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豐富不等於溺愛,有規則懂自律的孩子,才有不被誘惑的力量

柏老師說

我想跟媽媽說一下,寵溺其實跟物質的豐富性,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們說的溺愛,不是說我給你準備十樣吃的,這就是溺愛。而是說,這孩子要什麼,我就立刻滿足,這個是溺愛。

物質豐富不等於溺愛,有規則懂自律的孩子,才有不被誘惑的力量

第二,就是我們不給孩子限制規則,讓她在一個可以無法無天的狀態下,去肆無忌憚,那個是溺愛。

如果女孩子,她的物質條件不是很差,但同時又有規則性和自律性,那當她再去面對獨自生活的時候,她才會有那種節制和不被誘惑的內在力量。否則的話,她啥都沒見過,然後又被管理得更嚴苛,在她認為獲得了所謂的自由掌控的時候,她反而會容易出現其它的一些問題。

我覺得就是,孩子性別角色認同這一方面,其實不是來源於你教她畫畫還是教她跆拳道,而是來源於她對於自己父母性別角色的一個認同感,是不是非常的堅定和清晰。

比如說在家裡,媽媽天天跟河東獅吼那樣的狀態,爸爸已經被媽媽的氣質所淹沒的時候,那在這個家庭當中的性別角色,其實就是模糊的。

物質豐富不等於溺愛,有規則懂自律的孩子,才有不被誘惑的力量

孩子的性別意識是通過媽媽和爸爸的氣質決定的,要看爸爸是不是夠陽剛,媽媽是不是夠淑女,夠溫婉。比如,她雖然是搞物理的,但她在處理跟孩子的關係時,或者她在社交時依然很優雅,那她就會傳遞給孩子這些。

不論是去學跆拳道還是學攀巖,其實它都是肢體運動方面的鍛鍊,是一個協調性和勇氣的表達。

如果要是有這樣的一些重複性的興趣項目,讓孩子有一些疲憊感的話,那我們可以在這方面稍微削減一下,這樣能夠更好的去呵護孩子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孩子在運動類和審美類的興趣之間有一個搭配。

物質豐富不等於溺愛,有規則懂自律的孩子,才有不被誘惑的力量

另外,我建議媽媽和外婆儘可能不當著孩子的面,去完成一個爭論或者探討。因為那會給孩子造成一個誤會,她會認為你們是在爭吵,我們可以迴避一下孩子去完成。

——————————————————————————————

向你推薦

想要把愛情和平淡經營出美好的化學反應,需要兩個人真的懂對方,不斷強化愛情的存在,並找到雙方都舒適的相處方式,不讓愛情被隱忍和不溝通打敗,陷於寡淡無味。

但要做到這前提是些,需要我們提高“愛商”,擁有愛的6種能力:覺察力、知心力、 溝通力、平衡力、修復力、成長力,真正懂愛,會愛。

向你推薦《愛情保衛戰》主持人塗磊力薦課程 、婚戀專家柏燕誼“修煉愛商”——《30堂愛情必修課 ,解鎖幸福愛情的6種能力》。

點擊文末鏈接,即可參加課程。


如果您有心理困惑但不知道如何解決

因為時間、地點限制沒辦法進行面對面諮詢

歡迎參加 柏燕誼線上心理諮詢服務

點擊菜單欄“我要諮詢——線上答疑”

即可進行線上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