變成絕望的恨。

沒有誰能為誰提供穩妥的一生,父母的愛雖是好意,但若不加控制,則會變成毒藥,害人害己。

慣子如殺子可惜很多家長還在做!

在戈爾丁著名的小說《蠅王》裡,寫了這麼一個故事: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一架飛機被擊落在了荒無人煙的珊瑚島上,裡面的孩子全部得救,聚集在一起準備新的生活。

這群從文明社會而來的孩子立馬發現,這裡沒有權威,也沒有規則,所有的行動都可以憑自己的喜好。

最開始,他們相處得很好:採集食物、建造房子、燒火做飯、發信號求救,滿足了人們對孩子的所有幻想。

但好景不長,有序很快變成混亂、鬥爭與殘殺。他們用削尖了的木頭,像殺死野豬一樣,準備將自己同伴活活捅死。同伴被一個個殺死,珊瑚島變成了殺戮的戰場。

戈爾丁總結道:一個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制止,在沒有制度約束、懲罰機制的情況下,生物性中的惡便傾瀉而出,很容易做出野蠻的舉動,併產生巨大的破壞力。

慣子如殺子可惜很多家長還在做!

而他對孩子的認識,不是簡簡單單地把孩子看成是天使、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孩子確實有成為天使的可能,但同時也埋著惡魔的種子,尤其是規則與權威缺失的情況下。

所以,父母的首要任務是,用自己的權威和知識,幫孩子建立一套健康、完整的規則體系,並且與社會保持一致。讓他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堅決不能做。

讓孩子明白,有些底線你堅決不能跨越,你的某些錯誤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也許你家纏萬貫,想讓孩子從小享盡榮華富貴;也許你家境貧寒,不忍孩子吃你吃過的苦。

但是,孩子終歸要長大,要自己去看看這世界,而不是一直活在父母的保護傘裡。

慣子如殺子可惜很多家長還在做!

所以給他愛可以,也請教他做人。

美國兒童心理專家認為: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多父母、長輩,以愛為名,將溺愛進行到底。但他們總是忘記,無論是水還是愛,溺在裡面,都會死亡。

你護得了孩子一時,一個童年,你護不了他一生。

當他被保護成一個廢人,沒有人像你這樣護著他,他又該如何自處?或者他變成一個無惡不作的罪犯,你又會如何自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