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高利贷可以不还吗?

案例1:某高校有几十名大学生借了高利贷,用于购买苹果手机、名牌包包等奢侈消费。这些大学生听说借了高利贷不用还,相约逃避债务。讨债公司多次催讨无果,将这些天之骄子告上法庭。法院送达传票后,被告竟无一人到庭。后经法院努力,讨债公司也表示只还本金不再收利息,最终有些大学生主动还了钱,但有些仍拒不还钱。

案例2:林先生借了高利贷,因月息太高,拒不还钱。债主软硬兼施,最后林先生还了本金,但拒绝支付利息。债主一怒之下起诉到了法庭。

借了高利贷可以不还吗?

那么,借了高利贷到底要不要还钱呢?是否本金加利息全部都要还,还是只需要还部分呢?其实,这一问题有关司法解释早有明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了高利贷可以不还吗?

这一规定明确了年利率24%和36%两个界限。也就是说,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未超过24%(即月息2%)的,法院予以支持;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只要当事人自愿支付,法院不干涉。但是,年利率超过36%(即月息3%)的,应当认定为无效,法律不予保护。

因此,借了高利贷,本金和利息仍然是要还的。只不过,对于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部分,是不需要还的,还了法律也不会保护。所以,案例1中大学生借钱不还,显然违法;案例2中林先生不肯支付利息,也是违法的,不过对于年利率超过36%的部分,无需偿还,法律也不予保护。

借了高利贷可以不还吗?

经济活动中,许多中小企业或者个体老板经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民间借贷可以说对于缓解短期经济困难,起着雪中送炭的作用。

很多不法分子恰恰也是看中了这一市场需求,瞄准小企业主对于资金需求的紧迫心理,采用约定高额利息的方式放贷。在债务人不能按时还贷时,又往往采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行讨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市场监管缺位,加之有关机关打击不力,有的甚至坐大成为黑恶势力。法律所要严厉打击的,也正是它们。

借了高利贷可以不还吗?

但是,对于有资质的公司合法放贷的行为,法律仍然是予以保护的。所以,诸如案例1、2中的情形,双方既然都是自愿,那么就要遵守契约精神。即便有违约情形的,也应通过向法院起诉等合法方式讨债。对于以暴力或者“软暴力”强讨债务的,则应果断报警,及时查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