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第五课——吃斋

吃斋主要重视心灵的虔诚与纯洁,形式往往是次要的。

一、准备:

首先,去道观或寺庙前的头一天要吃斋、沐浴。这里强调一点的就是,要尽量的戒五辛。可以准备香、花、果、水、灯等"五供养"所需的物品。

进入道观道观或寺庙时,不得高声喧哗,要从两边进入,不能从中间进入,更不能站在中间挡道。一般从左边进入比较好,左边进就迈左腿跨门槛,右边进则迈右腿跨门槛。

二、供品:

第一,供香:供香是通过香火传达信徒的心声,是对先贤神圣们表示敬意,进道观或寺庙进香是免不了的,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点好香后,若有火焰,不能用嘴吹灭,只能用手扇或轻摇。先给主殿上三支清香,殿外的土地公上一支清香,其余的都可以上在殿外的香炉之中,香炉旁边有焚化炉,可以烧黄纸等祭品,香上完可以放鞭炮了,注意安全!

第二,叩拜:进观后主殿供奉众位先贤神圣,叩拜时双手轻举供香,你可以虔诚的什么都不想,以空灵的心去拜.当然如果你有事求神,也可以默默许愿,把你的心愿通过心灵与神明沟通。

第三,供果:供水果的讲究并不是很复杂,但是供果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现在一般只要是时新水果,洗净擦干就好,一般以五个装成一盘,不能供半个。以圆形水果为宜,代表圆满。

需要注意的是,有以下几种水果不宜供奉:李子,因为太上老君俗姓李,避讳之意;石榴,因为石榴仔要经过便道才能生根发芽,有亵渎神灵之嫌;梨表示分离之意,一般不供;黑枣不能用来供神仙。

居士第五课——吃斋

吃素不同于吃斋

在佛教的观念里面,吃素跟不吃肉的概念也不一样:吃素指连蒜、韭菜之类的都不吃才叫不吃荤,不吃肉只是说不肉食,跟不吃荤不一样,但是我们通常把不吃荤就当成是不吃肉。既不吃荤又不吃肉,才是吃素。

汉地的佛教从梁武帝开始吃素,除了肉蛋外,葱、蒜、韭菜、洋葱这些具刺激性的蔬菜也属荤菜的范围,《楞严经》记载,佛家五荤为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

如果大家觉得麻烦难以记住,可以背背口诀:葱韭芥蒜烟酒肉蛋。

居士第五课——吃斋

为什么不吃这些荤菜?

佛法主张不食荤腥,不食肉是因为慈悲心,不忍伤害众生以充己口腹;不食葱蒜等是因为荤菜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食用后口气恶臭,会助长淫欲,会影响他人。此外,《愣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

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不吃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的需要,同时吃素也是放生,避免自己造作杀业。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则认为,食用众生之肉的人,虽然没有直接杀生,但是因为你的吃肉助长了他人的杀生,这其实是间接的杀生。印光法师在《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一文中说:“而诸恶业中,唯杀最重。普天之下,殆无不造杀业之人。即毕生不曾杀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以屠者猎者渔者,皆为供给食肉者之所需,而代为之杀。”

菩萨戒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菩萨戒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居士第五课——吃斋

吃素和吃斋有什么区别?

何谓吃斋呢?吃斋是指过午不食。

佛门把一天的时间分成六个部分。白天三时,黑天三时的所谓六时。也就是白天的旦时、午时和暮时,黑天的前夜、中夜和后夜。过午时,对于现代的时间来说差不多应该是下午两点钟了,也有的人认为中午的时间应该为十二点整,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吃斋就是在过了午时之后,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天亮之前不吃东西。天亮的定义是以不用照明的前提下,能看见掌纹为准。这期间可以喝水等流体(浆水),修行头陀行的大迦叶是连浆也不喝。我们现在的出家人往往做不到,就有开遮——允许吃药,所以寺院的晚饭叫药石。

晚上的药石,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人白天繁忙所至,晚上要不吃东西人就受不了。所以开遮吃药,意思是以吃药来治疗饥饿这个病疮。所以晚上斋堂里面就把白天吃剩的东西拿出来给需要吃药石的人吃,一般是不做新的饭菜。吃的人也是打起惭愧心,一声不响地偷偷吃点了事。

居士第五课——吃斋

居士第五课——吃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