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孔子更爱《易经》,用一个字破解了人生至大奥秘

对中国历史的研读让我们更清楚一点,中国人克服了很多威胁进化而来,中国文化兴起并不容易。

有人是宋朝文化的粉丝,认为中国文化在宋朝是一个巅峰时期;有人对宋朝不以为然,认为宋朝重文轻武导致最后的败亡。

他比孔子更爱《易经》,用一个字破解了人生至大奥秘

宋朝是商业文明辉煌时代,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宋朝的繁华。有一个人就曾走在大宋的长街上,思考着宇宙人生的真谛,还别说他发现了人生的要义。

读过《爱莲说》无法忘记作者周敦颐对莲花的厚爱,借物咏志表达了他的情怀。其实,周敦颐还有两文更强,一篇是《太极图说》概括易理,一篇《通书》讲了人与宇宙的道的统一,那就是一个“诚”字。

我们从他人生的履历中发现,周敦颐早年丧父,后来投奔他的舅父郑向,后来在月岩一个山洞中看书悟道,思想日益成熟。当他壮年从政教书传道,他精通孔子的儒学,同时对易学有自己深刻感悟,这很有得道高人风范。看他的《爱莲说》也确实不俗。

他比孔子更爱《易经》,用一个字破解了人生至大奥秘

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很明确地指出三点:一、太极动静阴阳互相转化是天地万物真理,并结合金木水火土五行、二气交感解读万物起源。二、更重要的是周敦颐认为人类合天地之德而悟道大成者是圣人,简单说能明白并协调宇宙法则运动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是吉祥的人生。三、违背天地大德很危险,而小人却经常违逆天地的易道善德,所以凶险。

对易经的热爱感悟上,周敦颐超过了很多前人,孔子读易经是在晚年,他很遗憾年轻时不通易经,忙着满世界乱跑。因为周敦颐结合人生来了悟天地道理,影响了后世很多大腕,比如程颢和程颐拜在周敦颐门下求学创造了洛学体系,后来的朱熹理学思想也上追到周敦颐那里。在繁华的大宋世界生活,周敦颐如扫描仪一样,察觉了社会不安定威胁因素,他敲响了警钟。

他比孔子更爱《易经》,用一个字破解了人生至大奥秘

在《通书》的开篇,周敦颐进一步讲述了他的发现:一、“诚”是圣人之本,天的运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从“诚”开始,阴阳是道,从万物起源开始都有“诚”为准则生发就是亨通祥和。我们现在看“诚”字,这就如同建造一座百层高楼每一根钢筋每一块砖都要讲诚信讲质量,否则可能倒塌。万物繁荣生长都是“诚”在里面运作。这个道理就如同高速公路的修建一样每一米都要有诚信运作,方能让人车安康;二、诚是人生百行之源泉,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最大根本,不论是经商、从政、学习等都有“诚”在背后驱动,吃穿住行每样都离不开诚字。如果下饭店吃饭都担心吃进地沟油,给孩子打个疫苗针都心寒,这就面临着人性的黑暗威胁。“诚”是本源,坚守也并不容易,动摇天地间的本源法则,没有诚信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不管抓了多少脏钱丢了诚字,恐怕丧失了元亨利贞,早晚要出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