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挖掘靈魂的人

2013年8月30日,謝默斯·希尼逝世


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 1939-2013 ),愛爾蘭詩人。生於愛爾蘭北部德里郡毛斯邦縣一個虔信天主教、世代務農的家庭。

希尼自小接受正規的英國教育,1961 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於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英文系。畢業後當過一年中學教師,同時大量閱讀愛爾蘭和英國的現代詩歌,從中尋找將英國文學傳統和德里郡鄉間生活經歷結合起來的途徑。

用筆挖掘靈魂的人

1966 年,以詩集《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一舉成名。他的詩歌把英國文學傳統和愛爾蘭民間鄉村生活結合起來,以一種帶有現代文明的眼光,冷靜地挖掘品味著愛爾蘭民族精神。

1995 年,由於他的詩"具有抒情詩般的美和倫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蹟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昇華",希尼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諾貝爾獎演講《歸功於詩》(Crediting Poetry,1996)也是一篇重要詩論。

他在12本詩集中,描摹愛爾蘭的鄉村生活,歌頌土地、自然、古老的道德,思考愛爾蘭複雜的歷史與政治衝突,並試圖在作品中,喚醒人們對寬容與和解的認知。和他的前輩、愛爾蘭詩人葉芝一樣,希尼的名字是和他的祖國愛爾蘭分不開的,而和葉芝一樣,他樸實而深厚的詩歌,能夠抵達不同國度、不同時代的廣大人群。

他還寫過一個劇本。希尼把古英語史詩《貝奧武夫》(Beowulf,2000)譯成現代英語,轟動一時。是公認的當今世界最好的英語詩人和天才的文學批評家。

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現代文學講師,親歷了北愛爾蘭天主教徒為爭取公民權舉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亂。2013年8月30日,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逝世,終年74歲。

用筆挖掘靈魂的人

▼▼▼▼

是薹鶯,

一種整晚喧鬧惹事的

大嗓門的小鳥。

不是你所期望的

來自音樂國度的夜鶯。

我卻連一隻也沒聽過——

即便那樣的貓頭鷹也沒聽過。

我的小夜曲向來是

傳自通風孔或夢境的

烏鴉的破嗓音,

蝙蝠的咻咻聲

或者迷失於無人之地

收谷機與化學藥品之間

流浪秧雞的

高射炮火。

所以把瓶子裝滿吧,愛人,

讓它們待在它們的籠子裡。

如果它們果真吵醒我們,

薹鶯還不是一樣。

——《小夜曲》

▼▼▼▼

我欽佩葉芝以自己的方式與世界較量,確定哪些是他願意談判哪些是他不願意談判的領域;欽佩他絕不接受別人的論說方式,而是提出自己的。我覺得,這種霸氣,這種明顯的傲慢,對藝術家而言是堪作榜樣的;對他來說,堅持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視域、自己的指涉範圍是應當的,甚至是必要的。這常常會顯得不負責任或裝模作樣,有時候顯得麻木不仁,但是從藝術家的角度看,這是一種正直行為,或一種保護正直的狡猾行為。

——謝默斯·希尼 《希尼三十年文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