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如今中國的變換日新月異,甚至可以說是移步換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當我們開始關注變化的本質,而不是變換的結果時,就會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其中的那股規律波。

1、中國未來產業分為三種: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一維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維世界被劃分完畢(BAT掌控),三維世界正在形成,高維挑戰低維總有優勢,所以網店可以衝散實體店。而未來微信的對手一定在智能領域誕生。

因此,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

2、中國當下的企業分為三個等級: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三等企業做服務;二等企業做產品;一等企業做平臺。

今後的企業出路唯有升級成平臺,而平臺化的本質,就是給創造者提供創造價值的機會!

3、中國互聯網進化論: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PC互聯網解決了信息對稱,移動互聯網解決了效率對接,未來的物聯網需要解決萬物互聯:數據自由共享、價值按需分配。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搭建一個底層建築,使上面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標。無論是找客戶、找戀人還是找夥伴。

4、中國電子商務進化論: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從前的商業模式是工廠引領消費者,而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明顯,消費者逐漸引領工廠端,未來的產品一定會趨於私人訂製化。

5、中國經濟結構進化論: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從“按計劃生產、按計劃消費”,到“按市場生產,按利潤分配”,再到“按消費生產,按價值分配”,未來中國一定會“按需求生產,按需求分配”,滿足人的一切需求,這就是共產主義。

6、中國產業鏈的流向正在逆襲。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因此,傳統經銷商這個群體將慢慢消失,而能夠根據消費者想法而轉化成產品的設計師將大量出現。

7、中國廣告業態的進化論: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傳統廣告總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響人,比如央視的招投標。後來的互聯網廣告開始依靠技術實現精準投放,比如按區域、按收入、按時段投放。

再後來社交媒體的崛起使好的廣告能自發傳播,而未來最好的廣告一定產品本身,最好的產品也一定具備廣告效應。

8、中國商業角逐的核心先後經歷了: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地產零售經營的就是地段,互聯網搜索零售經營的就是流量,而社交零售經營的是粉絲。

而未來是“影響力”和“號召力”之爭,“核心粉絲”的瞬間聯動是未來商業的“引力波”。

9、中國媒體的進化論: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媒體正在由集中走向發散,由統一走向制衡。

自媒體的興起產生兩大結果,第一激起了很多人的創作熱情,文字作為人的一種基本屬性終於被找回,感性的一面被激發,可以滋潤這個越來越機械化的世界。第二,中國的話語權開始裂變,普通民眾迫切要求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權,比如春晚到底該邀請誰。而未來人人都是一個自媒體,信息流的產生讓媒體開始消亡。

10、中國將越來越細分: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行業將越來越垂直、協作越來越完善;財富已從個人流向團隊。

傳統的木桶原理不再成立,以前我們總在彌補自己短板,因為短板限制了綜合水平。但是今後我們將不斷延展自己長處,因為長處決定了我們的水平。我們只需要將自己擅長的一方面發揮到極致,就會有其它人跟你協作,這叫長板原理。

11、新的社會架構講究的是“規則”而不是“關係”。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中國社會的傳統關係網被不斷撕裂,以價值分配為關係、新的鏈接正在形成,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進行價值傳輸。新的社會架構講究的是“規則”而不是“關係”。

而你所處的地位和層級,是由你所帶來的價值決定的。

12、中國人正在由外求變成內求。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外求即求關係、求渠道、求資源、求人脈,求機會,內求即坦誠面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一面,激發起興趣、熱情、希望、理想。

當我們能夠做好自己,外界的東西就會被吸引過來,這就是所謂的求人不如求己。

13、中國99%的公司和集體都將消失,各種垂直的平臺將誕生。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大量自由職業興起。中國社會的組織結構從公司+員工,變成平臺+個人。

每個人都將衝破傳統枷鎖的束縛,獲得重生的機會,關鍵就看能否激發了自身潛在的能量。這才是一場真正解放運動!

14、未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即可以獨立完成某項任務,也可以依靠協作和組織去執行系統性工程,所以社會既不缺乏細枝末節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備執行浩瀚工程的組織和團隊。

15、中國今後將無工可打。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打工的本質是定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並不承擔結果。

隨著僱傭時代的結束,你必須主動思考和去解決問題,並竭力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社會和他人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如今的工作方式正在從“謀生”到“創造”升級。

16、中國的社會結構將越來越精密細緻。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以前每一個“需求”和“供給”都是由企業完成,今後都是由個人完成,可以做一個這樣的比喻:如果經濟是一場血液循環,那麼今後它的毛細血管會更加豐富,輸送和供氧能量會更加強大。

17、中國未來只有三種角色,自下而上依次是: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價值提供者是依靠個體勞動創造直接財富,比如:司機、醫生、律師等等,影響力大了可以靠名聲創富,比如明星、作家、大導演、名主持等等。

價值整合者是依靠配置社會資源間接創造財富,主要指的是企業家和各種組織的領導者,他們促進社會資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動。

價值放大者是依靠平臺或財富的力量去撬動企業和項目的成長,他們往往是大平臺的擁有者或財團掌控者,他們促使社會財富呈爆發式增長。三個階層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流動的。

18、中國今後將無生意可做。

這18個商業趨勢,正顛覆著我們所有的認知!

傳統社會所有生意都可做,是因為信息不對稱使社會的“供給”和“需求”始終錯位,這就需要商人的商業行為去對接他們,並從中謀利。

而互聯網搭建起的商業基礎會越來越完善,今後兩者可以隨時精準連接。所有的中間環節都沒有了,賺差價的邏輯也就不存在了。

“經商”一詞也需要再定義,從前溫州人的那一套思維可能要徹底落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