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题点评,顺便看看外国的作文题

比起往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水平有进步也仍然保留缺点。如果我们就是今年的考生,会怎么写这样的作文呢?

第一部分 作文试题

首先,大家看看这些作文题。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

曾日月之几何,“千禧宝宝”已赴战高考,“00后”的时代将正式开启。捧着保温杯、泡着枸杞茶的你,看着奔赴考场的“青葱面孔”,想必脸上早已老泪纵横,心中却仍然“老鹿蹒跚”。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 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 “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 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8年高考作文题点评,顺便看看外国的作文题

全国卷Ⅱ

二战期间战斗机防护,多数人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护。但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如果这部分有重创,后果会非常严重。而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请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作文。

全国卷Ⅲ

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

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浙江卷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2018年高考作文题点评,顺便看看外国的作文题

北京卷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上海卷

谈被需要的心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天津卷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江苏卷

解读语言传递

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问题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第二部分 试题点评

以我这样一位长期写作,靠笔为生的文字工作者眼光看,浙江卷、上海卷的作文题属一流,值得赞扬。

浙江卷的题目很接地气,浙江是现代中国文人荟萃之地,按孔子先生的话说,是“郁郁乎文哉”。远有王阳明,李善兰,近有鲁迅、郁达夫、徐志摩、邵逸夫,当代有马云、沈南鹏等,浙江考生但凡关注点历史,都不免有自豪感,不愁写不出内容、写不出新意;上海卷的题目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身边的同学、邻里的老幼、路边的乞讨者,都形成这种“被需要”的关系。很多人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才是幸福,得到越多,幸福越高,但在人的内心深处,“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这个话题可写的内容也很丰富,而且可以举自己或身边人的例子,容易完成字数要求。

天津卷、全国卷Ⅱ的作文命题属二流水平。天津卷作文题有比较明显的诱导性,题目中已经包含了很明显的价值观,诱导学生按照命题老师的思路去写,尽量往“高大尚”的主题靠拢才能得高分。

全国卷Ⅱ的作文题,来自一个二战时期的故事,题材比较好,但命题老师把原来故事中的丰富细节删掉了,让题目变得难以捉摸。原来的故事是,那位飞行分析师则认为,应该在弹孔少的地方增加防弹板,因为既然那些飞机在一些部位吃到了很多子弹,还能安全飞回来,看来这些部位是不重要的。弹孔少的地方肯定是重要部分,因为这些部分被击中的飞机,肯定都没回来。所以,要在无弹孔或者少弹孔的地方加固。这个题目是说创造性思维或者批判性思维在判断中的作用。往往是一些看似正确的观念,其实不正确。秘密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中。命题老师不应该删掉这位分析师的推论过程。

全国卷Ⅰ和江苏卷作文题属于三流水平。

全国卷Ⅰ的命题老师,差不多要把心掏给考生了:你看,我们的国家过去这么好,越来越好,将来难道不是更好吗?考生如果聪明,就按照《厉害了,我的国》那个模式挥洒下去,发挥一点想象力,注意计算一下那时18岁的人,出生在哪年。这里面的关键是举例,加上一些基本的逻辑推理,和比较煽情的抒情,就能较容易完成800字。不管真实想法怎样,这个时候要提起精神,气壮山河,一切向前看,只管说好话,尽量高大上,不愁不过关。

江苏卷作文题材本身语言是有缺陷的。“生活处处有语言”,并非这样,“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只有寂静而没有语言;人们很多时候独处、发呆,也没有语言。语言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如果硬要这么说,应该在“语言”两个字上加引号。“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这几句话更莫名其妙,生命是可以用语言来解读,但这有什么特别吗?雕塑、基因,怎么用语言来传递?这道题目,用看似“深刻”的语言表达很平浅的意思,让考生一下子摸不着头脑。当然,这个作文题,考生如果还有点小聪明,也是能憋出几段文字来的。

总体而言,今年中国的高考作文题比过去有一些改善。以前命题者的主观意志很强,有强烈的诱导性,考生很少有个人思想的余地。

2018年高考作文题点评,顺便看看外国的作文题

第三部分 看看别国怎么命题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这里还不能不比较一下外国的高考作文题。

2017年法国高考作文

⊙ 文科:

观察是否就能足以获得认知?

Suffit-il d'observer pour conna?tre ?

我有权做的事情是否就都是对的合理的?

Tout ce que j'ai le droit de faire est-il juste ?

⊙ 理科:

捍卫自己的权力是否就等于在保护个人利益?

Défendre ses droits, est-ce défendre ses intérêts ?

我们能否不受自身文化的束缚?

Peut-on se libérer de sa culture ?

⊙ 社会经济科

理性能否能让一切都变得更合理?

La raison peut-elle rendre raison de tout ?

一件艺术品必须是美美的吗?

Une ?uvre d'art est-elle nécessairement belle ?

2018年高考作文题点评,顺便看看外国的作文题

以下是一些美国高考SAT的作文题目。

2015年1月:

Can people have too much enthusiasm? 人们能不能有太多的热情?

Is it courageous to show vulnerability or to show strength? 是否有勇气展示自己的弱点或者强项?

2015年3月:

Can works of art change our lives? 艺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Will self-discipline take the pleasure of life? 自律是否会带走生活的乐趣?

2015年6月:

Do people need to spend less time to appreciate him or her? 人们是否需要花更少的时间去欣赏他人?

2012年1月:

Should we treat people according to what they are capable of achieving instead of what they actually have done?

我们对待别人,是否应该根据他们取得成就的能力而不是看他们实际做了些什么?

2012年5月:

Do advertisements contribute to people's unhappiness and dissatisfaction?

广告会引起人们的不快和不满意吗?

2012年6月:

Should people respect and tolerate everyone's opinions, or should people take a stand against opinions they consider to be wrong?

人们应该尊重和容忍每个人的观点,还是应该有人反对他们认为是错误的观点?

2012年10月:

Do all people need creativity?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创造力?

2012年11月:

Are people too serious?

是不是现在的人们都太严肃了?

2012年12月:

Is there really much more for people to invent and discover in the world today?

现在是不是真的在世界上还有更多东西等着人们去发明和发现?

对这些外国高考作文题,不拟仔细点评。总体而言,他们的命题老师,是假定考试者已经成年,已经可以像成年人那样思考严肃的问题了。中国的作文题,还假定高考者是孩子,还需要成人的引导。最大的区别在这里,我认为,我们中国想要成为科学发明的大国、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大国,高考作文题应该体现对考生智力和人格的尊重,要鼓励他们大胆思想,而不是引诱他们钻进既定的意识隧道中。

2018年高考作文题点评,顺便看看外国的作文题

(盛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