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先做好相機里的那些基礎設置

作為一個戶外旅行愛好者來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行萬里路,重要的是親身體驗!但是,我相信如果一個驢友同時能夠在旅行中拍攝到精美的風光照片,那一定是他或她想得到旅行以外的附加價值。

但是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很多驢友覺得相機攝影,尤其是單反相機攝影需要掌握的知識太過繁雜。因此他們要麼選擇手機拍攝,要麼將單反相機當做傻瓜相機來使用。殊不知,現在的手機攝影也同樣需要掌握一些參數設置和拍攝技巧。另外,單反相機如果不能合理的正常使用,拍出的照片效果甚至更差!所以,我的觀點是:即便是再牴觸攝影知識的學習掌握,你也有必要從基礎開始逐漸學習攝影知識,甚至是後期技術的學習。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豐富和提高你的旅行體驗。最起碼,不至於因為攝影技術太差,影響了你對旅行的美好回憶。

接下來,我將從零基礎入手,先來帶大家認識和學習一下單反相機那些最基礎設置的相關係統知識,摘掉你頭上那頂“相機盲”的帽子。

這裡,我將以個人使用的Canon 5D MARK IV為例,具體探討。

一、拍攝模式(曝光模式)的設置

出發前,先做好相機裡的那些基礎設置

觀察整個相機,我們發現位於相機左肩部有如圖一的拍攝模式轉盤。可以通過按動位於模式轉盤中間的解鎖按鈕,從而旋轉模式轉盤,以選擇合適的拍攝模式。這裡,我們主要針對AV模式、TV模式、M手動模式、B門模式等主要拍攝模式的設置進行分析和講解。

AV模式:

AV模式也稱作光圈優先模式。無論是拍攝人物還是風光,AV模式可以說是用途最為廣泛的一種模式。在該模式下,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手動設置光圈值和ISO值,相機本身則會通過評測系統,根據我們設定的光圈值和ISO值自動匹配相應的快門速度。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控制曝光補償實現相對正確的曝光。那麼,究竟該如何正確控制曝光補償呢?我總結了一句順口溜:亮加暗減原則。

這首先要從相機原理說起。通常,相機是以十八度灰作為曝光基準。如果你拍攝的場景的實際亮度高於曝光基準,而此時你不做任何曝光補償的話,那麼相機就會默認拍攝的場景的亮度為曝光基準亮度,得到的照片就會偏暗。相反的,如果你拍攝的場景的實際亮度低於曝光基準,得到的照片就會偏亮。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亮加暗減原則了。對實際亮的場景,增加曝光補償,對實際暗的場景,減少曝光補償。以上只是普遍狀況下的方法總結,實際場景千變萬化,我們還要在拍攝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

TV模式:

TV模式也稱作快門優先模式。與光圈優先模式不同的是在該模式下,我們可以根據手動設置快門速度,具體的快門速度值要根據現實場景而定。我們之所以選擇TV模式往往是因為要抓拍一些高速運動的事物,比如:運動場上的運動員、公路上飛馳而過的汽車,有或者是草原上急速奔跑的羚羊、獵豹。而另一些時候,我們又會放慢快門速度拍攝一些具有運動感的畫面。比如:天空中流動的雲霞、潺潺的河流等等,賦予畫面運動感。TV模式的使用方法與AV模式相類似,這裡不再累述。

P模式:

P模式稱作程序曝光模式,也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自動擋。這個模式通常是攝影初學者比較常用的。因為在該模式下,相機本身會根據實際場景的光線的明暗等因素做出自動判斷並自動設置相關項的參數值。所以,用P模式拍攝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失誤。拍出來的照片會是中規中矩。其實,一名攝影師也會經常用到P模式進行拍攝的。比如當你面對一個轉瞬即逝的場景時,往往來不及進行手動設置參數,這時,本著拍得到的原則,我們就會選擇P模式,先將瞬間的魅力場景收入鏡中。從這一點來講,P模式也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完全屬於初學者的傻瓜模式。

M模式:

M模式也稱作手動模式。顧名思義,它與P模式完全不同,包括光圈、快門、ISO每一項都需要手動進行設置。相較而言,M模式的使用需要有一定的攝影經驗支撐。拍攝者需要根據實際的場景,藉助自身的拍攝經驗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M模式也經常用於人像攝影中,尤其是棚拍,以適應燈光、佈景等實際需要。

B門模式:

該模式主要用於曝光時間(快門速度)超過30秒的拍攝情形,適合於拍攝超慢門照片作品。但是究竟快門速度要慢到什麼程度,視具體的拍攝環境和拍攝需要而定。運用B門模式拍攝的最典型題材就是星軌作品。因為需要長時間的曝光,才能在畫面中形成星星的滑軌效果,因此數分鐘的快門速度是很常見的。與此同時,穩定的三腳架和快門控制器也是必不可少的拍攝輔助器材。

二、 色域空間設置

出發前,先做好相機裡的那些基礎設置

sRGB和adobeRGB

有關色域的理論基礎知識,大家可以參考相關書籍,不再累述。在這裡我們只針對參數設置進行講解。

Canon 5D MARK IV的menu中相機設置的第二面最後一項便是色域空間設置(如圖二)。打開該設置後有兩個選項:sRGB和adobeRGB。相機的初始默認為:sRGB選項。那麼對於拍攝者來說應該怎樣正確地選擇呢?

首先,作為初學者來說最簡單地解釋是:adobeRGB相較於sRGB能夠保留更多的色彩細節。換言之,adobeRGB比sRGB更具色彩還原性和保護色彩的細膩度。但是,sRGB在色彩記錄的速度上會更便捷。這一點類似於後續我們講到的存儲格式設置的相關選項。那麼,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拍攝的照片更多的是以JPEG格式存儲的,很少對照片進行後期處理,直出發朋友圈的,那麼sRGB色域空間設置完全能滿足需要。如果你是需要對照片進行後期處理,甚至是需要做後續打印處理,那就要求保留更多的色彩細節。這時,adobeRGB便是合適的選擇。

三、 白平衡設置

出發前,先做好相機裡的那些基礎設置

白平衡,顧名思義就是相機自身以白色來作為此時外界實際環境的色溫的評價標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白有多白,是偏暖的白色還是偏冷的白色。比如晴朗的中午,我們所處的整個環境都是偏暖色調的,隨著太陽位置的偏移,午後所處的環境就愈發地偏冷色調了。白平衡就是用來糾正照片中所產生的偏冷或者偏暖的方式。

在Canon 5D MARK IV的menu中白平衡的設置,從左到右分別是AWB(自動)、晴天、陰影、陰天、鎢絲燈、白色熒光燈、閃光燈、自定義、k值。通常意義來講,我們是要根據實際拍攝環境的需要來選擇正確的設置選項的。這裡,我推薦大家直接使用第一個設置選項-AWB(自動)。我的經驗是:基本上大部分拍攝環境下,AWB(自動)都可以得到比較準確的白平衡。

如果你希望拍出一些有自己風格的照片,對比實際環境想處理的更偏暖或偏冷一些,那麼這時候你可以使用k值來手動設置白平衡數值。這裡需要知道的是:k值越大,越偏暖,k值越小,越偏冷。

四、測光模式設置

測光模式的定義是相機根據拍攝場景的亮度進行運算的一種方式。通俗一點講就是相機本身會通過一套方法計算出適合此刻你拍攝場景的快門速度,這個方法就是測光模式。

舉個例子:你以AV模式進行拍攝,那麼根據前面所講解的相機會根據你所設置的光圈大小和ISO值,以及曝光補償,通過測光模式對現實的拍攝場景的亮度進行計算,從而得出一個拍攝此場景所需要的準確的快門速度。

Canon 5D MARK IV擁有4種測光模式,分別為:評價測光、點測光、局部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圖四以直觀的形象向我們展示了4種測光模式意義和區別。

解惑

出發前,先做好相機裡的那些基礎設置

1.評價測光

可以說評價測光是我們最常使用的,它普遍適合大部分場景,也是最基本的一種測光方式。通常,大多數數碼相機都會將評價測光模式設置為默認。

適合拍攝的場景:一般的風景照片等。

出發前,先做好相機裡的那些基礎設置

2. 點測光

這種測光模式僅對取景器畫面中央部位大約3.8%的區域進行測光。用於僅希望測算某一點的光量時。尤其是在逆光拍攝時,點測光模式能為提高被攝體的質感,增強視覺衝擊力提供必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持。點測光模式對局部景象的曝光量測量非常精確。

適合拍攝的場景:舞臺攝影,人物肖像,新聞特寫等。

出發前,先做好相機裡的那些基礎設置

3. 中央重點評價測光

這種測光模式測光偏重中央,努力做到中央物象更加突出。但與此同時其餘畫面給以平均測光。

4. 局部測光

很多時候會把局部測光和中央重點評價測光搞混淆,實際上他們是兩種不同的測光方式,中央平均測光是以中央區域為主其他區域為輔助的測光方式,而局部測光是隻對畫面中央的一塊區域進行測光,測光範圍小。

適合拍攝的場景:特定條件下需要準確的測光,測光範圍比點測光更大時。

出發前,先做好相機裡的那些基礎設置

這幅作品就是典型地運用局部測光模式拍攝的。實際場景是大型的鳳凰花燈浮架在湖面上,當時是夜晚時分,其實現場在花燈後部有很多樹木,空中也有枝葉和電線的干擾。為了使畫面儘量整潔,對著鳳凰花燈採用局部測光模式,使得花燈和周圍環境的亮度差達到最大化。這樣,在前期拍攝時就能儘量避免一些外部環境的干擾,加上後期的處理,使得整個畫面處於純黑的背景之下,從而突出展示了花燈及倒影相映成輝的美感。

五、 存儲模式設置

出發前,先做好相機裡的那些基礎設置

RAW/JPEG

如圖五所示,Canon 5D MARK IV的存儲模式菜單,第一排,是RAW格式,第二排是JPEG格式,我對相機的設置是RAW格式,未做JPEG格式設置。圖片大小30M,圖片尺寸6720*4480,目前內存卡的容量裡還能拍1218張。

在實際拍攝的時候到底應該如何設置存儲格式呢?那麼,我們就要了解兩種存儲格式的意義和區別,以便做出合理的選擇。

1. JPEG存儲格式是一種用於網絡傳播的有損格式,例如在網絡上、手機上觀看的格式,注意是一種壓縮有損格式。

2. RAW存儲格式是一種無損格式,記錄了拍攝時的所有信息,無論從色彩豐富程度還是畫面質量都遠遠優於JPEG格式。簡單講,如果你不太精通後期處理,只是在電腦、手機等電子終端上與朋友分享照片,那麼你可以選擇JPEG存儲格式,如果你對畫質色彩有一定要求,並且日後會對圖片進行後期處理,那麼RAW存儲格式則是你的不二之選。

希望通過這篇淺顯易懂的教程,能夠幫助你對目前單反相機的最基礎設置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學習。從而對今後更深入地學習攝影打下良好的興趣基礎。

網名:薛公博Seth

B.way濾鏡合作攝影師

圖遊九州合作攝影師供稿人

圖蟲網認證優秀寫作者

圖庫簽約攝影師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圖遊九州(微信號:tuyoujiuzh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