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文化要有逐漸形成的過程|十一觀察

——談十一學校直升2015級的年級文化建設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狂歡節上劉偉老師的裝扮)

劉偉,一位畢業於北大中文系的青年教師,博士畢業後來到十一學校。他是一位頗有思想的老師,工作沒多少年就擔任了直升區2015級的年級主任。對於年級文化建設,劉老師有很多自己的看法。聽聽他是怎樣思考的。

年級環境建設:一種詩性的審美教育

年級環境建設,我覺得是整個年級的氛圍,它可能不是由一兩塊展板來呈現的,它可能是一個集體的。我覺得一個年級應該有自己相對明晰的一個標識性的展板,它可能是塑造這個年級身份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所以在走廊中廳我們年級有一個“夢想號列車”,那是一個大的年級展板,這個列車是在初一入學的時候,由幾個學生集體手繪的,這個車每一節車廂上都寫著學生的名字。我們年級當時280個學生的名字都在那列火車上,直到現在仍是這樣,作為年級主題展板懸掛在中心,因為那是整個年級的一個身份的象徵,是塑造年級身份的象徵。

所以我們現在每一次表彰會,基本上是延續著這樣的一個創意,看著夢想列車到了第幾站,比如說初一有春草綠,初二時則變化成另外一種顏色。在這個夢想列車上,有的學生可能從初一直到高三,它是一個連貫的故事,讓孩子們覺得我們實際上是用一個大的教育流程去呈現一個大的自我敘事,或者是一個年級的敘事,在講一個連貫的故事,同時它也是一個年級比較凝聚的主題。在十一這個整體上去找到自己,但是十一學校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因此每個人的名字都是呈現出來的。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年級的環境建設,每個階段整個環境的主題也會有所變化,我們這學期一開學開展“我們用美麗的句子歡迎你”,讓孩子們從假期狀態能夠馬上進入到新學期的校園學習狀態,讓他們順利地完成轉換。原來我們曾做過如何從假期狀態轉換到學習狀態的這種溫馨小提示,也做過白板,但今年就改成了“用美麗的句子歡迎你”,首先在視覺上有一種衝擊力,他們會發現走廊裡都是這些美麗的句子,而且這些句子的意思都有一定的彈性,並不是一望便知的,是很經琢磨的,有一種詩性,對孩子們也是一種審美的教育,他會琢磨這個句子本身。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在初二時,孩子們正在經歷比較強的一個語言敏感期,他們對語言極其敏感。我們年級有幾個學生常會在一起伴隨著身體的節奏一起喊“巴基斯坦”,我問他們在喊什麼,他們說我就是覺得喊著好玩,你會發現他們對音節本身很迷戀,他的能量要通過語言去表達出來。所以,我們也是通過這種“用美麗的句子歡迎你”,在孩子內心裡植入一些種子,讓他們發現和遇到一些美麗的句子,將來他們也可以自己去伸展一些美麗的句子。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我們在4月份的時候,做了一次春天詩會,又朗讀了學生的作品,也朗讀了老師的作品,同時把那些經典的作品,以及老師和學生的作品做成了一套書籤,在舉行春天詩會時,通過一種獎勵的方式發下去。這個故事就變成了一個流程,也很有意思。後來有的學生為了收集起這些書籤,還做了很多事情,他把這一套書籤都收齊,做了一個春天的詩會,這是一脈相承的事,我覺得讓初二的學生用語言去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感受,這也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些常規性的主題海報,每個月都有我們年級的主題海報,是根據初二學生的特點安排的一些主題。比如初二下學期,直升初二的學生們可能會有些壓力,少部分學生可能要被分流到常規區。我們覺得要讓孩子有目標感,比如我們海報就有“思齊”,見賢思齊的意思。這一個月裡每個學科教室裡都有“思齊”,以前我們還搞過“自律”,把沈從文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說的話,製成海報,每個教室同一個主題有時候可能會有一張或兩張,這一個月裡學生們就會感受到年級要傳遞的本月主題,按月更新主題海報,這對年級是很重要的,因為這讓整個年級的教育有了一種節奏感,通過主題更換的方式,讓孩子們注意到年級在這個月傳遞出的信息,同時也提示孩子們在這方面可以做出哪些改變,這是很重要的一種海報展示。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我們在學科上還有個平臺,叫“學科之星”。我們每個月,甚至每兩三週都會更新,每個學科都會有,也都在走廊裡。比如說英語、數學、語文,比如說他作業做得好,他書寫清晰,他閱讀筆記寫得好,全都是定性的,我們不會說這個人分數考多少,學科之星要定期更新,這是一個學科展示的平臺。

展示學生的“微光”與 “高光”

年級的海報展示,是比較注重定性的展示,而不是定量的展示。在直升初二的年級海報裡就很少看到諸如哪些孩子考第一了這類排名,或者表彰會以後他是幾科優勝,我們展示的展板上不是這樣的,基本上都是定性的一種展示。為什麼?因為只有定性的展示才是更具體的對孩子的引領,養成一種比較健康的互相參照的文化。如果你只是一個定量的展示,很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年級只重視那些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只重視考試成績,只重視學科優勝的,所以我們都是你在哪些方面表現好,我們就把你寫出來。比如,你樂於助人,有的同學一進入教室就把椅子都搬了下來,之前值日生為了值日把椅子都搬到桌子上了,有同學就主動天天早上來把它們搬下來。我們就要表揚他一下。有的同學在遊學中積極地幫別人拿行李,幫老師去做很多工作,我們也去表揚他。所以,在我們年級有一張海報叫微光,我以微光照亮他人,點亮社會。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微光海報定期地更換,我們是要不斷地推出。我以點滴微光溫暖他人,實際上都是很小的事,但是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東西去傳遞一種信息,讓他感覺到年級對這些身邊的小事是非常關注的,通過這個來引領他。

我們在初一的時候搞過“發現身邊優雅的身影”,後來我們就把它變成這個“微光”的主題展示,孩子們經常看,而且就在同一個固定的位置。我們把每期稱為“微光第*集”,學生們可以看到這次他是因為什麼事被關注,我們把這個事情說的很清楚。我們還把這些海報保存好,將來作為禮物送給學生。所以,這種海報展示是一個定性的展示,對孩子的引領是比較直接的,發揮了宣傳海報對孩子們的引領和教育。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學生的平臺除了“微光”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升旗儀式時有一個類似“微光”的“高光時刻”,有時候它和“微光”平臺也會融合在一起,用來表彰那些我們覺得特別好的同學,在升旗儀式上讓他們去演講或讓他去主持,這些都有遴選的過程。

做這樣的平臺讓做得好的學生去表現,對於學生來講,千萬不要衣錦夜行,我們說他哪裡好,一定讓他感覺到,讓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別藏著掖著,他表現得好千萬別讓別人不知道,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好。對自己也是激勵,對別的同學也是一個動力。你給他推上去了,他就會繼續在那個脈絡中往上走,所以我們要一點一點地去做,一個一個地去做。

所以,“微光”展示、“高光時刻”都是平臺。

分享的文化:“身邊有你”、 “快享”、“工作坊”

我們年級的茶歇室在初中樓頂層,在茶歇室裡能夠感受到我們年級的一種尊重、平等、感恩的文化,實際上也是十一學校一種文化。尊重,我們每一個老師的照片都在年級的茶歇室裡展示出來,不僅展示每一位老師的照片,還有每一位老師的教育理念,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還讓老師自己寫出來。每位老師進入茶歇室時,他能看到自己的照片,看到自己的理念就懸掛在那裡,大家彼此是一種互相的滋養,也是互相幫助。

我們有一個大的海報,叫“身邊有你”,是我們每個老師的名字前邊都有一個“@”的符號,因為十一學校是分佈式管理,有時候你是領導,有時候你又成為追隨者,大家的角色都在互相變著,肯定涉及到互相幫忙,怎麼辦呢?老師想感謝誰,就在“@”那個地方寫兩句話,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老師們去茶歇的時候看到別人@你,就感覺很溫暖。這本身就是對團隊合作的一種促進。

上學期我們年級會比較頻繁,每次年級會都有一個環節,就是感謝,每個老師都可以感謝一個老師,然後年級去買禮物,由你個人來表達感謝。因為你是因為公事麻煩這位老師的,不是私事,有這樣一個小禮物,促進了老師之間的溫情,大家相處比較舒服。大家平時都太忙了,通過這樣一種尊重的表達,也是一種感恩的文化,互相感謝的文化,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茶歇室同時也是一個老師們分享智慧的空間,在茶歇室可以看到數張我們“快享”的海報,也是每個老師作為一個智慧的發光體,快享15分鐘,即便只是15分鐘,我們也要做一張海報出來,上面有快享的這位老師的照片,還有分享的主題,比如藍老師分享“語文教學中的工具”,分享“教室設計的智慧”,黃老師分享“晚自習管理的工具”,或者“分享PBL項目老師可以做什麼”,都有自己的主題。每位老師都是一個年級的智慧貢獻者、學術貢獻者,同時這種快享又追求快捷和效率。老師們自願去分享,就是你對某個東西感興趣那你就去聽,不感興趣可以不去,它不是一個年級會,有時候可能只有5個人,沒關係,我們把這海報宣傳出來,5個人就是5顆種子,它就傳遞給別人,因為這5個人可能跟那個項目就有關係。有時我們可能會邀請一些人,你邀請來了也就傳遞過去了。分享完了,我們會把PPT放在年級的群裡,你過不來還可以看PPT,我們希望把它變成一個非常自然的生長型的一個活動。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每個老師進入那個茶歇室,你可以看到那麼多人去分享,本身也讓更多的老師,他願意成為智慧的貢獻者,我也可以做一張海報貼在那裡,本身對老師也是一個內動力的激發,同時它不是一種行政的力量去讓老師做一件事,它變成一種自發的一個分享的過程,所以就是說從老師的角度,我們智慧分享平臺,就是我們快享,我們造了一個英文的詞,因為我們這個快享的靈感就來源於,前一段時間經常在網上傳那種視頻叫快閃,在一個廣場上突然就弄一下,突然就散掉了,好像又一切變得跟往常一樣,就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嵌入一種熱點式的東西,你會發現它非常的日常,但是它又在日常中那麼醒目,但是它的醒目又不打亂日常的秩序,它用非常短的時間,一方面日常,一方面又在日常中醒目,醒目又不打破原有的日常秩序,他只用非常少的時間,15分鐘,但同時又完成了一個智慧分享的過程。

因為這個快閃叫flash,我們叫flash share,因為flash後面也是s,就是flash share,我們弄了這麼一個詞,也作為年級的一個小標識,同時把它打造成一個平臺,我們很多事都可以放在這個平臺上。“快享”,快速分享,同時也是享受,同時它也是一種文化。

我們的讀書內容也是放在“快享”的平臺上,我們教育管理上的一個平臺是快享平臺,教學研究上是“教學研究工作坊”的平臺。我們年級主要建好這兩個平臺,當然最需要的時候可能還有年級會。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我們在團隊建設上,曾經做過“青年教師工作坊”,年級有很多青年教師,通過工作坊的形式讓他們一起讀書,同時也和我們的“教學研究工作坊”有時候融合成一體,比如去年有過一次“今晚我們一起說課”的活動,說課連接了兩頭,一是備課,一是講課,我們從中點出發兩頭都拎起來了,而且青年教師們還屬於不同的學科。我們同時請了很多客座教師,大學有客座教授,我們就也搞客座教師制,把十一學校內部的專家請來,比如第一批請的都是我們學校的學科主任。其實,我們也希望學科主任能注意到我們的青年教師,看看我們青年教師幹得好不好,然後給指導一下,青年教師也有這個需要,在學科主任以及有經驗的老教師面前呈現自己的才華,所以我們實際上也是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一個教研平臺,對這些青年教師幫助特別大,也都給提出累一些中肯的意見。我們還請了學校很多不同年級的老師到我們年級來,大家互相說一些意見,對青年教師的成長很有幫助,同時也促進了各個學科之間的交流,這種工作坊其實也是一種學術的開頭。

教師分享與合作的“周訊”

我們年級還有一個“周訊”,每週的訊息比如學校一週的活動,此外還有老師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我會提前一週列出來幾條,然後各個分佈式項目會提前一週把自己的重點工作放到這個周訊裡,然後我再整合一下。其中,我們還會安排一個“每週教育甜點”,就像編輯一份報紙一樣,有時候讓老師來推薦,有時候我去摘編分享一些教育信息,內容主要是對老師們教育管理有幫助的,或對課堂管理有幫助的,想讓老師們看周訊的時候順便看一下。讓老師們不覺得“周訊”只是一個工作通知,而是一個智慧的非常軟性的東西。有了這樣的內容,就使得“周訊”成為一個讓人願意看的很有趣的教育資訊平臺。

我們將來會讓“周訊”更有設計感。這個“周訊”我們也做了快十期了,每週都有,週日晚上我會群發到老師們的工作郵箱裡。週一早晨我會再發到我們的年級群,我不想週末發到年級群,讓老師們好好過週末去,在群裡忘了看,老師們還可以到工作郵箱裡找到。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發“周訊”有一個好處,哪怕我不是參與某個項目的人,但我也知道這個項目本週他們主要去做哪些工作,能夠促進老師之間的合作,也便於工作協調。我們年級就有“周訊”這樣一個信息平臺,年級的合作信息是通過“周訊”去傳播出去的,成為了年級日常信息分享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點整合使得整體工作非常清晰,老師們也很清楚。

這樣我們就建立起了比較立體的信息分享平臺,“周訊”是年級教育信息分享的平臺,“快享”是教育智慧分享的平臺,而年級的教研平臺就是“工作坊”,學生的教育平臺一個是每月不同的主題性海報,另一個是“微光”海報去定性表揚,還有“學科之星”以及升旗儀式的“高光時刻”。我們年級主要就是這樣幾個信息溝通分享的管道,基本覆蓋了學生和老師,也基本覆蓋了教育和教學。其實,我覺得一個年級可能就這四個要素:教育教學,學生和老師,其它內容就都是一些細節性的內容了。

通過這些管道,年級教育教學,都有落實和呈現的平臺,同時信息也得以溝通。

PBL項目:學生之間的拉動作用很重要

我們年級的中廳也有白板,比如這學期的PBL項目主要是用來拉動學習的。我們直升初二今年有一個學校以前沒出現過的特殊性,就是從初二上學期結束就完成了分流,分流完以後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學習動力的問題,所以我們通過PBL項目來拉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實際上它是一個基於項目的學習,我們立意沒有那麼高,首先是想通過這個啟發學生們怎樣去跟別人合作,怎麼跟別人一起去做一個課題;第二是讓他們知道一些基本的課題研究方法,能形成一個有模有樣的論文。這個學會以後,再到高年級繼續做就會更有深度了。所以,我們各教研組發佈了不同數量的研究課題,學生可以選,學生也可以自己提出要研究什麼課題。

同時,把PBL也做成一個平臺,跨年級,比如我們把學校化學學科主任鄭弢老師請來指導我們學生做PBL項目,建立學生和學校不同老師之間的資源鏈接。比如有的學生就喜歡化學,通過PBL這個項目就能立刻讓他去見鄭弢老師了,鄭濤通過指導PBL也發現了這個孩子,將來這個孩子如果願意就可以去學化學競賽,老師和學生有一個互相發現的過程。他可能做一下發現不適合,那他就可以不做了。因此,PBL也是一個打通年級壁壘的一個項目,把學校的優秀資源整合到我們學生的身邊,而不只是年級的資源。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當然,也是分期去做的,我們這次小學段第一批有七個項目去做。他們來彙報後,我們會做成一個小冊子呈現給學生們看,同時我們會把最優秀的放在升旗儀式上去展示,或者全體年級會上讓他去彙報。期末時會評一些學術金獎、銀獎、銅獎,會評“學術十傑”,表彰十個團隊,學生看到我們這麼重視,他們會更有動力,讓整個年級有一種學術的氛圍。

學生之間的互相拉動是最重要的,但是你得讓他們之間通過一些事情或項目凝結在一起,就讓他們有項目去做,一起去商量、琢磨。當你看到他們有時候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看到他們有事幹,為一個學術主題去研究,就感覺挺高興的,也不用天天去費心抓那些常規了。我覺得當學生們有事幹,常規管理方面就基本沒什麼問題了,他天天都在忙活著呢。這樣常規管理上只是有個別幾個學生有點問題巡視下就可以了。

我覺得文化是很有意思的,讓學生在學術研究項目上去下工夫,形成一種年級的學術文化,每一位中國老師都這樣做,這些孩子就不會再那麼無所事事了。

“要善於利用教育的工具”

我們年級教室是較早配備手機袋的,供孩子們對自己的手機進行管理。有一次跟學校的林森老師一起去開會時,林森在分享時提到了國外的經驗,其中關於管理的內容就有關於手機管理袋,就是手機不用的時候放在那兒,因為你放在自己手邊,有時候自控力並沒有那麼強。我們當然經常講,在理論上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但實際上在人和機器之間,成人往往都很難完全具有自控力,而讓一個孩子具有這種自控力就更難累,所以必須找到各種各樣的工具去幫助他管理,並非不讓他用,但可以幫助他去管理,有這種手機袋,也有木頭的小架可以插上去,一個小盒上插二、三十個手機也沒有問題,所以這也是讓孩子去完成的一個自我管理。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要善於利用教育的工具,比如我們還通過白板去連接不同教學班之間的聯繫,比如小學段時,我看孫漢老師就提了一個關於物理的挑戰性題目,其他的如數學也會提一些挑戰題,年級的那些物理高手、數學高手或對這些感興趣的學生會去看一看,看完他們就站在白板前開始討論起來,而這個就是跨越了教學班的,實際上製造他們之間學術的相遇。

我們年級有一個微信公眾號“BNDS直升初二”(最新更名為“BNDS2015級直升高一”),最開始是作為家校聯繫的一個渠道,漸漸地我們的一些學生活動也逐漸交給學生去經營,學生活動也都放在裡面了,使它也成為了一個信息溝通的平臺。

年級內的公眾號在內容上會有些限定,其它如數學組也有自己的信息平臺,我們這學期開始想做一個“十一國學堂”,想做一點傳統文化的東西。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我們年級的文體活動比如“我是先鋒派”,給那些在某方面比較出色的學生,創造分享的平臺。前段時間,我們給學生辦了一個微型畫展,就在我們年級的中廳裡展示。“我是先鋒派”,你可以是繪畫的行動派,你也可以是學習的行動派,你還可以是演講的行動派,小學段期間把它作為常規性的活動,成為學生的講堂。

實際上有些活動我們往往是因人而設,我們始終要強調活動中要有“人”,跟年級學生管理學院達成了一個工作原則,策劃一個活動首先要說出這個活動裡哪幾個學生是最核心的受益者,雖然其他學生也受益,但是必須突出個體,否則只是為了做一個活動那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做活動就要在活動中凸顯具體的人,比如通過這個活動就想把這個孩子推上去,有時候我們也會聯動,為了去助推一些孩子而去做一個活動。

“我是先鋒派”,就成為了年級學生管理學院的一個學生活動平臺,有很多內容都放在這上面。我們的思路是在不同的系統裡,都各有相對穩定的平臺,而把富於變化的內容都放在“我是先鋒派”這樣的平臺上了,這樣學生和老師們就不會感覺很亂了。

年級文化特點:創新、尊重、團隊

關於年級文化,我覺得文化是生長出來的,文化不是說我們掛一個標語,或者說我們自己事先就確定了的。我在想這學期結束時我們應該一起去提煉一下,從初一到初二,馬上到初三了,一起工作和學習經歷了那麼多,有了那麼多共同的記憶,我們大家覺得這個年級最寶貴的文化是什麼,自下而上地去提煉,當然在這上面我們也可以把一些理想的東西放進去。

如果一定要試著概括下的話,我覺得第一個特點肯定是“創新”,創新是方法,最基本的原則主要還是從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的。其次我覺得就是“尊重”,互相之間協作的前提是互相尊重。此外,我覺得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團隊”。我當了年級主任以後,我才會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更深刻地感受到個人是非常脆弱的,比如會有老師們來跟我請假,比如家人生病了,有老人故去了,或者妻子要生孩子了,對於這些生老病死,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辦法超越這些。但是,你必須去關注老師們的這些日常困難。我說我們是一個團隊,就是說工作是高標準的,但與此同時是要把老師放在前面的。誰有事只要提前說,我們團隊馬上有人頂上去,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在做事,突然有什麼事情了,就抓緊協調一下有人頂上去就好,大家是一個團隊,有事就不要不好意思提出來。所以我們的老師只要說出來請假都沒問題,把工作安排好就行。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這樣就是說,我們不能把老師只看成是一個工作的機器。而不是像美國大企業家福特從前說過的那樣極端,“我需要的是一雙手,為什麼上帝給了我整個人”,他就是隻想讓人幹活,但是所有的人力都要完成他的再生產。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年級來說,從老師的角度去出發,我覺得年級文化中必然包含著尊重、協商、平等、創新,還有團隊,從年級文化的角度上我們還需要認真地進行梳理,我內心裡是非常希望一個年級的文化裡要有這樣的一些東西,也是內在形成的一些東西。

實際上一種文化從不自覺到自覺,對於我們年級這樣一個小團隊來說,還是要有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

學科教室:佈置的“常”與“變”

學科教室裡,我們比較重視把學生的作業和作品展現出來。

但是初中教室最大的問題就是很難養起來,因為中考高考全都用初中的教室,每年都要揭掉重來。

每年都要不斷重新佈置,你看我們分享過的外國學校的教室,它都是比較有歷史的教室,有連續性。而我們每年重新佈置就比較傷筋動骨。

但這也逼著我們思考學科教室佈置的“常”與“變”,就是常設物品和隨教學內容變化的動態陳設,形成一種交互。有一些常設的比如物理的實驗室,還有比如說文化性的東西,而動態的內容就是跟教學進度有關的,比如我們的名著閱讀,你講《駱駝祥子》、《家》,學生做的海報馬上就貼上去,馬上就把學生作品展示出來了。

當然,學科教室佈置上要說做得多麼高大上,我們年級還是挺欠缺的,因為空間的連續性沒有了以後,就影響了人們對它的投入。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但是,主題內容的佈置更加強調實用性了。真正的發揮教室空間的育人功能,就不是讓它看起來顯得很標籤化。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超越符號化,不能只是一個標籤。語文學科教室貼上孔子像,擺上古琴,這就是把語文變成商標式的了。其實學科教室應該呈現出學科自身的一些傳統,當然有的不完全是這樣,比如個別特色的教室可以叫國學教室之類的,但它不是語文教室。現代的語文是什麼?我覺得要追問,有時候不能總是考慮一些小問題,而考慮大問題才能決定學生到底學什麼的問題,具體的一堂課問題不大,但現在老師要考慮的是整個課程。

你的教室的佈置,能體現出你的教育理念或者學科的思想,實際上有點道成肉身的感覺,就是你的道變成你的教室的空間感,你要看到這個空間感背後的那個道是什麼,就是你的理念、你的理解是什麼,而不只是說弄一個觀光名片。當然,這還得慢慢來,一開始做成這樣也是很好的,但慢慢地就要做出學科教室的深度來,深度可能就在於和學生的故事越來越多,讓這些故事沉澱到這個空間裡,這樣段空間就變得超越了空間本身。如果這個空間裡沒有學生的故事,有些時候就很成問題了。

刘伟:文化要有逐渐形成的过程|十一观察

因此,在學科教室方面還是充滿了遺憾,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在慢慢調整,不斷去摸索,以前也沒做過這個工作,這兩年有時不斷地去體會,有很多地方讓你覺得其實可以做得更好,但有時又不能著急,因為我覺得畢竟一個組織它不是沒有生命的撲克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各有優缺點。

後來我遇到一個概念,我覺得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一個概念,就是工作風格。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工作風格,管理者的管理恰恰建立在基於對每一種工作風格的瞭解,在關鍵點上對人進行提示,你知道他可能在這個方面可能有問題,但你就只有這些人,你不可能都替代成別的,不可能在理想的地方去重建一個烏托邦。

所以,有時候要去承認現實,我覺得從想法到實踐,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鍛鍊,就像我們學校經常說的:非常理想、特別現實。你怎樣在現實中把那些事情做成,然後怎樣去尊重不同的老師,我覺得有很長的路要走,我還是需要不斷地去學習。

(採訪整理/朱寅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