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記得小編第一次在部分地區發佈會上看到攬勝 攬勝星脈的實車時,其氣勢猶如英國紳士般,攬勝獨樹一幟的特質如懸浮式車頂等依在,但在隱藏式車門把手、車尾3D立體的LED尾燈組等元素點綴下,卻又賦予星脈擁有不同於其他家族如攬勝、攬勝運動版、攬勝極光般的新意。第一次在部分地區發佈會上看到攬勝 攬勝星脈的實車時,其氣勢猶如英國紳士般,既有著科技時尚元素、卻仍帶點攬勝家族獨特的風味,令小編印象相當深刻。而事實上星脈這個車名可說是源自1969年第1代攬勝的原型車星脈,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面紗。事隔近50年後,攬勝原廠決定正式重啟這個名稱,並將其用在攬勝星脈這款全新的中型中大型SUV作品上,定位介於攬勝運動版與攬勝極光之間。星脈這個車名可說是源自1969年第1代攬勝的原型車星脈,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面紗。事隔近50年後,攬勝原廠決定在攬勝星脈上正式重啟這個名稱。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回到星脈登場的時間軸來看,2017年2月攬勝原廠先釋出一張星脈的車尾照,當時其玻璃車頂與3D立體LED尾燈的造型即獲得不少好評,而2017日內瓦車展揭幕前,攬勝也在品牌故鄉英國正式揭開星脈的神秘面紗,成為繼攬勝、攬勝運動版、攬勝極光後第4款攬勝車系。2017年2月攬勝原廠先釋出一張星脈的車尾照,當時其玻璃車頂與3D立體LED尾燈的造型即獲得不少好評,而2017日內瓦車展揭幕前,攬勝也在品牌故鄉英國正式發佈攬勝星脈,成為繼攬勝、攬勝運動版、攬勝極光後第4款攬勝車系。部分地區部分由於2018年4月捷豹攬勝雙品牌由原先改為由捷豹攬勝子公司直營,因此較原先預估的部署時間較晚,2018車展上僅進行展出。4月1日正式改為原廠直營後,捷豹攬勝子公司才選在5月2日正式在部分地區發佈星脈,成轉為原廠子公司直營後的第一款作品並提供多達12種車型供小夥伴選擇,總計有6款動力,分為汽油、柴油各3款動力單元。而我們此次試駕則是汽油最入門的S P250車型。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攬勝星脈採用捷豹攬勝新一代的輕量化全鋁合金車體結構,與捷豹F-Pace、XF、XE等車型同樣為iQ(代號D7a)模組化全鋁合金底盤平臺,車身尺碼分別為長4,805mm、寬2,145mm以及高1,665mm,軸距同樣與F-Pace相同為2,874mm。但星脈車長比起F-Pace的4,746mm多出73mm,對比極光僅4,370mm的車長、以及攬勝運動版的4,850mm,星脈介於其中,恰巧彌補攬勝運動版和極光之間的戰力空缺,也巧妙與同集團的F-Pace做出產品區隔。星脈採用捷豹攬勝新一代的輕量化全鋁合金車體結構,與捷豹F-Pace、XF、XE等車型同樣為iQ(代號D7a)模組化全鋁合金底盤平臺,但星脈車長比起F-Pace的4,746mm多出73mm,對比極光僅4,370mm的車長、以及攬勝運動版的4,850mm,星脈介於其中,恰巧彌補攬勝運動版和極光之間的戰力空缺。從外觀來看,攬勝星脈一如小編前面所述,大致仍維持家族的一貫風貌,蚌殼覆蓋式的引擎蓋上,同樣嵌有攬勝的家族徽飾,搭配倒梯形的水箱護罩,水箱護罩內則有波浪造型的網柵裝飾。而由於試駕的車型為汽油入門的S P250,燈具部分配備標準的LED頭燈組,部分地區要到SE P380 R-Dynamic與SE D300 R-Dynamic兩種等級以上的車型,才擁有矩陣式LED主動頭燈附LED日行燈;更高階的矩陣式雷射LED主動頭燈則提供全車系選配、照射範圍可達550公尺。不過實際使用下,小編行經較暗的隧道路段,標準的LED燈組照明範圍仍可說相當充足。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從外觀來看,攬勝星脈大致仍維持家族的一貫風貌,卻又在細節處藉由流暢圓潤的風格,帶來與家族成員不一樣的氣息。蚌殼覆蓋式的引擎蓋上,同樣嵌有攬勝的家族徽飾,搭配倒梯形的水箱護罩,水箱護罩內則有波浪造型的網柵裝飾。標準型的LED頭燈組實際使用下,小編行經較暗的隧道路段,標準的LED燈組照明範圍仍可說相當充足。前保杆下氣壩處的造型,因試駕的S P250、以及柴油入門S D180是部分地區星脈車系唯2沒有R-Dynamic外觀套件的車型,所以在前保杆下方的造型較唯樸實。但原廠也利用連接左右兩側下氣壩的黑色飾條、車頭延伸至車側處的黑色飾條,讓星脈入門車型的車頭造型不顯單調,呈現與R-Dynamic車型不同的韻味。若是擁有R-Dynamic外觀套件的車型,在前保左右兩側、以及引擎蓋上皆有雙橫柵式銅黑雙色元素妝點。前保杆下氣壩處的造型,因試駕的S P250、以及柴油入門S D180是部分地區星脈車系唯2沒有R-Dynamic外觀套件的車型,所以在前保杆下方的造型較唯樸實。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若是擁有R-Dynamic外觀套件的車型,在前保左右兩側、以及引擎蓋上皆有雙橫柵式銅黑雙色元素妝點。若蹲至前保杆下方細看,可發現星脈在底盤件部份多有越野保護套件,藉由底盤的平整化避免越野時相關地形碰觸到底盤重要的零組件。而平整化的底盤對噪音與空力表現亦有幫助,也是星脈在底盤設計的特色之一。蹲至前保杆下方細看,可發現星脈在底盤件部份多有越野保護套件,藉由底盤的平整化避免越野時相關地形碰觸到底盤重要的零組件。C柱部分星脈在A柱、D柱處也藉由黑色鋼琴烤漆塗裝,塑造攬勝系列慣有的懸浮式車頂效果。在小編的視覺感受上,星脈車側略帶點圓潤又飽滿厚實的力量,而車窗的面積感覺比過去的攬勝系列更小、車側鈑金面積則加大,這除了是因為車側高挑向後上揚的肩線所致,若隱藏式車門把手未彈出狀況下,整個車身側面的線條更為簡約。D柱處線條更為下降、向後收束的黑色鋼琴烤漆塗裝,更加深這樣的效果。但如果車主選配對比式黑色車頂後,在外觀則又會有一番不同的詮釋。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仔細觀察其實可發現攬勝品牌車型的車側平面通常都偏於與垂直,讓駕駛在越野與穿越森林時,能輕鬆掌握車寬間距。星脈在這部分除較高的車身腰線與肩線,也傳承了這項特色。C柱部分星脈在A柱、D柱處也藉由黑色鋼琴烤漆塗裝,塑造攬勝系列慣有的懸浮式車頂效果。星脈有些細節處值得細細品味,除前述所提的車側下方向後延伸至車尾的黑色飾條,車側肩線處,從前葉子板下方亦有細長的黑色與霧銀飾板點綴,這樣的車側飾板,雖然在攬勝極光上也有類似的筆觸,但極光的飾板是分離在肩線之上,相對而言星脈的佈局更為簡潔。胎圈組部份,星脈 S P250採用Goodyear的Eagle F1 AT SUV 4x4、尺寸前後皆為255/55/R19,是全地形胎款,鋁製輪轂則為銀色5幅式,但偌大的輪拱讓19寸鋁製輪轂組讓氣勢看起來仍稍嫌平淡了一些。胎圈組部份星脈 S P250採用Goodyear的Eagle F1 AT SUV 4x4、尺寸前後皆為255/55/R19,是全地形胎款,鋁製輪轂則為銀色5幅式。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另外,星脈值得一提的當屬隱藏式車門把,隱藏式車門把雖然曾在同集團的捷豹F-Type上見過,但F-Type的門把是斜斜向外彈出,而星脈則是平直的彈出。使用時可以按下遙控器上的解鎖鍵、或者按下把手上的按鈕彈開握把。駕駛座處若是用把手上的按鈕來彈開,僅能單獨彈出駕駛座的把手,但若是其他3個車門一按、則會是所有車門把手一次彈出,使用起來別有一番趣味。星脈值得一提的當屬隱藏式車門把,隱藏式車門把雖然曾在同集團的捷豹F-Type上見過,但F-Type的門把是斜斜向外彈出,而星脈則是平直的彈出。先前我們討論區曾有網友提出疑問,問到的若車輛沒電時,星脈該怎麼手動使用手把?事實上只要按壓把手前緣處即可手動拉開,然後在把手後緣的內側即有傳統鑰匙孔可供旋轉解鎖,也是相當具巧思的設計。先前我們討論區曾有網友提出疑問,問到的若車輛沒電時,星脈該怎麼手動使用手把?事實上只要按壓把手前緣處即可手動拉開,然後在把手後緣的內側即有傳統鑰匙孔可供旋轉解鎖。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車尾部份星脈的造型也沒有過於單調,同樣有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設計。除了車側圓潤的肩線環繞至車尾、讓後檔與鈑件區域一分為二外,偌大的攬勝字樣依舊按照傳統橫標在中央,字樣的襯底則採用黑色鋼琴烤漆飾板,飾板兩側則連接極富立體感的LED尾燈。小編仔細一看,才發現燈具內的紅色LED導光條,在內側竟以紅黑兩種元素多層次交疊,難怪從車外各種角度看都有種3D立體效果的深邃感。而星脈會擁有這樣的翹臀,自然跟越野時的穿越角也有關係,星脈 S P250的進入角為25.93度、穿越角21度、離去角27.3度。所以除了車頭處前懸(前保杆處至前輪拱距離)因應進入角較短外,車尾造型雖然因車身大小與後行李箱需求無法過度縮短,但星脈的設計師透過車尾向上上揚的設計,帶來更好的離去角,從細節處依舊能看出攬勝注重Off-Road能力的設計思維。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除了車側圓潤的肩線環繞至車尾、讓後檔與鈑件區域一分為二外,偌大的攬勝字樣依舊按照傳統橫標在中央。小編仔細一看,才發現尾燈組內的紅色LED導光條,在內側竟以紅黑兩種元素多層次交疊,難怪從車外各種角度看都有種3D立體效果的深邃感。在車尾下方的造型部份,車側延伸而來的黑色飾條與防刮飾板在此彙集,藉由向上收束的角度,創造類似豐滿翹臀的視覺感受。防刮飾板內還有黑、灰兩種飾材,分別以ㄇ字形與梯形突顯層次感,至於雙邊單出排氣尾管則是因為試駕的S P250入門車型,所以採取較為低調的隱藏式設計。在車尾下方的造型部份,車側延伸而來的黑色飾條與防刮飾板在此彙集,藉由向上收束的角度,創造類似豐滿翹臀的視覺感受。星脈在車內的奢華,亦是精彩的重頭戲所在,甫獲得美國媒體Ward's Auto的年度10大內飾肯定,而且即便是最入門的S P250,仍不減其濃烈的英式豪華與高科技氛圍。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首先坐進座艙,中控臺T字造型仍維持攬勝系列慣有的雙層式架構,中控臺下層與車門門板處更以菱格紋壓花軟塑料鋪陳,但在細部則延續外觀的極簡風格,大幅減少車內實體按鍵,主要手法為原廠在星脈率先採用全數字化坐艙概念,除了全車系標配12.3寸全數字化HD虛擬儀表盤,最吸睛莫過於中央分為上下雙屏幕的10寸Touch Pro Duo觸控顯示屏。中控臺T字造型仍維持攬勝系列慣有的雙層式架構,中控臺下層與車門門板處更以菱格紋壓花軟塑料鋪陳,但在細部則延續外觀的極簡風格,大幅減少車內實體按鍵。位於上方的顯示屏,主要可顯示全中文化3D導航圖資、音樂播放、藍牙、前後雷達、倒車攝影、四驅驅動動態、車輛設定等,呈現的信息相當豐富,而且因為採用鏡面電容式觸控屏幕,再加上品牌直覺式的InControl Touch界面,所有功能列皆會陳列於屏幕下放,觀看導航、檢視最上層的主選單,亦可以用雙指縮放,使用上就猶如操作平板電腦,熟悉後就能操作自如。有趣的是,這具屏幕在發動引擎或開啟電門前,會和中控臺融為一體,發動後屏幕的角度則會微微向上立起,是相當獨特的設計巧思。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位於上方的顯示屏,主要可顯示全中文化3D導航圖資、音樂播放、藍牙、前後雷達、倒車攝影、四驅驅動動態、車輛設定等,呈現的信息相當豐富,使用上就猶如操作平板電腦,熟悉後就能操作自如。在發動引擎或開啟電門前,屏幕會和中控臺融為一體,發動後屏幕的角度則會微微向上立起,是相當獨特的設計巧思。至於中控臺下方處的屏幕,原廠則是主要定位為操作區域,可操作包含空調、電話與音樂/收音機播放、車輛行車模式、以及下方屏幕/空調細部設定等4種快捷功能。屏幕下緣處有1顆小巧的圓形旋鈕控制(可調整音響音量大小/音響電源開關) ,兩側還有2個大環形實體旋鈕,可依各種功能切換、發揮不同的效果。最下方則是MAX A/C、後窗除霧、循跡防滑、HDC陡坡緩降控制等4項功能的電容式按鍵。中控臺下方處的屏幕,可操作包含空調、電話與音樂/收音機播放、車輛行車模式、以及下方屏幕/空調細部設定等4種快捷功能。屏幕下緣處有1顆小巧的圓形旋鈕控制(可調整音響音量大小/音響電源開關),兩側還有2個大環形實體旋鈕,最下方則有陡坡緩降等4項功能的電容式按鍵。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而2大環形實體旋鈕的功能講白話一點,就是切換到空調時,2個實體旋鈕就可分別控制左右的溫度、或者是風量;而切換到車輛行車模式時,左側的旋鈕則可旋轉切換行車模式、右側則保留為風量控制。車輛行車模式中主要有提供賽道、ECO省油、舒適、草地/礫石/雪地、泥濘地/車轍地、沙地共6種模式可供切換,切換時屏幕內的星脈擬真動畫圖案還會有所變化,顯示效果相當細緻。只是環形旋鈕的阻尼段位稍嫌不夠緊緻,動態駕馭下小編在切換行車模式時,容易將旋鈕轉過頭,可能就常常轉到不適合路況的行車模式,是較為可惜的一點。車輛行車模式中主要有提供賽道、ECO省油、舒適、草地/礫石/雪地、泥濘地/車轍地、沙地共6種模式可供切換,切換時屏幕內的星脈擬真動畫圖案還會有所變化,顯示效果相當細緻。只是環形旋鈕的阻尼段位稍嫌不夠緊緻,動態駕馭下小編在切換行車模式時,容易將旋鈕轉過頭。除了近乎全觸控的操作方式須多加熟悉外,另外一點就是這兩具觸控屏幕,在大太陽下行車仍會有造成反光的效果,而且因為幾乎是鏡面觸控操作,自然免不了變為指紋收集器,使用過後需多加擦拭避免過多指紋殘留。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這兩具10寸Touch Pro Duo觸控屏幕,在大太陽下行車仍會有造成反光的效果,而且因為幾乎是鏡面觸控操作,自然免不了變為指紋收集器,使用過後需多加擦拭避免過多指紋殘留。而連接下方屏幕的中央鞍座區域,同樣也採相同的鋼琴烤漆鏡面設計,搭配升降式排檔旋鈕、左側的鏡面隱藏式置杯架,車輛未發動前視覺效果顯得一氣呵成,若要打開隱藏式置杯架只需按下霧銀飾板處的標誌。後方的前座中央扶手則區分為兩側,讓前座左右乘員可各自將扶手滑移置舒適的位置。連接下方屏幕的中央鞍座區域,同樣也採相同的鋼琴烤漆鏡面設計,搭配升降式排擋旋鈕、左側的鏡面隱藏式置杯架,車輛未發動前視覺效果顯得一氣呵成,若要打開隱藏式置杯架只需按下霧銀飾板處的標誌。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後方的前座中央扶手則區分為兩側,讓前座左右乘員可各自將扶手滑移置舒適的位置。手套箱內更有HDMI MHL、2組USB、Micro-SIM插孔以及組12V電源。回到駕駛界面而言,星脈依舊是有攬勝品牌慣用的指揮家式駕駛座設定,坐在駕駛座讓小編有種居高臨下的感受,車前的引擎蓋等位置皆能在視覺上掌握。方向盤星脈承襲攬勝的4幅式造型,但在盤幅左右兩側的操控按鍵,星脈也改採黑色類鏡面設計,功能也會隨使用狀態產生變化,例如當需要接聽電話時、接聽鍵就會亮起,只不過這些並非觸控式按鈕,使用上仍需用手指按壓。值得注意的是,星脈車系的語音聲控系統僅有英文,是較為可惜之處。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在方向盤盤幅左右兩側的操控按鍵,星脈也改採黑色類鏡面設計,功能也會隨使用狀態產生變化,例如當需要接聽電話時、接聽鍵就會亮起,只不過這些並非觸控式按鈕,使用上仍需用手指按壓。雖然部分地區星脈全車系皆並未部署彩色抬頭顯示器,但12.3寸全數字化HD虛擬儀表盤也是星脈的特色之一。這具屏幕可分別切換為雙環儀表、單環儀表、全屏幕地圖、多媒體模式、駕駛輔助檢視等多種模式,雖然小編一看到時不免覺得色彩過於繽紛,但熟悉操作後讀取信息時相當便利與清晰。音響系統部份,S P250標配Meridian 380瓦的11支揚聲器音響系統,不過小編實際主觀聆聽下並沒有太令人驚豔的感受。12.3寸全數字化HD虛擬儀表盤也是星脈的特色之一。這具屏幕可分別切換為雙環儀表、單環儀表、全屏幕地圖、多媒體模式、駕駛輔助檢視等多種模式。星脈 S P250標配英國Meridian 380瓦的11支揚聲器音響系統,但小編實際主觀聆聽下並沒有太令人驚豔的感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乘坐感受方面,星脈 S P250在前座採用10向電動調整,所以前排乘員皆能找到相當合適的坐姿,椅面上多層次交縱的縫線別具質感,座椅的泡棉與剪裁也為舒適取向,但支撐性表現不俗。至於後座部份,星脈也有豪華與科技兼容的感受,除相當基本的後座空調出風口、2組ISO-FIX等機能,最特別的是星脈全車系後排皆可透過椅墊左右兩側的按鈕電動調整傾角,後排乘員也能找到舒適的坐姿。後座空間以小編178公分的身高乘坐,膝部空間仍有2個拳頭以上的餘裕、頭部空間約為4指,惟後座中央底板隆起較高,中間乘坐者雙腳仍需向左右置放。星脈行李箱容積傾倒前為673公升、傾倒後則為1,731公升,以同級距算是相當寬裕,而且星脈後排的4/2/4分離坐椅還可快速透過拉柄放倒,使用上相當便利。另外,尾門也全車系標配電動開啟、關閉機能。星脈 S P250在前座採用10向電動調整,所以前排乘員皆能找到相當合適的坐姿,椅面上多層次交縱的縫線別具質感,座椅的泡棉與剪裁也為舒適取向,但支撐性不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後座部份,178公分的乘員乘坐,膝部空間仍有2個拳頭以上的餘裕、頭部空間約為4指。而除相當基本的後座空調出風口等機能,最特別的是星脈全車系後排皆可透過椅墊左右兩側的按鈕電動調整傾角,後排乘員也能找到舒適的坐姿。星脈行李箱容積傾倒前為673公升、傾倒後則為1,731公升,以同級距算是相當寬裕,而且星脈後排的4/2/4分離坐椅還可快速透過拉柄放倒,使用上相當便利。另外,尾門也全車系標配電動開啟、關閉機能。星脈隔音效果令人驚豔,動態行車寧靜舒適。雖然星脈貴為攬勝系列的英國紳士,以攬勝品牌過去的形象而言或許Off-Road才是精華所在。不過近幾年攬勝旗下許多車型也對On-Road有所著墨,尤其在用上與捷豹F-Pace等車型相同的iQ全鋁合金底盤後,小編不免俗的想了解星脈在On-Road部份的能耐!一上路後星脈最讓小編驚豔的是隔音表現,不管是車窗處的隔音、風切聲抑制、底盤與輪胎路躁、防火牆引擎聲浪的阻絕,若非刻意大腳油門,星脈都讓車室內有相當寧靜的感受。這樣優異的表現過去很難在SUV產品上見到、甚至也很少有中大型SUV產品能有如此體驗,這也讓小編時常忘記車速已提高不少,需眼睛向下一撇時速表、才下意識收斂起油門的踩踏。而除了會有這樣的成果除原廠在車身整體隔音方面下苦功外,小編前述所提的底盤平整化也是一大因素。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一上路後星脈最讓小編驚豔的是隔音表現,不管是車窗處的隔音、風切聲抑制、底盤與輪胎路躁、防火牆引擎聲浪的阻絕,若非刻意大腳油門,星脈都讓車室內有相當寧靜的感受。當然,即便試駕的是汽油入門動力車型S P250,就賬面上的動力數據也遠遠能滿足許多日常需求。星脈 S P250搭載的是捷豹攬勝集團新一代2.0升Ingenium 2.0升渦輪增壓4缸汽油引擎,搭配8速ZF手自一體變速箱下,最大馬力為250匹/5,500轉、最大扭力為37.2公斤米/1,200~4,500轉,並具有智能型IDD四驅傳動系統。底盤結構則為前全鋁合金雙A臂、後懸掛為全鋁合金一體式多連桿,但S P250並沒有高階車型的EAS電子氣壓式懸掛系統。星脈 S P250搭載的是捷豹攬勝集團新一代2.0升Ingenium 2.0升渦輪增壓4缸汽油引擎,搭配8速ZF手自一體變速箱下,最大馬力為250匹/5,500轉、最大扭力為37.2公斤米/1,200~4,500轉,並具有智能型IDD四驅傳動系統,但S P250並沒有高階車型的EAS電子氣壓式懸掛系統。而除了初步的隔音感受,小編也想試探這具動力搭配變速箱與懸掛的全貌,因此將試駕場景轉至山路。小編首先用ECO省油模式駕馭,雖必然會預期動力會有所限制,但提起車速依舊線性,在此模式下跟著前車順順開也不會覺得動力捉襟見肘,方向盤的輔助力道則有些輕手。小編緊接著將模式切換到舒適,發現方向盤輔助力道仍稍嫌多了一些,加速上也不會像ECO模式僅是線性,多帶一點點衝勁,讓駕駛者踩下油門時更能獲得預期的車速。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將試駕場景轉至山路。小編首先用ECO省油模式駕馭,跟著前車順順開也不會覺得動力捉襟見肘,方向盤的輔助力道則有些輕手;著將模式切換到舒適,發現方向盤輔助力道仍稍嫌多了一些,加速上也不會像ECO模式僅是線性,多帶一點點衝勁,讓駕駛者踩下油門時更能獲得預期的車速。賽道模式轉向恰到好處,降檔反應仍得靠撥片輔助。On-Road部份最運動的模式則是賽道,選擇這個模式下並不會關閉ESP循跡防滑,主要變動在於變速箱的反應與方向盤回饋手感。切換到賽道模式後,小編先選擇山路的平緩爬坡道處加大油門幅度,可發現提速相當迅速,這具8速的手自一體可嗅出原廠調校仍是以經濟取向為主,因此在平路、緩升坡直線加速的升擋節奏快速有餘。但遇到陡升坡時,降檔反應若需要更有衝勁、有時仍得運用方向盤換擋撥片調整,即使事先將懸鈕排檔切換至S檔,小編髮現S檔自動調整檔位時,仍無法滿足駕駛太過熱血的想像。不過賽道模式下的方向盤輔助力道恰到好處,轉向操駕起來相當得心應手,指向精準度也超乎原先小編對星脈的預期,比起德系豪華品牌對手並不會遜色。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換到賽道模式後,可發現提速相當迅速,這具8速的手自一體可嗅出原廠調校仍是以經濟取向為主,因此在平路直線加速的升擋節奏快速有餘,但降檔反應若需要更有衝勁、有時仍得運用方向盤換擋撥片調整。而賽道模式下的方向盤輔助力道恰到好處,轉向操駕起來相當得心應手。底盤表現部份,星脈的車重即使仍達1,804公斤、動態表現自然無法以靈巧來形容。但星脈的全鋁合金車體剛性在動態上相當堅韌,而且車重控制在2噸以內、搭配新一代底盤懸掛調校,山區行車路面的起伏並沒有對車內乘員造成不適,車內的晃盪感明顯比小編預期的出色很多,避震器阻尼也能將多數的碎震消弭。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提高一點速度過彎時,仍能感受到側傾加大,車身側傾與平衡回覆控制仍在可接受範圍。不過較明顯的一點,則是足下的Goodyear Eagle F1 AT SUV 4x4胎面橫向抓地力不足、時常接近發出抗議聲的臨界點,星脈的底盤儘管仍有餘裕應對,但這時適時的收油,讓星脈以英國紳士的節奏漫步,才是真正享受星脈的方式。星脈的全鋁合金車體剛性在動態上相當堅韌,而且車重控制在2噸以內、搭配新一代底盤懸掛調校,山區行車路面的起伏並沒有對車內乘員造成不適。提高一點速度過彎時,仍能感受到側傾加大,星脈的底盤事實上可感受到仍有餘裕應對,但Goodyear Eagle F1 AT SUV 4x4胎的胎面橫向抓地力不足,這時適時的收油,讓星脈以英國紳士的節奏漫步,才是真正享受星脈的方式。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而就我們過去的體驗而言,傳統的攬勝品牌車型一向相當沉穩,但轉向靈活度方面,為因應進行Off-Road時所需不過於躁進的轉向特性,會感覺方向盤轉向齒比設定較一般運動休旅來得疏,同時,方向盤徑設定也較大些,往往適合越野設定,但在道路反而靈活度又稍嫌不足,但是隨著電子輔助方向盤、速度感應可變齒比等技術的進步,明顯讓星脈等新一代運動休旅找到更平衡的轉向調性。另一方面,為確保車體能在對應Off-Road路況時避免車身變形,因此攬勝過去的車體都強調高剛性,而過去複合材料與鋁合金的運用技術尚未如現在純熟,車身重量無法大幅降低,也需要靠柴油引擎或大動力汽油引擎驅動,車重往往會過重。而近幾年攬勝品牌在鋼鋁複合材質的運用技術越來越純熟,除了車身大幅輕量化外,操控調性改為也注重On-Road設定。但以攬勝極光而言,認為又太過極端,懸掛設定偏硬朗且車尾較容易躁進不安、靈活有餘但穩定不足。星脈卻替攬勝找回平衡點,除了車身的輕量化以外,車體的沉穩度與轉向靈活度兼得,可說是攬勝品牌近期底盤表現最為平衡的作品。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星脈除了車身的輕量化以外,車體的沉穩度與轉向靈活度兼得,我們認為可說是攬勝品牌近期底盤表現最為平衡的作品。由於受限場地與時間因素,關於攬勝品牌招牌的Off-Road表現,僅能淺嘗即止,簡單切換草地/礫石/雪地、泥濘地/車轍地、沙地 3種模式,在草地與沙地略為感受星脈的中央差速器鎖定功能,以及Terrain Response全地形反應系統切換時的差異性,體驗仍不算完整,若後續攬勝品牌有在部分地區舉辦星脈等車型的體驗,相信會更能發揮星脈隱藏的越野功力。而從具備差速器鎖定功能這點,也可看出攬勝在車輛的越野能力仍有所堅持,星脈也遵循這樣的設計初衷,讓星脈不只有豪華內外觀的面子、更有越野能力做底子,這是攬勝品牌車型相當獨特的特色,亦能滿足中高階豪華產品小夥伴多樣化的需求。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受限場地與時間因素,關於攬勝品牌招牌的Off-Road表現,僅能簡單切換3種模式淺嘗即止,體驗不算完整。試駕行程的最後,則轉往道路試探星脈的高速表現,除了隔音表現依舊獲得同行的攝影同仁讚揚外,小編再度將模式切回ECO省油、或者是舒適模式,平穩、線性的加速表現,發現這兩種模式在道路上更適合星脈。另外,標配的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以及BSM盲點偵測系統,在下班尖峰時刻車多的道路上,亦提供相當良好的輔助。但星脈若能將頂規HSE車型的LKA車道維持輔助、ACC主動車距控制系統、Park Assist自動停車輔助系統下放,小編認為會更臻完美。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星脈全車系標配的BSM盲點偵測系統,在下班尖峰時刻車多的道路上,提供良好的輔助。另外也是全車系標配的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在駕駛發生偏離出車道的情況時,會透過方向盤震動與儀表版圖示警示駕駛。但星脈若能將頂規HSE車型的LKA車道維持輔助、ACC主動車距控制系統、Park Assist自動停車輔助系統下放,小編認為會更臻完美。當一回英國紳士,12種車型中入門S P250其實就足夠!總結而言,小編認為此次試駕的攬勝星脈 S P250,唯獨先進駕駛輔助無法在HSE等級以外的車型選配或標配,是星脈在市場上無法全面狙擊競爭對手的可惜之處。但即使是最入門,卻也依舊把許多星脈車系的精華,尤其是外觀絕美的身型,內飾科技化卻不失典雅簡約的鋪陳,全數在入門車型上就得以見到,難怪獲得2018 WCOTY世界設計風雲車冠軍的肯定,動態方面星脈紳士般的優雅姿態,以及相當平衡的底盤表現,更是讓小編驚豔的特點。所以摒除駕駛輔助系統的缺憾,12個車型編成中,小編認為汽油入門攬勝星脈 S P250其實就是不錯的選擇,若有需要加強底盤動態,可將配胎進行升級、以提升On-Road抓地力。而如此當一回帥氣體面的英國紳士,著實是讓人難以忘懷的一次體驗!

試駕點評路虎攬勝星脈感受其駕乘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