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要讓花椒基地「銀子用馬馱」

韓城:要讓花椒基地“銀子用馬馱”

顏忠學/文 眼下,花椒已經是山區農村的主要作物,農民群眾的“金蛋蛋”、“錢串串”。關於花椒老百姓有好多說道和故事,一說起花椒,大家都眉飛色舞,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情……

那天,家住薛峰王村的老親家跟我說:“這段時間,農民幹一天就能掙七八百。”這還了得,那一個月就兩萬多,不可能,不可能。見我不信,親家又說:“你一天摘個五六十斤溼椒,回來現場一賣,一斤溼椒十二塊五,你算算一天掙了多少。”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我想這要是能再引進、研究把花椒成熟期向前、向後再延伸一段時間,農民能摘兩個多月椒,那收入真是更加了不得。

親家還說:“今年一樹椒就是四五百塊錢。一樹椒平均能摘個二三十斤,好些的摘四五十斤,溼椒十二三塊錢,就賣到三四百,四五百的。如果曬成幹椒,收入會更多。”親家說的並不玄乎,前多年我在鄉鎮工作,下鄉到一個村看到椒農搭梯子摘椒。那椒樹管得甚好,一樹四五個主枝,每枝都是扁扁的,有二三尺寬,比一人舉手還高,那椒繁的啊,紅得很是喜人。到地裡跟椒主聊聊,人家說:“我這一村溼椒少的能摘六七十斤,多的快百斤了。這畔椒只有二三十樹,地好,我把肥上飽,細細修剪,年年高產。這個產量,已經摘了快十年了。”我想,按今年這個椒價,這戶人家的椒按一樹平均六七十斤溼椒算賬,一樹椒就是個八九百成千元,二三十樹就是個兩三萬元。一個弱勞力一年管二三十樹椒應該是輕輕鬆鬆的。現在農村扶貧,一個貧困戶如果像這樣子栽上三五十樹椒,捎帶再養上兩三隻羊,羊糞上椒樹,一年也不要下多大苦,不要多大投資,就按一半收入計算,一年掙個一萬來元不在話下。好好管的話收入還會年年增加,這對山區貧困戶脫貧確實是個好項目。

我女子家在老城,那天看我來了,驚奇地跟我說:“爸,這幾天花椒都賣到56塊了。對門農資經銷部的老闆是喬子玄人,這二三十天關門回家摘椒去了,昨天才來開了門,跟我說他剛把椒買了,一斤56塊,一千多斤,賣了6萬多元。人家平時開店,抽空回去管管椒樹,在城裡一邊管娃一邊管店,農資店不少掙錢,還把娃管了,村裡的花椒又是一筆大收入,日子真是美!”是呀,現在像這種農閒進城掙錢,農忙回家掙錢的農民為數不少,怕有一多半農村人都是這樣子。特別是這幾年花椒值錢了,許多過去把地撂荒的人現如今又回去了,用機子把地重新挖開,又栽上了新椒樹。還有人攤底更大,用挖掘機把荒山挖成帶帶,也栽上了新椒樹。再過幾年,等這些椒樹結椒了,他們的日子就更好過了。我尋思,現在這政策對農民真好,城裡,村裡兩頭掙錢,真是過著“雙保險”的日子。

說起花椒品種,老七就有說不完的話:“栽上一個好品種,就等於拿回來一半的產量,一半的質量,一多半的收益。”這話不假,小時候集體化時,我只知道,有“大紅袍”和“苟椒子”,兩個品種,看苗相,“大紅袍”葉色黑綠,刺小。“苟椒子”葉色發黃,刺大。開初栽椒時,別人育下的苗,也不管啥品種,糊里糊塗就栽上了。等到掛果了,樹也長得直的直,歪的歪,大的大,小的小。結下的花椒也就“十樣景”,深紅的,淺紅的,還有黃紅的;有疙瘩椒,有長把,還有一顆一顆的,產量呢?別人的好品種,一畝地300來斤,我的摘上100斤都困難。

這老七是個能人,就愛務弄花椒品種,他的地裡也成了“十樣景”,有好幾種優良品種,他指著給我說,這是大紅袍,這是小紅袍,那是獅子頭,黃蓋等,還有引進的合陽椒,甘肅椒和伏椒。都對比對比,還是咱們的獅子頭,黃蓋產量高質量好。這老七還嫁接起了花椒樹,他指著那一行樹說:“你看,這椒樹一嫁接,明顯長得快,刺少,爪子大,產量高,質量好,壽命長,栽上絕對沒麻達,我要讓花椒基地‘銀子用馬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