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降渚碧礁,這款功臣運輸機廉頗雖老,鋒芒仍在

近日,隨著美智庫公佈北京在渚碧礁首降運-8,這款軍用運輸機再次引發人們關注。

首降渚碧礁,這款功臣運輸機廉頗雖老,鋒芒仍在

運-8

運-8是由陝西飛機制造公司研製的四發渦輪螺槳中型中程運輸機,可用於空投、運輸、海上作業等多種用途,是運-20服役前最大的軍用運輸機。起飛重量61噸,航程5600公里以上,機體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採用平直梯形懸臂式上單翼,低阻層流翼型,可一次搭載96名全副武裝士兵或82名傘兵。

首降渚碧礁,這款功臣運輸機廉頗雖老,鋒芒仍在

運-20

作為特種飛機改裝平臺,運-8先後發展出運-8A(“黑鷹”直升機載機)、運-8B(民用型)、運-8C(全氣密型)、運-8D(出口型)、運-8E(無人機載機)、運-8H(航空測量型)、運-8F(改進貨運型)和運-8J(雷達警戒機)、運-8X(海上巡邏機)等20多種型號。其中,運-8D還出口緬甸、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等國。

當初研製運-8時,陝飛曾提出過兩個方案:一是以蘇俄安-12為樣機設計,二是以美國C-141為參考設計。受制於當時國內的材料工藝水平,空軍經過評估最終決定仿製安-12。1975年,運-8實現首飛,1980年開始小批量生產。服役初期,運-8的各項性能與同時期美國的C-130基本持平。然而不幸的是,在後期使用中運-8出現了很多毛病。

首降渚碧礁,這款功臣運輸機廉頗雖老,鋒芒仍在

蘇俄安-12

與C-130相比,運-8的貨艙設計明顯不夠寬大,這不僅造成運-8運輸的士兵數少(C-130可一次性運輸125名士兵,運-8為96名),還導致其連輕型的步戰車都塞不進去。運-8使用了類似轟-6初期型號的玻璃機頭,一方面限制了飛機駕駛員的視野,同時還給維修和升級帶來不少麻煩。與C-130極為重視不利條件下的起降能力不同,作為一款軍民兩用運輸機的運-8整體機身結構較為薄弱,明顯不適合在臨時簡易的飛機跑道上使用。

首降渚碧礁,這款功臣運輸機廉頗雖老,鋒芒仍在

國產運-8與美製C-130

首降渚碧礁,這款功臣運輸機廉頗雖老,鋒芒仍在

美製C-130

更為關鍵的是,運-8與安-12一樣,都沒有設計機翼除冰功能,積攢在尾翼的冰塊很容易使飛機失去平衡,導致事故頻發。正緣於此,安-12被蘇俄空軍戲稱為“寡婦製造機”。

廉頗雖老,但仍不可小覷!儘管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運-8服役後立下的赫赫戰功,一直為人們所稱道:參加過對越作戰,運送過“飛鷹”空降兵偵察大隊。此外,還參加過汶川救災、98抗洪、神舟飛船回收及航天外場設置運輸等任務,是當之無愧的“功臣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