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吃了这种感冒药怎么聋了呢?”央视的儿童用药公益广告上线,怎么看?

生活对我说


看到这个广告的时候,心里真的很难受,明明只是一个感冒啊,给他们带来的却是一辈子的缺憾,对家长来说,更是无法释怀的痛楚。

在我国,药物致聋已经成为听力损失的首要原因,而其罪魁祸首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中又以庆大霉素、链霉素为主。该类药物致聋的原因有很多,结果多是损伤了内耳毛细胞的结构。

人在3-12岁的时候,机体发育迅速,对药物特别敏感,这个时候用药尤其需要注意患儿听力的变化。而且用药的时候,尽量不要联合用药,尤其是耳毒性的药物。如果实在需要联合用药,应以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为原则,适量、短时间地使用,以防毒性作用的累积。另外,能口服药物治疗就不要静脉点滴或者肌注。而且,药物的耳毒性具有遗传性,如果母系亲属有因为耳毒性药物出现听力下降者,则需要严格避开该类药物。

要减少药物致聋的发现,需要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不能因为价廉、高效,就忽略它的耳毒性。在使用具有耳毒性药物的时候,一定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听力变化,一旦发现听力有下降的迹象,要马上停药,同时给予改善耳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好,那么只能是尽早给患儿佩戴助听器,否则听力的长期损伤会给患儿带来心理的不良影响及言语的输出障碍。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说实在的,每次我看到这个广告,心里都捏一把汗,想起我小时候去看医生。

村子里的赤脚医生,一个老爷爷,中西医都会,他的小诊所里有很多大罐子,里边装着各种大药片,白色的,红色都,黄色的,大大小小都有。

每次他看病,都是把把脉,然后他从罐子里取药片,包成小纸包,回家吃。小时候觉得这个医生可厉害了,大多数时候都能药到病除。现在想想我真是命大,那些药都是很古老的,安乃近什么的,有很多副作用。



不安全用药,农村真的是重灾区。最厉害的医院是县医院,编制有限,医生大多是托关系花钱进的医院,设备落后,医生的知识更新换代也慢。有亲戚在老家医院,孩子打个喷嚏,就开始喝板蓝根护彤之类的药,美其名曰喝个小药儿。孩子发烧还停留在酒精擦浴的水平。

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药物也都会更新换代,医生从医生的角度用药,孩子是N个病人之一,即使发生了不良反应,也只是增加一个病历。

但对家长而言,孩子可是全部的百分之百。医学是专业的学科,家长肯定比不上医生,但对孩子的用心程度上,家长肯定完胜。

家长要学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最起码能了解常见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的护理,也能通过自己有限的了解,选择更符合自己育儿理念的值得信任的医生。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学一点医学知识,通过关注专业人士的微博公众号,很多医学大V会发一些科普文章,特别是针对孩子常见的感冒发烧腹泻等的护理。儿科医生,职业药师,科普达人,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


静座听语


我的女儿出生在香港,前18个月都待在香港,然后回老家南京待了12个月,最近又回到香港.期间在香港,南京都生过病,感过冒发过烧,看过医生,其他的国家地区我不清楚不好比较,仅以南京香港两地做下比较.

女儿1岁的时候在香港感冒发烧,去香港的仁安医院看病,医生量了下体温38度,看了下身上没起疹子,问了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没有,然后就让我们回去观察,如果体温超过39度再来看,如果没有超过,用冷毛巾帮孩子敷敷,凉水抹下身子,帮孩子物理降下温,等孩子体温自然恢复.然后孩子体温一直没超过39度,两天后体温正常了.

女儿1岁半快要离开香港的时候有点感冒流鼻涕,稍微有一点点咳嗽,去香港家楼下诊所看医生,医生开了瓶收鼻水,又开了瓶止咳的药,千叮咛万嘱咐,除非咳嗽的很厉害才要喝止咳药,不然只要喝收鼻水就行了.回去后给孩子喝了收鼻水,不流鼻涕她鼻子就通气了,最起码晚上能睡个好觉,没几天感冒好了,止咳药到现在还没打开过.

女儿2岁多点的时候在南京,应该也是感冒发烧了,有点小低烧38度多一点,流鼻涕.带她去南京的医院,医生看了一眼就断定是病毒性感冒,开了5盒药,有退烧的,有止咳的,有治感冒的;有一颗一颗的也有冲剂的;回去吃了药,前两天孩子症状不见好转,拖着鼻涕晚上鼻子不通睡不好,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精神也不好,吵吵闹闹了快一星期,孩子病才好.

我不好评价什么,因为我是搞金融的不是搞医疗的.但是我只是客观的陈述一个事实,我们国内对于孩子生病时候的用药,药量大药种多还有抗生素成分;香港对于孩子生病更多的是物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即使药物治疗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使用抗生素.都说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抗生素使用最泛滥的地方,恐怕这是事实.

曾经有三鹿毒奶粉,而今又有长生假疫苗,这都是给孩子,给所谓祖国的花朵用的.可是花朵需要的是天然的安全的养料,而不是有害有毒的农药啊.


徐喆nicholas


看完这个广告,我哭了,因为我的姐姐2岁的时候,就因为用药不当,导致耳聋。现在听力属于极重度,很多频率的声音都已经听不到了,比如说鸟叫声,汽车的喇叭声等。现在佩戴超大功率的助听器,也仅是勉强能凑合着用。更多的时候,我姐姐都是需要看别人口型,才能知道别人的意思。

我姐姐已经33岁了,小的时候,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生水平也有限,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感冒,使用了过量的庆大霉素,导致了耳聋。

30年后的今天,竟然每年依然有3万的儿童,因为用药不当,导致耳聋。痛心疾首……这可是3万个家庭…9万个被伤害的人呐…

孩子还小,那么的无助,早早的就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声音,却又要坚强的面对失聪的残酷现实。

作为家长,自己还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流泪,不断鼓励孩子要勇敢面对!

作为制药商,药店,咱能不能别那么利欲熏心,有一说一行不行,别胡乱卖药行不行!

正如公益广告所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不管怎么愤慨,我们的选择权总是那么小,听医生的,信制药厂的,但我想说:孩子是我们自己的,既然已经生在当下,那……多学习育儿知识,防范于未然,做个明明白白的家长吧!

专注宝宝生活,分享育儿经验,每天3篇小文,为您奉上,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调侃宝宝


【泪崩因不当用药致聋女孩的无声诉说】作为一位妈妈,看完这档央视公益片,真的看哭了。视频中5岁的浠诺,因为用药不当致聋,无声的手语演绎,看哭了千万妈妈。

原来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宝宝,但因两岁时发烧用药不当后造成了耳聋。视频中浠诺无声的哭泣,敲中的不止是电视机面前千万妈妈的泪点,更是重重地敲响了人们反思的心门。

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现有3500多种药品制剂,其中儿童专用药仅仅只有60多种,还不足1.7%。

然而,事实上,该儿童用药公益广告中的“浠诺”故事,远远不是个案。

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计:在我国,每年约有30000儿童因为用药不当永远陷入无声世界。而更令人痛心的是,造成肝脏肾功能、神经系统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

儿童药物需要比成人药物更为苛刻,更为受千万家庭关注。众多新闻报导,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调整用药剂量、联合用药、甚至擅自停药,更有甚者,会将药物溶于牛奶、糖水、饮料和粥里给孩子喝或食用,还有根据自己或亲友的无科学依据的“经验”来给孩子用药!

多吃药,病就越好的快的认知父母数量不在少数,还有的父母片面依赖广告,给孩子盲目服用非处方药等等,这些错误的用药无不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

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宝宝一旦生病,牵一动全家,担心宝宝健康,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专家特别指出:处于0~3岁的宝宝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功能、内分泌系统都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完善,宝宝身体对药物极为敏感,不适于内服药物。

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调查显示,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高达4倍,在每年死于不良用药中,儿童死亡占了整整1/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以下药物切忌擅自给宝宝服用)

  • 多粘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觉神经,引起耳聋;

  • 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会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 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在此再次提醒:孩子生病了,不要轻易给宝宝服用抗生素,如果用药,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医嘱。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家庭。


育儿经验大全


“ 妈妈,我吃了这种感冒药怎么听不见了呢?”



作为一名医生,看到这个广告真的感觉到痛心和惋惜。

为什么会吃完药引起耳聋呢?这主要原因和不合理及滥用抗生素引起的,因为有很多药物对儿童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比如氨基糖苷类药物,明确的有导致儿童耳聋和神经损害的副作用。再比如说“安乃近”、“尼美舒利”等药物,它的副作用非常的多,已经被禁止临床使用,但是在小诊所或农村仍然在使用!



这里就是涉及合理用药的问题了,目前国内虽然很多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相对比之前严格了,但是许多农村和私人诊所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很多地方还是采用配药,用纸包装好小包的,分次服用,但是你并不知道里面开的是什么药,也许药物起效很快,但是可能有很多激素、年龄或疾病禁忌的药物。

其实国家对于正规医院的合理性用药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甚至很多医院都设置有临床药师临床医生用药和及时纠正用药方面的误区。所以对于正规医院来说,这方面相对来说还是要好很多。



合理用药,并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希望生病后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治疗,不要图便宜或者方便,真的出现并发症了可能就一切都晚了。


胃肠健康科普ZZPO


权威媒体为大众做科普,值得点赞转发。我国地大物博,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许多偏远地区缺医少药,医疗水平落后。医学常识以及相关的用药知识的及时更新很有必要。对于安全用药,我国政府其实做了大量的工作。2016年,我国与意大利、巴基斯坦、泰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促进儿童用药安全可及的决议草案获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也及时的对儿童基本用药进行了更新。总体来说,儿童用药必须遵循无害原则。当药物的副作用对机体的伤害已经大于他的治疗效果时,这样的药物是不推荐在儿童身上使用的。

比如曾经的退热神药“尼美舒利”,可以导致孩子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伤。相比安全有效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他的危害就要大的多。同样有退热作用的安乃近,可以引起孩子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情况,现在已经停产。而导致孩子出现听觉损伤的链霉素、庆大霉素以及出现四环素牙、影响骨骼生长的四环素已经被公众所熟知。新近国家还公布了一些中成药注射剂不建议儿童使用,如柴胡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参麦注射剂。是因为这些药物的过敏风险已经高于他们的治疗效果。赖氨匹林(退热类药物)、匹多莫得(增强免疫力药物)、艾畅(感冒药)、吗丁啉(胃动力药)也被主流媒体点名不得应用于儿童。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有更多适合儿童使用,安全有效的药物出现。当然,对人体危害较大,副作用较多的药物就会被淘汰。儿童的合理用药,需要更多家长的关注。宝爸宝妈们需要知道:能一种药物解决问题,不联合用药。可以不通过药物解决,尽量不服药。希望宝宝们健康成长,少生病,不吃药,个个聪明伶俐。


儿科恩铭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一天,也纠结了一天,到底怎么样才能解释清楚这件事,到底我该站在什么角度去衡量这件事呢?

感冒药也好、退烧药也罢。都可能给服用的人带来危害,我说的是服用的人,不单单只儿童。那么我们岂能因为它有副作用就不用了吗,回答肯定不是,所以这里面有个问题,感冒退烧药该用还得用,但是或者看说明书用,或者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第二就是哪些药可以安全使用,我想说这样的药没有,但凡是药三分毒,并且按照药理书所定义的是,药物副作用与生俱来。所以没有哪种药绝对安全。药物使用风险还和个人体质有一定关系,所以用药一定要有专人知道,严密观察。


第三个问题就是药物销售问题,国家对药物的生产销售都有严格的监管和检测,只不过我觉得有些药物夸大了功效,而不太正视它带来的危害,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它在药店和医院销售。只要国家批准的,就可以走向市场,如果按我所想,就应该把儿童用药都纳入处方用药,正规儿科医师可以开处方,并且指导家长正确用药。

我也是孩子的父母,我也是医生,道理我也懂,可是我还是会给孩子用那些可能造成危害的药,归根到底还是我觉得凭我的医学常识我会选择用药。所以奉劝各位,孩子有病尽量去正规医院去看病,去拿药,按照大夫指导去吃药。还有尽量给孩子用点小中药,效果不错,危害还少。



其实我纠结一天的问题是,自己给孩子买药吃危险,可是去医院花费很大,另外医院儿科医生紧张,孩子去了还容易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作为医生我左右为难不知道怎么去给出正确的做法了。


周麻20180131


自打有了孩子,真是提心吊胆,各种关于孩子安全问题的文章报道新闻广告都会细思极恐。

以前从未觉得用药还有安全和不安全之分,药不就是治病救人吗,医生开的就吃呗,甚至好多小病感冒咳嗽一类的,自己都能久病成医,不麻烦医生自己就能买回一些药来吃。但是从怀孕以后,开始看一些育儿的书籍,还有科学育儿的文章,在提到儿童用药的问题上,都有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观点。比如,儿童用药不是成人药减量就行,很多药品不适合儿童。还有很多打着儿童药旗号的复方感冒药,并不适合两岁以下儿童。

安全用药问题不仅需要公众认知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儿科医生的用药规范。在很多小城市县城农村,医生给儿童开药还是老经验老规矩,把药品减小剂量给孩子服用。

还有些家长信服一些所谓的神医,小诊所,给开的药都包在小纸包里,有的甚至都弄成药末,根本分辨不出是什么药,而且所谓的神医根本不告知家长是什么药。这样的药是治病还是害人呢?想想就可怕。

希望用药安全问题,尤其是儿童用药安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健康快乐!


咩小胖育儿


细思极恐! 孩子感冒有时候也买药给吃,只要是不太严重,似乎也没当回事儿。现在看来一身的冷汗。

看到央视的广告,觉得是巨大的振动,庆幸孩子还健康,庆幸没有出事儿,庆幸我们逃过一劫。



然后是后怕! 儿童用药是这么的少,而且医生的知识更新也慢,尤其是乡村诊所的医生,估计很多还在用一些副作用大的老药。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成本? 因为利润?还是观念上压根就不重视?




还是我们的健康医疗宣传滞后,不管怎样,现在必须要行动,这是关系到很多儿童的健康和未来,我们要上心,应该主动的去做。

从药厂源头做起,从医院和药店把关,从家长的知识上更新。不要不在意,一个以外就是孩子的一生。



为央视的点赞,为大声疾呼的人们和媒体点赞,也让妈妈们惊醒,让厂家主动改变。

保护儿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