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好山好水出好茶,好茶出在好地方,好茶要有好的土壤、環境、氣候以及精心的管理等等,年輕茶農陳平飛從小受他爺爺、父親的影響,愛上鐵觀音如愛自己的生命一樣,是村裡安溪鐵觀音的“代言人”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想種好鐵觀音必需先學會管理茶山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那一天,我從廣東回到老家安溪看望父母親,閒暇,我陪王偉軍主任登上茶山,恰巧看到從小與我一起在大山裡長大的茶農陳平飛正在茶山上的石頭縫一帶 “鬆土” 。於是,我們走上前去,好奇地問:“ 鐵觀音怎麼種植在石頭縫、怎麼生長呢?”

安溪高山紅黃土地非常適合種植鐵觀音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長得帥氣的陳平飛說,種植鐵觀音與種植紅茶、白茶不一樣,鐵觀音的生長需要土壤、海拔、積溫、降水、溫度等天然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比如說,安溪的土壤與外地的土壤特別不一樣,安溪的土壤含有化學微量元素的紅黃土壤中,非常適合種植鐵觀音。

石頭縫隙的鐵觀音韻味不一樣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由於祖祖輩輩都是茶農,陳平飛對鐵觀音情有獨鍾,他經過長期觀察後發現,茶葉種植在石頭縫裡或石頭旁邊水份充足,含有一定的礦物質,製作出來的鐵觀音韻味尤其不同,口感甚好,香氣獨特。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鬆土是一門“硬功夫”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年輕有為的陳平飛一邊翻土一邊說,茶農管理茶葉要非常用心、細心,一年採摘茶葉共有四季,茶園一年四季都要鬆土,保持茶葉有水分吸收,還有鬆土後會斬斷一些老根,長出一些新根,新根更有新的生命力,做出的茶葉才有新味道。

“翻土”要靠人工吃飯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陳平飛說,茶農閒時要茶園淺“翻土”、除草,有利於土壤吸收水份。每年對土壤還要進行人工深“翻土”,一般在秋茶採完後,也就是到了冬季要進行深“翻土”,把上面的泥土挖掉,填上新的泥土,這是因為只有新的泥土,才能更好地促進鐵觀音生長。尤其是第二年,經過一番深“翻土”長出來的茶葉比較柔軟,葉片比較肥厚。

修剪就像女人美容一樣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陳平飛介紹說,茶農每季度對鐵觀音採摘完後,要進行修剪,將老的枝節、枝葉全部剪掉,讓它發出新芽,並將茶麵剪平,生長出來的新芽不會三長兩短,剪平後的茶葉在生長出來時,陽光照射才均勻到位,雲霧、雨露滋潤茶葉生長,而且才會均勻形成 “三葉一心”。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陳平飛介紹說,茶農每季度對鐵觀音採摘完後,要進行修剪,將老的枝節、枝葉全部剪掉,讓它發出新芽,並將茶麵剪平,生長出來的新芽不會三長兩短,剪平後的茶葉在生長出來時,陽光照射才均勻到位,雲霧、雨露滋潤茶葉生長,而且才會均勻形成 “三葉一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陳平飛一邊抽菸一邊在思考著,他有茶山的胸懷,堅強的意志,懷著對鐵觀音的執著與熱愛,用心在石頭山上耕耘他的茶山,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種植在石頭縫裡的鐵觀音茶葉,你見過嗎?

走進安溪境內,滿山都是鐵觀音,山是那樣的高,茶是那樣的綠,茶農愛茶山,如愛自己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