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羽毛球坏习惯,你中了几个

业余爱好者通常缺乏规范的系统训练,虽然在打野球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进步,能够掌握一些技术要领,甚至有些动作很专业,但是依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些不良打球习惯。

日积月累,这些不良习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就会成为提升球技的绊脚石。那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常见的坏习惯。

原地不动

球打出后,习惯看着球漂向对方场地,等着球再次回到自己场地,人却呆着不动。

一般来说,球在打出去后,人就应该马上归位,归到场地中央附近的位置,而不是站在击球的位置不动。

用力方式错误

许多球友在预备接球的时分就现已绷紧全身肌肉,挥拍击球的全程都在用力,这种发力办法,一方面特别消耗体力,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肩部拉伤。

正确的用力方法是,接球前全身放松,触球的一瞬间,大臂带动小臂,最后是手指、手腕用力将球击出。

盘点那些羽毛球坏习惯,你中了几个

击球点低

有些新手在击球的时候,等着球落到拍子的位置再去击球,这样就回导致击球点较低,回球质量不高。

网前扑球失误

“网前扑球”是节奏快、水平高的竞赛中多见的进犯办法。因为网前扑球的反响时刻很短,许多球友来不及调整好手腕视点就用力全力扑球,致使球出界或挂网。

双打垂下握拍

双打时,网前封网的人可能有这个习惯:拍子是放下的而不是举起来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网前能击中球话,大多是由上而下的,所以,拍子一般都是由上而下的击球。

盘点那些羽毛球坏习惯,你中了几个

如果球拍由下而上来击球,势必耗费一点点时间,而这个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双打网前的人应该保持举拍姿势,而不是垂下拍子等球

双打不注意跑动

双打时候,如果伙伴在回球,另一方常常站在那里看着,这是有些人的习惯,事实上,空闲者应该跑动到合理的位置去。

盘点那些羽毛球坏习惯,你中了几个

注意力不集中

有些朋友在接球时,抬头忘我地盯着飞行的高球,脚下的移动却松懈了起来,结果球都飞到了脑后,自己仍没退到位。这个问题相当普遍,后果也非常严重,只顾着抬头看球,脚下的起动却慢了。就差这么零点几秒,后退的位置就不好了,也就容易陷入被动回球了。

而在打双打的时候,许多人在对手回球后自己又不用接球时,注意力开始分散,眼睛盯着自己的搭档。尤其是前后站位时,回头向后看搭档接球,这是双打中的大忌,很可能你头都还没扭回去,球就已经落地了。

忽视力量训练

许多朋友一开始的体能或许只能满足一周一场球,随着自己的坚持,可能每天打2小时都不是问题,但其实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许多人认为打球就能提高体能、提高力量,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实际上,这样频繁地打球,相当于对身体能力的透支,并不能总是起到提高能力的作用。

击球不侧身

击球不侧身有两类人:初学者和中级水平的球友。一般而言,对于后场击球,都是要侧身的。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个侧身的概念,而对于一些“懒”的球友来说,只是觉得依靠手臂的力量就能打好,就没必要侧身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养成了不侧身的习惯,久而久之,侧身击球的感觉就会减少,后场击球的威力也会大大减弱。

因为仅仅依靠手臂的力量打出的球,威胁有限。如果能加上身体旋转带动力量的传递,打出的球力量会更足。侧身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动作隐蔽性强,增加了对方预判的难度。

不重视步法训练

打羽毛球最郁闷的就是够不到球,如果步法到位的话很多时候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不能在舒服的位置接球,也无法打出足以控制对方的球。因此,脚下功夫一定要到家。

盘点那些羽毛球坏习惯,你中了几个

对方如果吊球,你应该采取垫步、交叉步迅速进行调整,最后跨出一大步去击球。很多球友跑步前进或后退去接球,是错误的。这样做,即使打到球回球质量也不高;另外,冲过去之后重心不稳,容易因“刹不住车”而受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