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牛牛倪抒音:FinTech监管既要他律也要自律

随着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下放,互联网金融宣布进入合规新纪元,跨入发展下半场,而站在“互联网+”风口之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却宣布向金融科技(FinTech)转型。

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已相对成熟不同的是,金融科技目前并没有明确概念,这也使得监管方面尚且处于相对空白层面。不过,业界对金融科技监管问题一直方兴未艾。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伍旭川曾表示,当前金融科技监管大体上有三种形式:首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混业监管。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决定其要被要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监管的同时,为了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美国在法律上也做了相应的修缮和补充。

其次是以英国和新加坡等为典型的沙箱监管。沙箱模式似乎是个新鲜词汇,指的是对某一类前景比较好的风险投资项目,允许在一些特定的范围,特定的领域对它进行试验,这样就避开了更多风险感染。

还有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负面清单制。金融科技发展迅猛,法律和监管却相对滞后,于是主管部门采用跟随型或适应型的监管方式,主要表现为负面清单,明确规定一些事情不能做。

业内知名金融科技公司钱牛牛CEO倪抒音曾表示,金融科技发展离不开监管。狭义的监管指的是主管部门对相关行业所采取的法律措施、下达的政策,而广义的监管除相关法律政策之外,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意识也是监管的重要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来说,相比于法律硬性监管,企业和个人的自律意识甚至更为重要。

不过,法律监管是基本的准则和底线,它保证了金融科技企业的行为下限,低于这个下限则不被法律允许,还可能因此被经侦介入甚至取缔,一切也就付诸东流。与其说法律监管是为剔除不合规行为而设立的,倒不如说法律监管其实更大效果在于保护了合规行为,因此,金融科技企业自律过程中,首先应积极拥抱监管,配合监管进行他律。

针对金融监管政策所要求的,金融科技企业不应涉嫌非法集资、触碰资金池、自融等非法行为,钱牛牛上线早期就调动了公司最精锐团队,花费资金专注开发银行存管体系,最终成功对接恒丰银行直连存管,成为首批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的平台,迈出了合规发展第一步。

近期,由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共同下发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下简称《指引》)内容经网络流出,钱牛牛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解读,并表示继续坚持走合规化发展道路的决心。

倪抒音强调,一系列法规颁布意味着监管层对行业准入标准和健康发展有了较为明确的路径,监管指引之下,企业更应该顺应趋势,拥抱监管积极配合,这既是对平台用户负责,也是对平台自身负责。除法律基本准则明文规定的“不能做”之外,金融科技企业更应该考虑的是“应该做”的范畴。

对于金融科技来说,最重要的是科技、数据、风控,这三大核心要素互相驱动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客户带来更好的金融体验。

而钱牛牛在金融科技核心之风控问题上独具远见,巧妙运用科技,采用大数据数学化建模与IPC逻辑人力验证相结合的双重风控支撑,并组建地面催收,形成了“风控+催收”的个人授信,使得平台坏账和逾期大大降低,用户资金安全性有了较高保障,充分发挥了金融科技的价值所在。

服务的效率是金融科技的重要层面,业内人士指出,金融的服务效率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达到‘快’“。

钱牛牛在对接银行直连存管之外,构建了实时清算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大量支付路由,让用户享有顺畅操作和极速体验。拍拍贷则在资产端发功,全力增强贷款审批速度和效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