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聖唐玄宗有個癖好,長年熱衷於做此事,衆官員大呼:受不了

唐玄宗不但是個情種,而且是個強迫症患者,尤其喜歡改名字。

情聖唐玄宗有個癖好,長年熱衷於做此事,眾官員大呼:受不了

也許是因為他想長長久久地當皇帝,所以他改的名字大部分都和修仙問道有關。比如黃山原名黟(yī,意為黑色)山,因其山峰和岩石遙望青黑而得名。傳說黃帝就是在這裡成仙的,唐玄宗一聽,就想巴結一下已經成仙的老前輩,於是這座山就隨“黃帝”叫黃山了。

同樣因為嚮往修仙被改了名字的還有嶗山。天寶元年,被賜金放還的李白去嶗山尋了次仙。不管李白有沒有真的見到仙人,反正他寫了一首詩,說自己“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遠在千里之外的唐玄宗聽後便來了精神:既然山裡真的有神仙,這座山叫嶗山就不大合適了,以後就叫輔唐山吧!不過後世的皇帝看不慣,又改回了嶗山,唐玄宗算白折騰一把。

唐玄宗不僅喜歡給山改名字,就算是普通的植物,他看了一眼也要給它們改個名字。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南走秦嶺入川,他看見石楠樹冠齊整,想也沒想就把石楠的名字改成了端正木。

而牡丹花的改名就很富有愛情氣息了。唐玄宗與楊貴妃到了華清宮,唐玄宗折了一枝牡丹遞給楊貴妃道:“此花香豔,尤能醒酒。”從此牡丹花便被稱為醒酒花。唐玄宗給花改了個名字就哄得楊貴妃心花怒放,真是令人佩服。

情聖唐玄宗有個癖好,長年熱衷於做此事,眾官員大呼:受不了

唐玄宗還養了不少寵物,但在養之前也要改個好聽的名字。

他很喜歡鸚鵡,沒事兒就讓大臣給他講鸚鵡的故事。大臣投其所好,說鸚鵡學舌可助破案,曾經破過一起殺夫案子,於是唐玄宗把鸚鵡稱為“綠衣使者”。怪不得當時歌謠說鬥雞走馬勝讀書,看唐玄宗對這些鳥獸的喜愛就知道百姓大臣可都是有樣學樣。

他還喜歡給兒子和大臣改名字。唐玄宗剛剛登基,就把自己幾個兒子的名字改成水字旁。沒過多久,他又覺得自己改名影響大唐氣運,既然是帝王氣息,君子從玉,所以又把兒子的名字全部改成了跟玉有關的字。他自己動動嘴皮子的事,卻忙壞了造金冊玉牒的大臣。

也許是怕兒子抱怨,唐玄宗又將改名狂熱症轉移到了大臣們的身上。

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的名字太拗口,唐玄宗直接令他改名為晁衡;河西猛將李抱玉原名安重璋,被唐玄宗直接改成了李姓,不過被皇帝賜予國姓對大臣來說也算相當大的獎賞了;就連畫聖吳道子都被唐玄宗改成了吳道玄,也不知這兩個字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情聖唐玄宗有個癖好,長年熱衷於做此事,眾官員大呼:受不了

更離譜的是,唐玄宗連部分官署名也改了。

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破天荒地將自古以來掌管文秘機要、發佈政令的要害官署中書省更名為紫薇省。以花名做官署名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極為特殊。這與當年中書省官署多種植紫薇,以及唐玄宗篤信紫薇能壓邪扶正有關。於是,在紫薇省為官者也就自然被冠上“紫薇”的雅號,中書令謂之“紫薇令”,中書侍郎則稱“紫薇郎”。一個大男人的官名叫紫薇,可以想象每次被稱呼時這些大臣的臉色一定比紫薇花還要好看吧。

因為唐玄宗的生日在八月初五,所以端五就被任性地改成了端午,不知屈原若地下有知會是什麼表情?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夜 楹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