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廬江名村,記錄一段戰火紛飛的歲月……(地名里的廬江第18期)

这个庐江名村,记录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地名里的庐江第18期)

这个庐江名村,记录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地名里的庐江第18期)

皖東抗日根據地——松元

这个庐江名村,记录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地名里的庐江第18期)

松元,原名松園,以其姓氏聚集地和標誌性地物而得名。位於湯池鎮東南部;東、南、西、北四界分別與金衝、百花、鳳凰、湯池村毗鄰。

據地方文獻記載:明朝中葉,徽州一嚴姓茶農徙居於此,蓋房建院,興建莊園。因園內松樹成林,又因其莊園主人是嚴姓,鄉民們遂稱之為“嚴家松園”,後簡稱“松園”。

松元(嚴家松園)位處湯池鎮南,西南環山,地勢險要,是西進大別山的要道。民國二十八年(1939)5月,新四軍從皖南來廬江,其江北第四支隊駐地嚴家松園,組建國民革命新編第四軍江北指揮部(部址設嚴家祠堂),為在反“掃蕩”中堅持反摩擦鬥爭的勝利、創建和鞏固皖東抗日根據地、打開皖東敵後抗戰局面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1994年,湯池鎮人民政府在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的基礎上,於松元村大行村民組徵收10畝土地,修建“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

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位於湯池鎮南一華里,西南環山,地勢險要,是西進大別山的通道。1939年5月,新四軍軍長葉挺等,相繼從皖南來廬江,於江北第四支隊駐地嚴家松園,組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江北指揮部。張雲逸任指揮,徐海東、羅炳輝任副指揮,賴傳珠任參謀長,鄧子恢任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撤離。

这个庐江名村,记录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地名里的庐江第18期)

1994年,湯池鎮政府在松元村大行村民組徵地10畝,興建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紀念館內陳列有200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圖表和文獻資料,系統地介紹了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的組成、發展、壯大的過程。通過陳列大量的圖文資料、大小型場景、雕塑等展品,再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四軍將士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偉大革命精神。紀念館展陳主要分為八大部分:

第一部分:揭露日軍侵華暴行。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全面發起侵華戰爭,在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這些圖畫就是活生生的歷史記載。

第二部分:新四軍揮師東進。1941年在遭到皖南事變後,葉挺被扣,袁國平犧牲,項英、周子昆被叛徒殺害,是年1月20日中軍發佈重建新四軍命令。

第三部分:四支隊東進抗日。1938年2月將活動在鄂豫皖地區的紅二十八軍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開展游擊戰爭。1939年6月又改編,徐海東任司令員,改編後的第四支隊,隨即向淮南鐵路以東、津浦鐵路以西的敵後區挺進。

这个庐江名村,记录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地名里的庐江第18期)

第四部分:江北遊擊縱隊堅持皖中。1938年1月,張雲逸率新四軍軍部特務營抵達江北無為地區,後改編成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其主要活動在皖中、皖東津浦路西地區開展敵後游擊戰爭,並擔負江北指揮部與軍部之間的聯繫。

第五部分:新四軍江北指揮部。1939年4月底,葉挺巡視江北,於5月中旬在廬江東湯池成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後指揮部又整編為江北指揮部直轄第四支隊、第五支隊和江北縱隊,初步打開了皖東敵後抗戰局面。

第六部分:第五、六支隊在皖東。1939年7月1日江北新四軍進行整編,以原第四支隊第八團為基礎,擴編成為新四軍第五支隊,羅炳輝任司令員。1939年6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將彭雪楓部劃歸江北指揮部指揮。

第七部分:皖南事變。1940年10月19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強令黃河以南的新四軍、八路軍在一個月內全部撤到江北;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及所屬支隊9000多人由雲嶺出發北移;6日遭到國民黨軍8萬多人伏擊,新四軍奮戰七晝夜,彈盡糧絕,除約2000人突圍外,大部分被俘或犧牲;葉挺軍長被扣押。這就是震驚中外,被周恩來稱為“千古奇冤”的皖南事變。

第八部分:二師的誕生。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中共中央軍委重建新四軍軍部,全軍改編為7個師,江北部所屬皖東部隊改編為第二師,師長張雲逸。繼續堅持皖東抗戰,另在皖中地區活動的江北遊擊縱隊一部與其他部隊改編為第七師,擔負開闢皖中抗戰根據地的使命。

这个庐江名村,记录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地名里的庐江第18期)

多年來,紀念館不斷豐富館藏文物,通過開展專題展覽,精心組織各類活動,一直堅持面向廣大群眾免費開放,尤其是對青少年,開展中國近代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紀念館通過與周邊學校,政府機構加大聯繫,每年組織活動,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更加深入地開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激發群眾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2001年,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遺址”之一。

这个庐江名村,记录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地名里的庐江第18期)

附:松元村沿革

民國年間首置松園保,隸屬湯池鄉。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置學德(松園)鄉;1952年置松園鄉;1955年撤銷松園鄉,成立松園農業生產合作社,隸屬湯池鄉。1961年成立湯池公社,下轄松園、柏老等10個大隊;1984年恢復鄉級建制,所轄大隊改名為村委會,隸屬湯池區。1992年撤區並鄉,置縣直屬湯池鎮,柏老、松園村隸屬湯池鎮。

2003年,全縣村級規模調整,柏老村12個村民組、松園村14個村民組合並,將“園”簡化為“元”,組建松元村民委員會。

編後語

一個地名,就是一段歷史碎片;一個地名,就是一幅風情畫卷。我們根據縣方誌辦、縣地名辦編輯出版《廬江地名掌故》一書,開闢“地名裡的廬江”專欄,讓讀者從這些地名以及地名背後的故事,不忘桑梓,記住鄉愁。

往期回顧

來源/縣方誌辦

微聚廬江

傳播廬江聲音 展示廬江風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这个庐江名村,记录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地名里的庐江第1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