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城市是经济发展、创新活动的主阵地。遂宁大英县不乏百亿级产业,但城市发展水平却多年来不能跃升至更高层级。“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英的进一步发展。”大英县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大英开始在城市创新中寻找答案,分别从城市结构、城市服务、产业布局、管理职能等十多项领域、百多项具体工作中,力求实施城市创新战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最终重塑城市形象。在这场“城市创新”的整体行动中,川报观察记者走访了大英县的一些部门,一窥大英重塑城市形象的“内功”究竟练得怎么样了。

关键词

01

城市创新 大英迈入环境治理新台阶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环境好、空气好,很适合饭后散步。”8月25日,大英县郪江生态湿地公园沐浴夕阳下,成群结队的老年人吃过晚饭早早地来到这里。

塑造城市环境 推动城市创新

从空中俯瞰,依傍郪江河而建的大英县郪江生态湿地公园,仿佛一条碧绿的走廊。这条郁郁葱葱的绿色走廊,以郪江左岸采和大道一号桥为起点,一路铺陈至蓬莱大桥,将一片沿江滩涂地“点睛”为湿地公园,人与自然、静与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大英县郪江生态湿地公园

除此之外,为改善郪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建立长效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由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展的大英县涪江流域郪江河道整治项目,总投资约9.6亿元,起点为青狮桥,终点为梁家坝大桥,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滨河景观绿化工程、防洪道路及管网工程和相关配套附属工程等,整治内容为新建防洪堤约12.3km及现状河道清淤。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郪江岸边景观

“项目建成后,不仅将优化郪江两岸的景观环境,也将为园区环境提升和招商引资提供软条件保障。”大英工业集中发展园区主任唐一鸿表示。

在狠抓城市环境塑造的同时,大英县用美好的城市环境引领市民良好行为、提高市民素质、振奋市民精神,潜移默化地推动城市创新。

城市创新 务必要抓好环境创新

蜿蜒的河流、幽静的小径、古朴的长廊、典雅的凉亭……在大英县小溪河流域,河边流域的美景,与周边的老城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人文画卷。

“现目前小溪河基地部分公共设施陈旧,公共活动设施较少,植被疏松,与周边商业活力程度不匹配。”据大英县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小溪河基地劣势,目前已设计景观改造方案,将通过让界、通廊、缓行、塑貌的策略,塑造小溪河流域新形象。

大英县作为旅游城市,环境优城也将注重凸显旅游城市文化符号,加快魁山公园、白鹤坡公园、体育公园、郪江湿地走廊、小溪河绿带景观提升,打造一批具有大英县人文历史特色的城市景观、城市标志、城市公园、城市绿化带。

科学管城治理 助力城市创新

城市品质就像一把标尺,衡量着一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建设的质量与效果……

“加强城市环境创新,实现科学管城、环境优城,必须要改革城市管理体制,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城市治理方式。”大英县执法局党组成员、县城市管理特勤大队大队长陈才双向记者说道。

城市要创新发展,就需要改变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头管理、多头执法、推诿扯皮、效能低下等,健全城市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实施“大城管模式”,开展综合执法,加快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改革步伐,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模式。

加快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是环境优城的重要部分。据了解,大英县将全面构建权责明晰、管理优化、执法规范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智慧大英”建设,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关键词

02

产业创新 传统与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发展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如果说传统企业转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那么新兴产业的壮大就是实现“开门红”的主动力。但是,该如何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成为大英工业创新目前面临的首要难题。

“大英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是支撑,根基在实体。”大英工业集中发展园区主任唐一鸿表示。

为此,大英明确提出:要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向互动、双轮驱动,突出工业支撑,进行产业创新,奏响大英工业发展强音。

致力集群化特色产业 突出工业支撑

“大英产业集群化战略方针,是围绕化工及精细化工、机电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用80%的精力、80%的土地、80%的厂房,搞好补链、强链、延链。”大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文林说。

盛马化工

2018年,大英县将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推进盛马化工司法重整,完成10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提质扩能项目,以盛马化工为龙头,促进县域石化企业抱团发展,冲刺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蜀泰科技、鸿鹏新材料等27个新建、扩能项目建设,助推长沟新材料产业园投产达效;支持兴茂石化实施20万吨/年绿色再生基础油、15万吨/年润滑油等项目。

同时,大英县还将依托聚能科技石墨烯、蜀泰化工环保催化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在西部地区占据行业重要位置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抱团成园的经济增长极。

吸引“高大上”产业集群 进行产业创新

城市是经济发展、产业创新的主阵地。2018年,大英开始在城市产业创新中寻找答案。

“必须要有‘高大上’的产业集群。”大英县委主要领导说。

2018年,形势逐渐有所好转。如今,大英县已明晰了精细化工、机电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传统纺织业的提档升级4条产业发展主线。

而作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中的重要链条,环氧乙烷产业备受关注。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鸿鹏新材料工程

目前,大英县环氧乙烷产业集群的“领头羊”——鸿鹏新材料工程,正加紧进行二期建设。

项目负责人袁波介绍,围绕环氧乙烷,可以衍生出十余种应用广泛的下游产品,基本每个下游产品又可单独形成衍生产业链,“这些产业链将为大英创造100亿元的产值,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预期。”

关键词

03

规划创新 “一心两翼”创新城市功能结构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走进大英县城,城市干道平坦宽阔,绿化街道芳草如茵,高楼屹立于眼前,街道车水马龙,绿树、鲜花和市民的笑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

为推进全市建设发展,遂宁市大英县政府确定了“一心两翼”城市总体空间布局,“一心”由已建成的老城区和规划建设中的郪江新城构成;“两翼”分别由沿郪江大英段上游规划建设的文化产业园区、沿郪江大英段下游规划建设的工业集中发展区构成。

跨江建设 郪江新城承担城市功能中心

一条郪江,环绕着整个大英县城。

2011年,与大英老城区隔江相望的郪江新城建设正式纳入大英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在2005-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将这一片区确定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拓展区。

郪江新城规划图

“郪江新城的位置处于大英“一心两翼”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带。”据大英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安雪梅介绍,郪江新城不仅将成为城市地理中心,更需承担起未来城市功能中心的任务,突出打造两大核心功能区。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郪江新城规划图

据悉,在规划之初,郪江左岸的新城就被定位为“生态城市示范区”、“城镇优化攻坚行动先行先试区”。未来新城里不仅有公园学校医院,还有大商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郪江新城将成为一座具有现代生态田园城市气息,集生态居住、商业配套、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全新城市。”大英县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改造城市工业环境 助力大英城市“两翼”发展

“环境好、空气好,很适合饭后散步。”在大英县郪江生态湿地公园里,成群结队的老年人吃过晚饭早早地来到这里。

在建设新城的同时,大英县也加快原有城市空间升级步伐,依法依规开展城市乱象治理和“四街一线”风貌塑造,进行工业园区道路景观改造和8条老城区道路升级改造。

近年来,在沿郪江大英段下游规划建设的工业集中发展区里,郪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一直是大英县政府面临的首要难题。

为改善郪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建立长效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由大英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开展的大英县涪江流域郪江河道整治项目,总投资约9.6亿元,起点为青狮桥,终点为梁家坝大桥,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滨河景观绿化工程、防洪道路及管网工程和相关配套附属工程等,整治内容为新建防洪堤约12.3km及现状河道清淤。

创新结构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建设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撑能力有限,城市功能结构更迭缓慢也制约了大英县经济的整体发展。”大英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安雪梅表示。

为此,从2018年开始,大英县将从创新城市功能结构入手,实施城市创新战略。

据介绍,大英将依靠“东进、西拓、北跨、南优”四大行动,以求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内重构城市主体框架,重塑城市发展空间。

东进,将高标准规划建设北斗产业新区,计划年内启动基础场平工作;西拓,将加快推进西环线,建成中环线,打造功能完善的太吉宜居新区;北跨,跨过沪蓉高速,加快推进建设产城一体的文旅新城;南优,在老城区功能提升上下功夫,实施城市“双修”,改善城市居住环境问题。

关键词

04

服务创新 大英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开园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8月25日,记者从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以下简称双创中心)获悉,7月27日双创中心开园运营,截至目前,双创中心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项目29家,大学生和返乡人员创业项目11家,已经通过市级科技孵化器验收,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省级科技型孵化器的申报工作。

以赛促创 助推大英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27日,大英首届“创业在大英”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301会议室隆重举行。

大英首届“创业在大英”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

此次创业大赛于5月正式启动,历时2个多月,共吸引了95个项目参赛,项目覆盖高新科技、电子商务、新材料与新能源、云计算与大数据,智能硬件,以及“互联网+”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多行业。经过前期初赛、复赛,分别有25个项目晋级复赛、15个项目晋级决赛。

据悉,大赛启动以来,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专门成立大赛工作组,积极开展高校宣讲、创业辅导、路演评审、创业培训等各类活动8场,受益人员达到30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创新创业氛围。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大英县就业局局长蒲忠为大赛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项目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大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举办此次活动,一方面是“以赛促创”,通过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激荡思想智慧、引领创新风潮、点燃创业激情,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另一方面是“以园聚智”,通过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建设,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大英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园运营 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

7月27日,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开园运营。双创中心从基地筹建到项目开园运营,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集“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功能为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创业孵化全产业链。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开园仪式现场。

据悉,双创中心装修装饰、设施设备总投资1500万元左右,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可自主支配孵化场地使用面积为11000平方米,由硬件物理平台(众创空间)和软性孵化平台两大体系共同组成运行。

2018年1月,孵化中心项目装修完成随即开始试运营。目前,中心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项目共有29家,大学生和返乡人员创业项目11家,已通过市级科技孵化器验收,正在积极筹备省级科技型孵化器的申报工作。

“双创中心是一个集合了创业孵化器、投资机构、政府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双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双创中心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为宗旨,专门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公用技术设施、增值孵化服务及孵化场地等配套服务。力争通过3-5年运营,把“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建成特色鲜明、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打造“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品牌,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

05

行动创新 大英法院专线“执行110”助力攻坚执行难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老赖难找,是执行案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遂宁市大英县人民法院专门建立“执行110”特别行动组,24小时接收申请执行人提供的执行线索,第一时间精准定位老赖行踪使其无所遁形,合力攻克执行难。7月29日,遂宁市大英县人民法院因一份“快递”找到欠下17万的失信人刘某某,次日,刘某某履行了执行案款17万元。

女子想“赖”17万 两通“执行110”电话后被逮

7月29日下午2点55分,大英法院执行“110”接到报警,报警人称自己是某案件的申请人张某某,近日,他的朋友在遂宁市某小区看见了该案未履行案款17万的被执行人刘某某。

大英法院执行110深夜执行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具体地址,大英法院执行干警在找人未果的情况下,竟细心的在门卫室发现了有刘某某姓名字样的快递,这个细节使案情出现转机。

当晚凌晨1点40,在再次接到申请人执行“110”电话报警后,执行干警进入屋内,将被执行人刘某某控制并带回法院。

实施城市创新 大英重塑城市形象集体练“内功”

执行110接警电话

“执行110”打击失信 周末夜晚不打烊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矛盾纠纷日趋突出,法院受理各类案件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大英法院通过外出学习、考察、调研,积极推进执行工作机制改革,率先在遂宁市开展执行警务化管理改革,并成立执行新团队——“执行110”。

“‘执行110’,由精干执行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业务熟练的执行干警和协警组成。”大英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支队伍实行“5+2”24小时值班,节假日照常接警,时刻跟踪信息,查找线索,跟进举报,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或其财产线索,第一时间组织精干力量执行,确保人员到位、执行。

自打今年6月1日大英法院“执行110”上线以来,追踪失信被执行人的脚步从未停歇,据统计,大英法院执行“110”已接到有效报警电话14次,白天出警4次,夜间出警8次,周末出警2次,其中2案2人当场履行完毕,1案部分履行、达成和解,扣押车辆1辆,司法拘留11案11人,2人被拘后主动和解并履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