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左右的人,你犯過哪些錯誤?

用戶8652921204138


即將邁入30歲,俗話說30而立,小小總結一下自己這幾年的錯誤。


1,關於買房。工作幾年攢了點小錢,加上父母的錢,當時在家買套房沒有問題,但是考慮到以後可能會在工作城市定居,想再攢攢。沒想到,攢錢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2,關於工作。一開始沒有仔細篩選自己所工作的公司。剛畢業出來面試工作,對工資看的比較重,選擇了一家小公司,兩三個人,工作時間也很自由,工資也還可以。後來發現自己半年以後依然一無所獲,還是消耗自己。而此時一起畢業的的同學,有的自己創業,有的繼續學習,差距就拉開了。直到現在看,當時浪費了太多時間。

3,關於創業。新媒體的浪潮打過來的時候,,沒有及時抓住,想法也不太成熟,錯過了紅利期,身邊很多朋友站在風口上,也賺了不少一筆。

就要30歲了,沒有創業,感覺自己一事無成。不過還好自己手頭攢了點小錢,兩年前買了房,心裡安定一些。

現在對買車與表比較感興趣,有句話叫,男人越大,玩具越貴。想在即將30歲的時候入手一輛車,然後買塊上點檔次的表,算是把成熟男人的標誌配齊了吧,也算是獎勵自己一下,激勵自己追求更好的生活吧。


【腕道,重新定義腕錶的時間價值】


腕道媒體小分隊


先說下我自己的故事吧。今年27歲,畢業四年。2014.7月我從一所非211、985的普通本科大學畢業了,然後找了一份工作,屬於旅遊行業,當時做得還不錯,半年時間就升職加薪,也讓我也有了去大城市闖蕩的勇氣。


2015年7月,我一個人從江西來到了北京,在北京工作了將近兩年(其實還差4個月),其實如果不是當時的未婚夫要工作調動,短期內我都沒有考慮放棄北漂,懷著對最後一份工作的不捨,我和未婚夫回到他家鄉的省會城市結婚了。


婚後在某央級媒體做了一段時間的記者,都是蘿蔔崗,沒有編制,要想有編制只能慢慢等,而且還必須做一段時間的免費勞動力。工作內容也是複製粘貼,然後再走馬觀花地跑跑這個會,那個會,回來隨便編個幾百字的新聞稿,這就是當時的工作內容。實在是索然無味,毫無價值,於是果斷辭掉了一份在外人看來比較光鮮的工作。


如今自由撰稿,寫書評、寫講書稿、做新媒體。短期內不太可能暴富,但收入也還算可以。讀書寫作本就是自己的愛好,也算是迴歸初心了,有了自己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努力和打磨自己的技能。總結下這幾年的感悟吧:


1.提前做好職業規劃

剛去北京的時候,我進了一家在業內發展前景和名氣都還不錯的公司。 按說應該是不錯的,但錯就錯在我當時面試的崗位是在線銷售,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在網上挖客戶,比如網站和微博,然後加微信聊天,向對方介紹旅遊產品,而我其實並不喜歡一直和陌生人聊天,也不擅長銷售,每天的工作強度也特別大,基本上從早上九點幹到晚上九點,下班了回去想看看書都已經沒有時間,9點下班,吃點東西,回到家洗完澡已經十點多十一點了。


更關鍵的是,業績上不去,壓力也很大,那段時間真的是很崩潰,每天不停地喝陌生人聊天打字,感覺兩隻手臂都是麻木的,而這種體力上的勞累和疲憊甚至讓我的思想都麻木了,我不知道北漂的希望在哪裡,後來實在是受不了,我終於提出了離職。 當時的主管也挽留了我,甚至表示可以為我轉崗,但因為實在不喜歡當時那個工作強度,而且因為已經有了選擇,找到了工作,所以就拒絕了。


所以,這份工作給我的教訓就是,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雖說剛畢業的第一年我工作做得還不錯,但那只是在小地方,很多都是雜活,看起來能幹很多事,但卻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事當你去了大公司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可以什麼都懂,但一定要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強項,大公司分工都很精細,所以,一定要讓自己在某一方面很強才可以。


因此,我認為最好在大學的時候就要明確自己今後的職業方向,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大學的機會多,時間多,試錯的成本也相對低一點。寒暑假都可以去找一些實習類的工作,看看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工作,自己目前的能力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還存在哪些差距,然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如果大學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意識,畢業之後就能少走不少彎路。想想我大學的時候過得渾渾噩噩的,浪費了大把時光,所以還在讀大學的一定要珍惜這四年。


此外,這份工作讓我意識到,工作其實就跟找對象一樣,一定要找自己喜歡的,遵從自己的內心,而不要過度關注它是否名氣大,名氣都是外在的東西,就像一個人的外貌一樣,但僅憑外貌而選擇一個並不那麼適合自己的對象,磨合起來會很痛苦,最後往往都不長久。


其實當時自己並不喜歡和人聊天互動,更多的還是因為覺得企業名氣不錯,前景好,但並沒有認真思考自己究竟是否喜歡和適合這份工作。


2.多讀書是不會錯的

後來,我換了一份工作,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寫作,寫旅遊相關的深度文章。可能我之前的積累太少,寫文章的時候總是覺得沒有思路,也沒有自己的觀點,所以當時我的領導經常給我的建議就是一定要多讀書,多思考。於是我開始大量閱讀,讀完了還要寫文章,寫書評,讀後感,慢慢地寫的文章越來越好了,但是我的文筆依然不算好,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畢業後的兩年讀書顯然太少了,和那些一年讀一兩百本書的大神比起來,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但那份工作讓我養成了讀書寫作的習慣,並在辭職後在四五線的小城市為自己開闢了一條新路。如今,我一直堅持讀書寫作,而且寫稿的收入和之前在大城市的工資相差無幾。很多說,讀書有什麼用?


我想說,讀書真的有用。四年前我絕對想不到單靠讀書寫作,就可以掙得不錯的收入,但今天我已經做到了。


與收入相比,讀書帶給我最大的意義是自由。因為我是遠嫁,從江西嫁到了寧夏,如果是一般的坐班的工作,回去一趟真的很難,但寫作完全可以讓我實現移動化辦公,所以,現在我有時間了就會坐飛機回去,工作什麼的也不會耽誤。我父母之前覺得女兒嫁的那麼遠,以後肯定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現在想法也已經改變了。


讀書讓我的人生有了堅定前行的方向,也讓我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對生活的掌控感也越來越強。


3. 真愛一定要堅持

我和老公去年結的婚,兩個人是大學的時候談的,在一起五年,他大我一屆,算是學長,畢業後中間異地了兩年,直到我去北京,半年後他也放棄了老家穩定的工作追隨我到了北京。原本我家裡是很反對我兩在一起的,但沒想到他能毅然捨棄穩定的事業單位追隨我到了北京,這件事讓我家人覺得他是真心愛我,也很有魄力。所以,訂婚成了順理成章地事。乃至後來我和他回老家省會城市結婚,家裡也沒有再反對。


我為了他遠離了家鄉親人,他也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如今我們結婚一年,感情很好,也一直在努力經營好我們的小家。他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生活也在慢慢變好,算是未來可期。真心相愛的人,就別放棄,努力在一起,一起解決現實的困境,讓家人相信你們一定會幸福!


我是笑薇,專注於分享讀書、寫作、職場等原創乾貨,以上是個人的一些心得,如果能幫助到你,請關注我哦!


笑薇讀書


28歲,畢業第六年。

1、剛畢業的時候最好去大公司,小公司不斷成長,還帶著你一起飛的概率極低。

2、上學的時候覺得學歷不重要,能力最重要。現在在參加自考,報的計算機專業,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在學習c++的課程。

3、我不喜歡學院派,但認可多讀書是很有必要的,對提升自信,提升社交能力,提升氣質都很有幫助

4、多接觸新鮮事物,多嘗試,不要害怕失敗。

5、儘可能的多陪陪家人,我們都快三十歲了,爸媽也快六十了。老丈人食管癌,還在接受放療和化療,留給我們陪他們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