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北上廣深和國外打拼的年輕人父母怎麼辦?

曲奇店長


作為一個從小父母不在身邊長大的女孩子,自我感覺我是比較幸運的。

我是從3歲起,父母去外地打工,直到18歲。這期間他們會有陸陸續續回家來看望我,但是基本都沒有陪伴我度過我的這15年。

如果說對父母沒有怨言,沒有責備是不可能的。從小到大,不論是我在最失落的時候,還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陪在我身邊,陪我一起度過最重要的時光。

我的媽媽是一個,很勤勞,性格很直,有事愛發脾氣但很善良的女人。爸爸是一個從不吃喝嫖賭,典型耙耳朵,小事不會拿主意,但是遇到重要事還是有主見的好男人。

所以,我的家庭是很和睦,和諧的。其次,我從小在的大姨一家人都對我很好,不僅是對我的教育,而且對我的生活方面,都是給他們能力最好的,這是我最幸運於其他留守兒童的。客觀來說,我能有好的教育,好的生活環境,而且是當時家族裡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所以,很多人對我照顧,愛護。

其次,我的性格。我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性格,比較懂事,而且不會惹事生非,長輩都比較喜歡的一種。

所以,我的成長過程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但都比較順利。

小時候很頑皮,老是被大姨收拾,也會有被打的時候,這時候最傷心難過,但是父母都不在。長大一點,青春期比較內向,什麼都不跟大人說,藏在心裡,這時候哭的時候最多,也是最難過的時候,他們不在身邊。長大一點,讀高中了,自己慢慢懂事,明白了讀書其實是為自己的,自己努力的要命,他們還是不在身邊。

直到高三。

我媽媽回來陪我高考,我當然很高興,但是同時,跟她一點也不親近,就像是很陌生的人。矛盾也就慢慢的出來了,我覺得她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愛我,反而只是給我提供錢供我,從來沒真正關心過我,而她也感覺我跟她不親。於是很小的事情,都會被我們放大,比如,我覺得她做飯不好吃,就跟直接的說,他會不高興,她說我,還是為我付出的很多,我就會很難過,等等。但很奇怪,那段時間我的成績都很穩定,而且人也變得很開朗,不會像以前那麼消極。之後的高考,我很平靜的考完了,我覺得,這是我最重要的時刻最最平靜的一次,因為有我媽媽陪我,我很安心。

然後就是復讀了一年,之所以復讀,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說,管你的,不管你怎麼決定,這是你自己的事,然後我就想我的未來是自己的,。所以,我想再試一次,只是由於以前基礎不好,還是沒有達到好的預期。但是,這也正是我成長的一大步。我不再依賴別人,把希望寄於別人。

直到大學,到現在,跟小時一樣我還是會有很多個睡不著的夜晚,會想自己的未來和想他們。然後打給他們電話,心裡就會很安心。我以前不懂關心別人,處理與他人的關係,對自己和他們很多埋怨,對事情很悲觀,但現在,每次這些情況,我都會跟他們打電話,就隨便聊聊家常,說說身邊發生的事情,心情都會變得好一點。

以前都是責備,責怪他們,也埋怨自己,到現在我願意與他們多交流多溝通,也願意站在他們的位置想問題,試著理解他們,我們之間的關係從陌生,變得親密。當然,他們是愛我的,因為我瞭解這絕對一點,所有的誤會和遺憾我都能釋然。

這就是我的成長過程,我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是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幸福和睦,大家都應該互相理解,互相扶持,一起去解決生活中面對的困難。而不是都只想到自己,這是很自私的,多為對方設身處地著想,其實父母與子女都是對方需要精神支持的,這也是人需要的一種最基本的感情基礎,需要互相維持,然後強大。


莫失莫忘11673121


只能等自己條件變好時再去改善父母的生活條件吧。不然你哪裡都顧不上。可以試試在工作空閒時做點副業,天貓導購就很好,用手機操作的,一天有兩三百



用戶106350589164


窩在小縣城,靠自己進了一個聽起來不錯的單位,好吧,進去才知道百分八十為關係戶,我做工作最多,工資不漲,被爸爸嫌棄沒用,沒用,就是直接當著我的面對別人說笑話我工資低,還不如上初中的,我在計劃考編制,爸爸又跳出來嘲笑我,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如果可以選擇一次,我願意畢業不回縣城,當時畢業想離父母近,以後照顧他們方便,現在處境我該說些什麼。


YOURS承諾B值錢


北上廣打拼的朋友們,初期只能把父母留在家裡,等自己的條件好轉時,才能接過去一起住,不然經濟負擔過重,父母會一直為你擔憂煩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