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摔跤電影《蘇丹》周五上映,你認爲它能超過《摔跤吧!爸爸》嗎?

獨家心探


不可能了。


雖然薩爾曼·汗作為三汗之一在印度人氣非常高,但我一直不大喜歡他在國內上映的作品。無論是之前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是如今這部《蘇丹》,更多時候都喜歡用大場面煽情為高潮部分,然而這種煽情的感情基礎打得又不牢靠,便使得整部電影顯得尷尬。在《蘇丹》裡,格鬥場上無數人吶喊著蘇丹的名字,襯托的是男主角永遠打不死,頑強如小強的生命力,這實在是讓電影極度失真。而這一點缺陷在《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的結局也有所體現,相比於《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鬧寶萊塢》,《起跑線》等作品,薩爾曼·汗這種失真的電影真的很難讓人引起情感共鳴。


除此之外,《蘇丹》相比於《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也是不如。在電影的質感和歌舞方面,《蘇丹》其實不遜色於其他印度電影,但總體感覺實在是太平了,讓人找不到什麼興奮點,主要就是缺乏了笑料的點綴。之前還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喜劇元素的運用在印度電影裡起到的作用實在太大,很多時候是在支撐平談的劇情,豐富了整部電影的趣味性的。而《蘇丹》讓人感到乏味的地方正是勵志題材敘事本身的枯燥再加上毫無笑料的穿插,使得觀眾很多時候是味同嚼蠟的。


電影評分6/10,一般。



我是星夜行


當然不能,都是摔跤題材,但質量上相差太遠了。

1.

和中國觀眾熟知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風格類似,《蘇丹》也是在至剛與至柔兩點上繡花。

在某些段落,如蘇丹和阿爾法愛情萌芽以及蘇丹最後決戰的時刻,所升騰起的感動和激動,也和前兩部電影形狀類似。

但《蘇丹》是和前面兩部電影完全不同物種的印度電影,如果說《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是印度這塊土地自然生長出來的植物的話,其最動人的部分,來自於這些植物的紋理。

這些細小的,甚至是肉眼不太識別的花紋,被陽光暴曬過,被雨水打溼過,爬滿了時間所能帶來的秘密。 這個秘密,我們稱之為風格。

在《摔跤吧,爸爸》裡,它像花朵一樣綻放在最後賽場上的決戰裡,也綻放在《神秘巨星》女孩每一次的歌唱裡,但更多時候,生長在她們的日常生活裡。 只有在生活裡細密地生長過,最後綻放的力量才悠遠綿長。

而《蘇丹》的風格是裝修過的風格,佈滿了修剪和算計。

《蘇丹》和前兩部電影的差距,就是人工與天然之間的差距,看似細微,其實天差地遠。

2.

《蘇丹》是斷裂的。

影片用回憶的形式講述了蘇丹與阿爾法的愛情,耗時半部電影的時間。又用另半部電影的時間,講述了蘇丹在賽場上的崛起。 兩個部分別擔負起煽情和勵志兩種功能。

其實,在電影的潛意識語境裡,回憶的使用守則第一條就是時間限度。

要麼整部電影都是回憶,只在起始和終結處標註出回憶的起點和終點,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

要麼,回憶穿插在正常的敘事裡,保證敘事主體的時間是統一的,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畢竟觀眾的心理感受永遠是把回憶當做前戲,《蘇丹》的問題就是前戲太過漫長。等到終於進入觀眾所期待的正式講述時,又顯得尤其倉促。 兩者的鑲嵌處,佈滿了毛茬。

於是,《蘇丹》就成了那種既漫長得潦草、又倉促得臃腫的電影。

3.

對於電影,算計不是一句罵人的話,硬來是。

《蘇丹》知道印度電影的長項在哪裡,知道煽情和勵志碰撞後,可以閃耀出多麼驚人的視覺和心理效果。但它只記住了結果的花火,忘記了火花產生的原因是前面無數細節耐心的擦碰。

人工與天然的差距再一次暴露在鏡頭裡。

蘇丹前半段結尾處個人的膨脹,來得極其概念化,最後時刻決勝的翻轉,又極其想當然。

觀看過程中,觀眾也會為《蘇丹》的某些片段流淚,如依然搖晃著但已經空空如也的嬰兒床,賽場上最後時刻蘇丹使出的蘇丹摔,但眼淚過後,你會察覺一絲尷尬,一直爬伏在臉上和心裡。

因為流淚的原因,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刺激。 在《蘇丹》裡,導演一次次地靠撒胡椒麵製造情感起伏。 看似差不多的結果,其實驅動邏輯完全不同。

《摔跤吧,爸爸》是靠人物的邏輯去推動敘事,《蘇丹》是靠感情的邏輯推動敘事。 最後的感動,前者是因為這個人終於做出了這樣的事,而後者則是因為這個事發作於某個人身上。

前者是流觀眾自己的眼淚,後者是觀眾流導演的眼淚。前者是心理反應,後者是生理反應。前者觀眾有期待,後者觀眾全無防備。前者的眼淚讓人幸福,後者的眼淚令人尷尬。

4.

最近兩年,印度電影在中國所取得的收成,正進入最後的收割期。

印度電影個性鮮明的表達方式,與中國國情上的近似性,讓它獲得了太多感情分。 這種獨特的現象,必須在時間上實現先行佔有。

本質上,是確實存在的相同和不同,與觀眾沒有太高分值的觀影期待,勾兌後的化學反應。 一旦越過那道誰都說不準的時間線,印度電影就需要為接下來喪失了新鮮感的現實,做好心理準備了。

當初觀眾喜歡的模式,很快就會迎來倦怠期,甚至會形成和當初熱烈追捧一樣密度的情緒反彈。

《蘇丹》本身的概念化和模式化,又為這一倦怠期添加了註腳。

即便是仍然在一定水準內高位運行,但也不得不承認,《蘇丹》是那種假裝在談感情,其實在玩弄感情的電影。是假裝在講故事,其實是在喊口號的電影。

它揮舞感動的皮鞭,在SM你。


阿郎看電影


不能。數據顯示,《蘇丹》以首映日票房625.1萬元,是近一年來印度電影在內地首映日票房的最低紀錄。上映第二天,該片單日票房不到690萬元。貓眼網站對該片的預測票房,不到4600萬元,也就是相當於年初《神秘巨星》首映一天的票房。

劇情和人設難以讓人信服

安努舒卡·莎瑪也是寶萊塢天后了,但其扮演的阿爾法形象過於單薄。她演繹的阿爾法,一開始的人物設定是個受過西方教育、獨立自主又性格剛毅的現代女性。但演著演著,阿爾法基本變成了蘇丹的附屬品,或者按流行的說法,是蘇丹的“白月光”,她的喜怒哀樂、職業生涯,全都圍著蘇丹轉。該片也沒有很細緻和巧妙地展現出阿爾法對蘇丹感情的變化過程,以至於有不少觀眾認為,阿爾法對蘇丹的愛情,是與蘇丹在賽場上的輸贏掛鉤的。這顯然不是一部好的愛情片會給觀眾留下的觀感。

另一方面,劇情也經不起仔細推敲。蘇丹激勵人心的運動故事編得有違常理,譬如蘇丹雖然體格很好,但零基礎的他,只用了3個月就練到成為印度一個聯邦冠軍的程度,甚至水平吊打體型比他大將近一倍的職業選手。練多一兩年,他又順利當上奧運冠軍。而在中年崛起的那段劇情中,本身是傳統摔跤選手,而且多年未受訓練身材走形的他,轉戰完全不同風格的綜合格鬥比賽,只用了6個星期訓練,就拿下了冠軍。


大洋網


抱著很大期望看了《蘇丹》,對編劇很是失望。男主一路開掛,肋骨打斷都能戰勝一切;女主阿爾法每次都是在蘇丹贏了比賽就願意和他在一起,愛的條件就是能給她帶來榮譽而已,看得實在尷尬。唯一亮點是身材健碩的薩爾曼汗全程演技在線,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