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調整後,有網友稱「到手工資反而少了」,真相是……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8月31日

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

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

第五次會議表決

正式獲得通過

個稅“起徵點”提至5000元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於是在朋友圈廣泛流傳著

一張降稅前後到手工資對比表

降稅後到手工資

反而比降稅前少了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網絡上流傳的對比表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張對比表的計算方法正確嗎?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01

對比表中有計算方式錯誤

根據流傳出來的對比表,可以看到,同樣是5000元工資:

降稅前,個人需繳納個稅45元,社保扣費按照最低工資1800元扣除,個人繳納社保330元,最終個人到手工資4625元;

降稅後,繳納個稅降為0元,然而社保必須按照實際工資繳納,個人需要繳費920元,這樣一來,到手工資僅剩4080元。僅從表上的數字來看,到手工資的確變少了。但事實上,這張對比表存在不少錯誤。

  • 個稅計算方式錯誤

根據降稅前(即“起徵點”為3500元)的個稅計算公式:個稅=(稅前工資-“起徵點”-“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稅率,我們可以計算得出,5000元工資繳納的個稅並非是45元,而是低於45元。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修訂前(左)和修訂後(右)個稅稅率表對比

而之所以會計算出個稅45元=(5000-3500)×3%,是因為表中沒有將“三險一金”進行稅前扣除,扣除之後個稅將低於45元。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02

此前未實額繳納社保到手工資會變少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一直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人來說,在稅前工資沒變的情況下,降稅後,到手工資其實是增加的,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獲益更大。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表示,月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稅負可降低50%以上。

而網上這張表,其實想反映的是社保轉由稅務部門徵收後,對沒有實額繳納社保的個人收入的影響。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而在現實情況中,一些企業不會按照你的月平均工資來繳納社保,而是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或者最低繳費基數來繳納。

也就是說,對於以前沒有按實際工資來繳納社保的人來說,隨著繳費基數的提高,繳納的社保費會變多,拿到手的工資自然會變少一些。

03

社保繳費基數提高

長遠來看益處大

雖然以前沒有按實際工資來繳納社保的人,到手工資會變少,但也不能說是吃虧的。因為不能只看眼前,不看長遠。社保繳費基數提高,社保待遇自然會水漲船高,長遠來看是划算的,這將大大增加你的社保權益。

以養老保險為例,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繳費基數提高,每月存入個人賬戶的錢會變多,這樣一來退休後的養老金就會變多。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是不是自己的實際工資。如果不是足額繳納,可以向社保機構投訴。

根據社保法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近期熱點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个税调整后,有网友称“到手工资反而少了”,真相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