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底部 短期难复苏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乔雪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26日在第八十八期 “经济每月谈”上对世界经济总体进行了自己的判断。她表示,世界经济三季度延续了一季度、二季度的走势,总体处于经济发展的底部,短期内难以出现经济复苏的奇迹。

陈文玲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双双进入底部,或者处于低迷的状态,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仍然弱化。据国际贸易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份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6年,全球的经济增速3.1%,比2015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预测2017年会是3.4%,比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全球的贸易2016年预测增速是2.3个百分点,比2015年下降0.3个百分点。根据WTO组织的报告,全世界世界贸易总额从1990年-2007年都快于GDP增速,差不多是全球GDP增长率的2倍。2007年之前都在7%之上,从2008年—2015年,在3%左右,今年2.3%,明年预计是1.7%。

二是世界发达经济体总体是走低的,或者说是走衰的。美国的GDP1996年对全世界的贡献是28.3%,2016年预计降到20.9%,2017年进一步会下降到40.4%,2018年会下降到15.7%。中国现在GDP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去年已经达到14%,今年预计也会在15%左右,可以看出中国对世界经济GDP的贡献,或者占世界GDP增量的比重,与美国是日益接近。根据IMF10月份的预测,美国经济的增速今年会降到1.6,从前年就开始说美国经济复苏,美国经济增长强劲,但是时强时弱,总体看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欧元区的经济复苏也比较艰难,2016年预计欧元区经济增速是1.7%,比2015年下降0.3个百分点,欧盟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和其他的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日本比预想的还差,因为日本的经济一直比较疲软,可以说已经进入了第三个衰退的十年,2016年的经济增速0.5%,2017年预计0.6%,从短期来看,日本很难走出疲弱增长的状态。英国脱欧之后,从2015年经济增速2.2%,到2016年IMF预测它的经济增速会下降0.4个百分点,到1.5%,2017年会进一步下降,到1.1%。

三是新兴经济体总体走高、走强,但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虽然新兴经济体总体走高走强,但是它占世界的比重还没有发达国家大,主要的贡献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2008年以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其中在2012年之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2年之后在30%左右,2015年是25%。2016年,新兴经济体整体的增速是4.2%,是近七八年以来首次最低的增速。可以看到,新兴经济体在增速下降的时候,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但总体的增速是历年来最低的,所以也是世界经济处于底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