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认怂

工作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认怂

在《奇葩大会》收官的一期里,赵又廷的一番“认怂”宣言曾触动了不少人。作为导师的他,这一回自己也上了讲台,袒露了内心最真实的自己。虽然说他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又是《奇葩大会》的导师,他却觉得自己是个志向个性都很普通,是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家伙”。

工作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认怂

和高晓松、蔡康永、马东三位前辈坐在一起,资历比他们小一圈的赵又廷其实内心很忐忑。于是他也用自己的高情商开发出了一套“认怂”哲学——认怂,不是放弃也不是认输,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

好朋友知道,我的副业是写作。

前几个月顺的时候还拿过富书持续写作大本营的稿费之王。

随着朋友圈的公号大量转载,我也收到越来越多的鼓励:“继续写啊”“再多写几篇爆文”“看好你啊”。

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经历过许多熬夜写稿的夜晚之后,我的身体开始慢慢被掏空。

脸色蜡黄、食欲不振、内分泌失调、注意力不集中,仿佛一夜到了中年。

当前几天主编再次提醒我多上稿时,我第一次有了一种急流勇退的想法。

是的,天生要强的我,终于选择了“认怂”。给自己放个短假,清空一下思路,不再让自己陷入那种无端的焦虑之中。

工作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认怂

静下心来想想,其实,合适的认怂,或许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和大多数人一样,16岁的我梦想着征服全世界。可如今,26岁的我只想早点下班回家好好歇一歇。

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你怎么现在怂成这样了?”

可是,随着我们年岁日长,社会阅历越多,我们开始了解到自己也有力所不能及之处。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奔波在生存线上的普通人,需要竭尽全力保持着表面上的平静,需要不断地做让步来维护各自的体面。

是啊,人总是越长大就越怂,当年不可一世的年轻人,如今也在现实生活里怂的一批。

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至少你还能跟从你的内心去生活。

工作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认怂

人们常常对自己的一些毛病和缺点非常痛苦,比如社交恐惧、烟酒成瘾,他们觉得这是病得治,就想出各种方法改变自己。

可是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说:

别和自己较劲了,与其想着控制,不如和它认怂。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发觉自己管理不好团队,那就别死攥着权力不放手,该请职业经理人就花钱请。

认怂的另一面,往往是为了更好地认清和接受自己。

放弃控制,表面似乎看起来消极,但其实背后藏着的却是更积极的应对。

有时候越和自己死磕,结果可能越糟,与其控制,不如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最后再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人连认怂的勇气都没有,又何以见得最全面真实的自己?

工作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认怂

吴晓波在《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中写道:

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后来,当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便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等到见识了时过境迁,等到你经历了人生巨变,你终将明白有一种成熟叫认怂。

这种认怂让你放下不必要的偏执,让你消除内心无谓的冲动,直至找到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

而这个看似“认怂”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与个人自身命运和解的方式之一。

以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面曾有这样一段对话。

他在书中反复发问:失去双腿的那个人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

后来他终于想通了:因为就是你。

一次次选择在生和死之间徘徊,最终史铁生还是选择活了下来。

原来人生本没有什么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遇到了就是遇到了,他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没有放弃了生活。

他坚持写作,把自己对生活、对命运的所有思考,全部转化成了打动人心的文字。

就像史铁生自己说的: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命定的局限永远都在,但是不屈的挑战不可须臾或缺。

就像我今年已经26岁了,面对着诸多困难我会怂得一批。但对生活,我仍然无限热爱。

调整好状态的我,还是拿起笔写下了这些文字。

人生仅此一次,怂一回两回可以,但千万别怂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