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請「說話」 社會各界幫 河南桐柏:貧困羣衆愛上「微心愿牆」

有事請“說話” 社會各界幫 河南桐柏:貧困群眾愛上“微心願牆”

“我叫吳家成,貧困戶,我希望‘愛心超市’能給我提供中藥材柴胡種子及種植技術,幫助我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

吳家成是地處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深山區的一個貧困農民。8月3日,由桐柏縣城關鎮援建的吳灣村“愛心超市”開業,參加開業儀式的他,根據自己獲得的積分,領到了一個燒水壺、一隻暖水瓶。

儘管解決了日用品燃眉之急,但吳家成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心願,那就是依靠種植中藥材甩掉“貧困戶”帽子,儘快戴上光榮脫貧的大紅花!正在著急之時,吳家成看到了“愛心超市”門口的“微心願牆”,於是要來紙和筆,迅速把自己的期盼寫在了“微心願牆”上。不久,就有鎮村幹部找到他,表示會盡快落實他的心願。

“微心願牆”是桐柏縣鄉村基層組織推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又一探索。近年來,桐柏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持之以恆地將脫貧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為了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他們跟企業合作,搭建了貧困群眾專屬就業平臺;為了讓貧困群眾發展產業,他們打造了精準扶貧種植基地;為了讓貧困生學有所成,他們實行了教育補貼全覆蓋;為了讓貧困群眾病有所醫,他們積極落實醫療第六次報銷政策......“所有這些,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群眾富起來,讓農村強起來,讓生活好起來!”桐柏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賈松嘯告訴記者。

隨著脫貧攻堅向縱深開展,桐柏縣基層黨組織“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持續創新思路、創新舉措,在“志智雙扶”上想辦法、出新招,不斷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建立“愛心超市”、設立“微心願牆”就是他們的“新招”之一。“微心願牆”在桐柏縣最早由城關鎮提出。走進桐柏縣吳灣村黨群服務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位於一樓“愛心超市”門口一側的“微心願牆”,牆上繪就一棵紅色“願望樹”,一張張記載著貧困群眾“微心願”的各色“心願卡片”是它的樹葉,不禁讓人聯想到紅色的樹幹象徵著各級黨組織,而粗壯繁茂的枝條和樹葉象徵著廣大人民群眾。

“‘愛心超市’裡有米麵油鹽、鍋碗瓢勺、筆本文具、日雜清潔用品,還有鎮機關黨員幹部、社會各界捐贈的愛心衣物等,群眾憑勤勞得積分,憑積分兌換生活用品。‘超市’裡沒有的,無論是有形實物或是無形的實用致富技術等,我們都會想方設法傾力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桐柏縣城關鎮黨委書記魯成豪告訴記者。

有事請“說話” 社會各界幫 河南桐柏:貧困群眾愛上“微心願牆”

在8月3日這天,吳灣村“愛心超市”共接待兌換物品的群眾21人,共兌換了1179分的生活用品。“雖然我因病致貧,但我人窮志不短,幹不動重體力活兒,我就經常幫助村裡清理生活垃圾,最近被評為‘環境衛生星’,得到了100個積分,還差119分我就能兌換一個電飯煲了,我還要繼續努力啊!”村民孫光全充滿憧憬地告訴記者。與此同時,有5名貧困戶表達了一些脫貧致富的願望,這些願望不能在“愛心超市”裡獲得,但他們通過“愛心超市”門口的“微心願牆”表達了自己的訴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我們不但要援建更多的‘愛心超市’,更要建起更多的‘微心願牆’,並加強對百姓‘微心願’的落實,讓貧困人群揚起美好生活的風帆!”魯成豪說。

“‘微心願牆’的建立,使‘愛心超市’更具‘人情味’,更有時效性,越來越多的群眾愛上了‘微心願牆’。”城關鎮鎮長楊相斌說。據悉,負責“愛心超市”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將收集到的“微心願”進行梳理,製作成“微心願”清單,通過城關扶貧聯誼群、微信公眾號、智慧黨建APP平臺等進行發佈,城關鎮黨委發動廣大黨員幹部、社會組織自願認領,通過“一對一”或“多對一”結對幫扶機制,更快捷有效地解決貧困人群的個性化需求。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服務群眾。不僅要讓貧困人群摘掉貧困帽子,還要讓他們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桐柏縣委書記莫中厚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