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爱动漫的老史


古装剧中,英雄侠士到酒店酒足饭饱后,随便拿出几个碎银子往饭桌上一放,大手一挥,随着一声“不用找了”,人已扬长而去。

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除感慨英雄们的潇洒大方外,不免好奇古代流通中那些大小不一、长短不齐且形状不规则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呢?

现在就跟随经过多方查探的有书君,一起揭开碎银子的神秘面纱吧。

由于我国银矿数量少,白银不足以满足日常流通的需要。

所以,直到明朝中后期,因贸易顺差影响,美洲白银大量流入,白银才真正成为社会的主要流通货币。

但官方发行的白银货币“银锭”,基本都是“船形银锭”的大个造型,这种银锭最小额也有五两,想在日常小额交易中使用,就很不方便。

于是,就有了小一些的碎银子。

碎银子的形成主要有三种渠道

一是使用者自己用专门的工具(夹剪、锤子或凿子)把银锭砸开或剪碎;

二是由银匠弄碎,上面标注上重量;

三是铸造者在铸造时,备好大小不同的坑,将银汁灌在小坑中,铸出不同价值的碎银,而且分毫不差。

然而没有固定面值的银子,用起来很不方便。

在日常交易中,除有重量标注的银子外,怎么判断碎银子的重量呢?

明清年间,有经验的店铺伙计,天天收付各种大小的碎银,熟能生巧,大多练出了掂银子的手艺,将一块碎银子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就知道斤两。

普通百姓,身上常带着称碎银子专用的戥(deng)子(一种袖珍的小秤,测量精度为一厘。

五两以下的碎银都能精确称量,甚至药铺买药时,也通常用它来衡量药材重量),随时可以称碎银子的重量。

日常流通中,银价又是个什么水平呢?

明清大部分时候,金银比价是1:8、1:10,清朝后期达到1:15,而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则是,一两官铸纹银(假定这种白银的成色为九五零,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五的含银量)大致可兑换一贯钱。

不过,实际的古代社会中,一贯钱也是有大贯、小贯之分。

可能一贯钱只有一百文,也可能有六百文、七百文,名地习惯不同,情况也不一样。

而且铜钱跟铜钱的市面实际价值也不一样,一两铸造合格、制造精良的官银有可能兑换一千文、两千文或四千文铜钱。

因为铜钱有朝廷官铸,有私铸,一个朝代各个皇帝在位时,分别铸造的不同批次铜钱,质量品相千差万别,并不统一,所以一两银子能换多少铜钱也就没有标准答案。

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

元朝曾铸过一种5两一锭的大银子,称为“元宝”,也就是“元朝的宝货”,后来这个名称就沿用下来。

古人的衣服没有外兜,也为了安全,习惯把银子装进袋子里缠在腰上。

为了便于往腰间缠,元宝做到了两头翘起的形状。 过去说“腰缠万贯”就是这么来的。

一直到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放弃银本位制,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使命才得以停止。

至此,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整整存在了五百年。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明代的白银每锭的重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五十两一锭,有的是十两一锭或五两一锭。现在保存下来的,最重的重达五百两,最轻的只有几分。

按照明朝法令,锭上一般标有重量多少和工匠姓名。

但在实际的交易中,这些大家伙携带不方便,而且一般也不好交易,往往需要使用碎银。碎银有的是使用者自己把银锭剪碎,有专门的工具,交易的时候由店铺称重,有的是由银匠弄碎,上面有的会标注重量。碎银子一般是积攒了一定数量的碎银之后铸为银锭。银匠在代人铸银成锭之后,收取加工费,称之为火钱。

银匠店铺在把制作碎银子和重铸碎银子的过程中,都有很有猫腻,有的偷工减料,有的以次充好,甚至还有往里面加铅的。

我们看很多古装电视剧里,到酒店吃饭,动不动就拿出几个碎银子往饭桌一放,说不用找了,然后扬长而去,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店家会怀疑你拿的是不是真的银子。


历史有妖气


白银在明清年间,才真正成为法定货币,但官方发行的白银货币“银锭”,基本都是大个儿造型。明朝时的“船形银锭”,中期以后在市面上越用越多。但这种银锭最小额也有五两,碰上日常小额交易,就需要剪开使用,于是就有了“碎银子”。

当时剪碎银子的日常用具,叫做“夹剪”,这种铁制工具形状和剪刀相似,但没有剪刀的锋刃,常用来在交易时剪银子。放在《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里,也是“出镜率”极高。另外还有锤子和凿子,把整个的银锭砸成几块,成了我们熟悉的“碎银子”。

那怎么判断碎银子的重量?明清年间有经验的店铺伙计,通常都练出这手艺,一块碎银子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就知道斤两。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常带着称碎银专用的戥子,这是一种袖珍的小秤。测量精度为一厘,五两以下的碎银都能精确称量。甚至药铺买药时,也通常用它来称量药材重量。是为明清年间老百姓常用器具。

不过,放在明清年间,白银到底还是贵重物品,特别是到了清代中期时,白银价格更是飙升。清初一两白银最低时,可以兑换七八百文铜钱,而到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以《林则徐集》里的估算,已经暴涨到一两白银兑换一千七百文铜钱。所以用“碎银”时,也是越剪越细,甚至还出现了更小的“银角”,袖珍的一小块,也能换几十枚铜钱。所以当时日常的交易,基本还是用铜钱。能出得起碎银的,大多是有钱人。

但是到了明清老百姓完粮纳税时,自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起,老百姓交税主要是交白银。交上来的也多是散碎银两,但官府要把税银上交入库时,都要熔铸成标准的官银。从碎银到熔铸官银,自然要损耗白银。这部分损耗叫做“火耗”,自然也由老百姓买单。明清年间老百姓负担的“火耗”,有时能达到正税的数倍。

而在明清民间,也有这种专门兑换白银的店铺:倾银铺。比如把散碎的碎银兑换成大型的银锭,或者把大银锭敲成散碎银两,这家店铺都可以提供服务,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一类店铺,在冯梦龙的《三言》小说里“出镜”极多,可见明末时候,已经十分普及。

到了清朝中期时,票号经济出现,比如清代中期的日升昌票号,生意就遍布全国。大额的白银交易,原先是押送白银,这时就变成用日升昌的汇票。到了清朝道光八年,即公元1828年时,连苏州知府都惊呼:“向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处,每年来苏办货,约可到银数百万两……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贾,具系汇票往来,并无现钱运到”。也就是说,原先几百万两白银的大宗生意,这时都可以用银票解决。

古代经济的发展程度,仅从白银到银票的演变,用银的方便程度,就可看到其中脉络。


历史风云录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碎银”,碎银就是指散碎、分量大小不一的银子,和成绽的质量大小相同的银子完全不同。

古人在正常的商品交易中,大多是用铜钱,高消费、大面额交易才会用银子。但是大块的银绽待在身上又沉又不方便,如果再一不小心磕坏了边边角角,那好几天的生活费就泡汤了。这时候,碎银就诞生了!随身携带一些细小、轻便的碎银,岂不是很方便?那么,碎银是怎么来的呢?一种方法是将一块完整的银绽剪碎成一小块一小块地用,或者是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在敲掉一块边边角角。

如果是在一些小店铺、集市上买东西,一般都是用铜钱,用银子卖家也没法找钱,除非你不要找零~一般需要用银子的地方,都是比较高级的,比如茶馆、酒楼之类的。

那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碎银子是怎么用的呢?如何知道是重几两呢?

这种银子使用起来确实不方便,因为没有固定面值,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用专门的秤来称重,和药房里用来称药的秤差不多。由于在市面上流通的碎银成色不一,有好有坏,所以在兑换的时候要根据成色逐一换算。如果信不过,可以找公估局进行鉴定。所以A地的商人如果到B地进行交易,直接用A地的银子是不行的、不合法的,需要到商会兑换成B地通用的银子,或者将银子重新加工,铸造成B地当地的银子式样。


老照片


我们在电视剧之中常常看到闯荡江湖的大侠在饭馆吃饱喝足之后,将一锭子银元宝往桌子上一扔,大呼一声“店小二,不必找了!”这时候店小二定是喜滋滋来收银元宝,点头哈腰道“客官慢走。”饭馆之中的伙计们也算是看过世面,见过有头有脸的人物的,一元宝银子会让他如此巴结吗?


那是当然!像银锭这样的大银,过去普通人家几辈子都没见过是正常的。这些银锭子不在世面流通,属于官银,刚开始是由州道府从民间收集白银,统一熔化浇筑之后成为银锭,然后打上官方的印鉴,由地方交由朝廷交税、交付军饷之类。除了官银,也有做生意往来所浇筑成银铤、银元宝之类的,做朝廷生意的大商号才能收到官银,普通老百姓一般生活所用都是碎银两。


在中国古代,金银这等硬通货重金属是比较稀少的,一直到了明朝中后期和清朝,银子才成为流通的货币。我们现在在博物馆之中可以看到小船形状的元宝、块状的银锭以及条状的银铤,上面都会明确标识重量。


银锭通常分4种:第一种是大锭,就是“元宝”,重约50两,又叫“宝银”。宝银有多种形状,元朝以后基本定型,即我们印象中两头翘像小篮子一样的元宝形。铸成马蹄状的宝银叫“马蹄银”。敦煌公案里,斯坦因换王道士的经卷就是用的马蹄银。第二种是中锭,10两重,秤锤形居多,又称小元宝。第三种就是银锞子,一到五两不等,馒头形居多。第四种叫“福珠”,又叫“滴珠”或“粒银”,状似珠,重一两以下。梁山好汉常用“碎银子”买酒,“碎银子”即“福珠”。


如果有个有钱人家带着五十两的银元宝去吃饭,只需要一两银子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店家就会拿出一个剪刀,将元宝的边上剪下一个小条,如果剪得少了就再剪一次。那个时候几乎每一个老百姓随身都会带着一个叫做戥子的小称,可以准确称量。碎银子就是这样在民间交易之中慢慢剪出来的。


不过这样子也会出现问题,因为浇筑工艺不尽相同,银子的纯度和成色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到一个统一的地方去换算一下。这就出现了倾银铺。他们能将碎银子兑换成大银锭,也能将大银锭剪成碎银子。当然,浇筑的耗损还是有人们自己来承担的。


红楼梦之中就有好几次提到剪碎银子。当银子成为了货币之后,但凡是银子做的东西都可以用质量来换算价值。鲁智深曾经把李忠的银酒杯,银酒碗,银酒壶,都踏扁了装了一包带走,就是为了当银两花的。姑娘家陪嫁带来的银首饰之类的,在关键时候也能抵钱用。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古代剧或者武侠剧之中,才子佳人们进了一个馆子,左右环视一圈拿出一块银锭子,一脸傲慢的样子。老板一时间十分为难:“哎呀,鄙店找不开。”我想,可能编剧对“找不开”真的有什么误解吧。

小二,上酒!

以上。


木剑温不胜


银锭元宝



蓝天白云151173078


论银子只服了东东哥


正阳珠宝金牌商家



有没有人认识这个是哪个年代的钱


K米粉丝



这才是纯银


陈利强6


古代人一般用铜钱,如果消费很高的话,会使用银子,而一大块银锭带在身上肯定不方便,那么这个时候会怎么做呢?当然是带些碎银子,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了,碎银子怎么来的?下面列举几种碎银子的来源。

首先呢,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整块银锭剪碎了用。有很多人会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者在整块银子上掐掉这个小角。古人交易的话,如果是小的集市啊摊子啊基本都是用铜钱来交易,人家也没办法给你用银子,除非你非常豪的不要零头了,但是如果你是去了需要用到银子的地方,一般店家都有秤的,像这种地方都是档次比较高的,比如一些茶楼啊、酒楼啊、青楼啊什么的,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当然了,一般都是两啦。所以有多厉害你能感受到了吧。


第二个就是市场流通啦。这个不能从根本上解释碎银子的由来,但我觉得也是你手中持有碎银子的原因之一吧。打个比方,你是个商人,一些客户到你家来消费,没有小票子,只能给你碎银子。或者仆人给地主打工,薪水比较少,地主不可能给仆人一锭银子吧,所以碎银子也就出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