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淄博美女想邀请你共同做一件事……

与孩子共享大自然

让每一个环境友好行为生根发芽

写在前面

我是李宝宝。几乎知道绿丝带或者知道我的人,都知道绿丝带或者我,在种树。

是的,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每年都会组织大型公益植树,如今,千亩公益林郁郁葱葱,而我们仍然在继续,向着500万棵树的梦想努力着,因为我们的家乡有近500万人,希望每个人可以种下一棵树。一人一树,美丽淄博。

但是,大多数并不完全知道或者了解,除了种树,绿丝带和我,还在做什么?那些我也在做的,甚至一样做了十多年的公益事业,却很难一句话说的清楚。于是,我每次都要给人们解释,什么是自然教育,什么是环保实践,为什么要推广自然博物馆,为什么要落地到社区和学校以及更多地方做垃圾分类。这比解释种树要难多了!

而即便人们听闻后纷纷点头认可,但是也不像来参加植树那样积极者广泛,乐此不疲者众之。人们宁可吃200元一餐的披萨600元一瓶的红酒,也未想过可以把这个钱捐款给我们做青少年自然教育推广;人们认为社区和马路上多摆放一些分类垃圾桶或者去公园和路边多捡拾垃圾,就能解决垃圾遍野带来的环境危害与深远恶果。

所以,做公益时间越久,我自以为自己越来越专业化做公益——以解决问题的根本为目标去设计和实施公益项目,却也越来越艰难。

一个有些讽刺的例子或许可以说明:我们现在如果组织一场捡垃圾或者认养多肉之类的活动,估计能有几百人热情报名,因为人们特别喜欢看到自己捡回来一袋袋的垃圾战果就能“变得环保”或者一盆盆袖珍绿植就为环境增添了“一份绿色”。

而假如我们说,真正解决垃圾问题,要从根源做起,至少要用3-6个月的时间去培养习惯,从绿色消费、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资源循环、无害化处理等等这些做起,人们一听开头这几句,就已经走神了,对,根本听不进去,会直接说:“不是有分类垃圾桶嘛!?”对,我们身边有十几万只分类垃圾桶呢!你看到哪一个桶里的垃圾是分类投放的了?还不是人们借口后端回收体系不健全,自己也就拒绝去做好前端——从你家出来的垃圾,分好类了吗?

同样,我们说,只有让孩子们能够深入的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学到知识和技能,他们才会与自然做朋友,也就知道究竟怎样去做对自然友好的保护行为。人们听了我们的介绍,都很叫好,但你说可以支持我们去做这件事吗?“……”他们去想理由的时间可能都超过了去了解这件事情所有意义的时间。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而非抱怨。

实话直说

我其实非常瞧不起一些人。

他们听说我们为家乡植树,就立刻兴致勃勃的说:“你们种了多少树了?都活了吗?谁给你们钱?人家支付宝也种树啊,你怎么不用这种方式种树呢?”——连全民义务植树这种公民最基本的社会公益行为都不知道不参与的人,或者说,自己一棵真正的树都不去种下,反而要求我们去向大财团一样玩儿绿色金融,说大话习惯了呢,真是。

听说我们做垃圾分类的专业化宣讲和普及推广,希望落实到最终改变一群人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这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时,立刻表现出超级的热情,大谈垃圾之道,或者关注“都有谁在支持你们啊?你们做到什么程度了?这事情还是很有意义的,好好做吧!”——就好像他自己不扔垃圾一样,明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但他们认为别人做好,比他自己做更重要。

当任何场合介绍起来我的事业与身份时,有人又说:“这事情非常好啊!我支持你!你去做吧!我永远支持你!你太有社会责任感了,你是我认识的人里面做公益做的最出名的,最好的!你真棒啊!”——我压根儿不需要你如此去说,我宁肯看到你去做!我认识很多全国各地的人,他们一样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非常忙碌,但也会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都在公益组织中担任重要岗位工作,从不说这些虚伪的话,不用别人夸赞,却为别人甚至社会做事情,这才是公民。

而我非常喜欢甚至是爱着这样一群人。

他们没有因为个体力量微薄不显,就不去坚持环保生活方式。他们一年四季都用环保袋、出门一定带水杯不用纸杯、他们尽量不买包装较多的物品甚至自带容器购物、他们将烂菜叶果蔬和剩饭菜做成堆肥而非扔到垃圾桶、他们外出游玩时看到沿途的垃圾会捡起来或者捡回来处理、他们向自己的亲友同事也去介绍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成为志愿者向更多人去倡议——聚沙成塔,环保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意识与选择。

他们都是普通人,只是有不同的职业与岗位。他们为公益项目和活动设计宣传海报、他们去动员更多人成为志愿者、他们认真的去了解一个组织或者一个项目的使命与目标从而决定自己的出人出力或者出钱出物的方式、他们从不认为做公益是别人喊他才去做的事情而是自己应该去参与其中的——聚水成涓,公益不是只有付出,它的回报就是更美好的生活与世界。

我从很小就知道了,这个社会非常真切现实。你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而我也相信,一定会有人愿意做那个跟我一样的人——所坚持付出和维护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权益与收获,而是他人和社会的福祉。我们并不是伟大,我们只是知道,这个社会没有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紧紧相连,互生互灭。

很多人都说这种人傻,但是,这个社会需要有我们这样的人存在,越多越好。

我要做的

我要为这件事而筹款,希望有更多人通过捐款和提供资源合作来让这件傻事变成现实。

我不认为这样做会有多么的自豪,但我认为比起说说而已更值得骄傲!

【一平米自然博物馆】

为好奇的小孩建一座自然博物馆,去学习如何“制造土壤”、如何用园艺景观给动物和植物一个家、去观察一株植物的生命历程、将这个有关人与自然的故事讲给别人听。5700元+6个月时间,是这样一个博物馆的成本与周期,任何人可以捐款支持我们去做好这件事。而它的意义,比你想象的会更重要且有价值。

这位淄博美女想邀请你共同做一件事……

【宝宝们的环保第一课】

谁都知道的,孩子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认真和不偷懒的人。你告诉ta——这是可回收物可以换成钱、那是厨余垃圾可以堆肥、这是有害垃圾要小心处理、那是其他垃圾可以去焚烧发电,ta会记住,会每次、会一直、甚至会永远都这样做。10元+一堂课的时间,去培养这样一个好习惯,你觉得值不值呢?或者,你还可以支持一个班级50名、甚至一个级部几百名孩子都能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这也是一件好事情,对吗?

这位淄博美女想邀请你共同做一件事……

【社区里的千岁环保团】

老爸老妈最过日子,爷爷奶奶最有耐心和时间。真的是这样吗?你周末回家吃饭时总会准备10个你才能吃完的可口饭菜,那些卖保健品和领鸡蛋的队伍里是否也有你熟悉的身影?假如,这样——跟社区的书记谈一谈,让老爸老妈和爷爷奶奶们组成一个小团队,学习如何开展环保新生活,剩菜剩饭做堆肥,养养花种种菜,废纸塑料攒起来换成绿色银行里的积分可以换成钱或者生活用品甚至捐出去做公益,20个人的团队半年的时间,平均每个人不足500元成本换来这些,你觉得这是好事情吗?

这位淄博美女想邀请你共同做一件事……

你能做的

是的,都是极好的事情。与人与己与社会与环境都有益有利。

现在,就是看行动的时候了!

捐钱最直接,三个项目都有捐款二维码链接,由公募基金会接收善款,监督绿丝带实施。

捐物鼓励,别人捐款,你的物资作为鼓励,或者能直接用于项目开展,这也很实在的。

捐资源,让好事情传播到更多人的视野,推动一个公益组织的成长发展,再好不过。

直接捐款

请点开二维码图片,长按识别

进入腾讯公益项目页面

【我要参与】完成捐赠

让这件与你我息息相关的事情

从一次捐赠开始吧!

联系我们

我还想支持其他或者更多,请直接联系我吧!

联系电话:13409071970

绿色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