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待發的大男主戲再度被大女主戲碾壓,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文 | 少女L

來源 | 金牌輿情官

回顧整個暑期檔,先是《鎮魂》霸屏朋友圈,《扶搖》《芸汐傳》後來居上,隨後《沙海》有驚奇的古潼京探險,《媚者無疆》有晚媚的進階之路。8月末,《延禧攻略》破百億收官,《如懿傳》的劇情也開始漸入佳境。

“大男主”與“大女主”的角力在夏季尾聲時,進入高潮。《武動乾坤》這樣典型的大男主劇甚至被賦予了突破“大女主包圍圈”的光榮使命。然而成績卻不盡如人意。根據骨朵數據的前臺播放量統計,《武動乾坤》隨時有被《如懿傳》反超的趨勢。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2017年《人民的名義》、《白夜追兇》取得良好成績,更是在大女主的制霸中撕開了一個缺口,對“大男主”的需求初顯端倪,這一度讓市場以為“大男主”劇或有望復甦。

但今年的情況似乎不盡如人意。回望整個暑期檔的表現。被寄予厚望的大男主,被希冀回溫的大男主戲,卻無情地被大女主戲全面碾壓。

大男主戲究竟怎麼了?

大男主迎復興曙光 卻口碑收視難兩全

今年暑假檔,《扶搖》、《芸汐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大女主劇形成了包圍圈,縱然《鎮魂》雙男主設定稍有反殺,播出成績也難以與前者相提並論。

近幾年來,大女主戲霸佔市場主流,從早前的《羋月傳》到現下熱播的《延禧攻略》等,然而大男主戲的市場反饋一直不太理想。但大女主戲通常劇情相似,大多講述的是“男性角色都愛我”,同質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琅琊榜》《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播出後,成為爆款,大男主戲在市場上看到了復興的曙光。但今年,《天盛長歌》製作、演員、口碑獲得一致好評,但是收視成績始終低迷。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而拍攝製作耗時兩年,張黎導演搭配楊洋主演,看似高配的《武動乾坤》卻不被觀眾買單。此前備受眾人期待,但似乎在暑期的影視劇市場裡並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除了收視不高,《武動乾坤》的豆瓣評分也評出了5.0的低分。

張涵予主演的《天下長安》至今跳票,播出時間遙遙無期。人氣IP改編的《鬥破蒼穹》即將上線,但成績又將如何,值得觀望。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大男主戲” 可能只是“大女主戲”的鏡像 大男主戲往往是歷史劇、年代劇、戰爭劇、懸疑推理劇,這類劇的邏輯和場面要求都比較高,採用嚴肅的敘事模式。

強節奏、強劇情,才是大男主戲應該有的樣子。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大男主戲,也許從一開始就不是那麼“大男主”。甚至,可能只是“大女主戲”的鏡像。而《天盛長歌》一類原著本應是大女主,但電視劇中男主角戲份更多,多少才有了些大男主的意思。

而架空性質的玄幻題材,由什麼都不會的主角,打怪升級收服小弟,最終打敗邪惡拯救世界,期間在搭配與多個女性角色的感情戲,與“瑪麗蘇”劇如出一轍。例如《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等,注重個人成長,打怪升級。之前的大男主戲,都不是這種扁平化的操作模式,強劇情,強節奏的“大男主”故事在暑期檔的劇集類型上是缺位的。而過於簡單的劇情,似乎越來越難贏得大部分觀眾的認可了。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儘管看上去,今年的“大男主戲”增多,但細究之下,不難發現,這多的不過是某一類的“大男主戲”。這種大男主戲的迴歸也許只是製作方在大女主戲作品遭遇瓶頸後的一種“調頭”。

與大女主相同的是,大男主戲也開啟了“IP+小鮮肉”的玩法。今年的《鬥破蒼穹》《武動乾坤》《將夜》等IP改編的故事都帶著草根崛起的味道。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2018年上線20部大男主戲中,IP改編的佔去半壁江山。另外,多部大男主劇都啟用了當紅明星,不乏吳磊、楊洋、易烊千璽等流量小生。

對於女性觀眾而言,“女主戲”更多的是“代入感”,陪著女主虐來虐去;而“男主戲”則是“慾望投射”。“你以為我看的是《武動乾坤》,我看的是楊洋啊!”所謂的“男主戲”,在“食材”上就已經開始為女性觀眾考慮,想必最終還是女性觀眾為主。

在男性題材的電視劇中,也不乏看到製作人對女性觀眾的“討好”。其中表現最多的便是賣腐,這些作品披著“大男主”的外衣,卻打著“男男”的擦邊球,開始了“性轉消費”。這樣的“男主戲”更多的是慾望投射,用年輕顏好的男演員來滿足女性內心對於男性的幻想與期待。當傳統的大女主戲都在求新求變之時,而大男主戲卻落於窠臼了。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破解難以平衡的收視和口碑,應迴歸大男主本質

如今大男主的蓄勢待發,從新鮮度上來說無疑目前佔據著巨大的優勢,但泥沙俱下的市場中,站在文化消費的角度來評估,大男主戲無疑是“慾望投射”下的最終產物,是否又會再度演變成無原則討好女性觀眾,而失去朝堂江湖的原本滋味,的確是如今影視市場最大的問題。

男性題材的影視作品處於剛回歸階段,可開發市場還很大。國產劇中“大男主戲”“大女主戲”的趨勢其實是影視扁平化的一種表現,真正的優質劇作往往能跨越性別意識,傳遞一種普世的價值觀和情感。

對於男性題材的電視劇來說,應該跳出女性“小情小愛”的套路,以虛構的故事燭照現實生活,展現對歷史和人性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大男主劇。畢竟如果只是新瓶裝舊酒的傑克蘇,僅靠著一點“性轉”的新鮮感,又能走過幾年的風雨呢?

蓄势待发的大男主戏再度被大女主戏碾压,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