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这些孩子喜提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并送出通关秘籍!

今日诸城记者 王槐德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结束,考试成绩、录取工作已揭晓。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我市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全市文理重本上线2102人,比去年增加183人,首次突破2000人大关,连续六年持续增长,继续保持潍坊领先地位。全市各类本科上线超过6200人,占本届参加高考学生数的69%,远超全省本科录取率。特别是尖子生成绩优异,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11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比去年增加28人。近日,记者对考入清华、北大的部分成绩优异学生进行了专访,听听他们的学习考试经验,也许对其他学生及家长有所帮助。

北京大学:董婉萍

诸城这些孩子喜提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并送出通关秘籍!

“课堂效率定成败”

  诸城一中的董婉萍在今年高考中以理科704分的成绩顺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谈起这次高考,她说,“这次考试状态比较好,就是正常发挥吧。”

董婉萍从小就是学霸一般的存在,学习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还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尤其喜欢数学。提起学习方法,她认为,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所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而这需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调整。

董婉萍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是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是接受知识的最佳时机。精力要高度集中,紧跟老师的思路,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绝不能一知半解。”于是,她就在课前先做好预习,将自己疑问、薄弱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重点听讲,这样就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

“注重反思与总结也是不可或缺的!”提起这一点,董婉萍找出了自己的纠错本,与许多同学厚重的纠错本不同,她的纠错本大都很薄,似乎没什么内容。但翻开来看,上面用黑、蓝、红三种颜色的笔分门别类进行记录、标记。易错点、总结、要点、题型,整理得清晰而有条理。她认为,纠错本不在于记得多,而在于记得精、理解得透彻、做得熟,这就需要认真反思总结错题,有自己的思考,并且经常性地翻翻、复习。

董婉萍接着拿出了她的数学纠错本,虽然很薄,但上面积累的全是“精华”。有价值、巧妙的方法、规律,陌生的题型……以及她自己的理解、推导、总结。“真正掌握了这个类型之后,再遇到类似题型时,便能考虑周到、万无一失了。”董婉萍笑着说,这或许是她的一大笔“财富”。

董婉萍坚持锻炼身体,早晨出去跑步或者踢踢毽子。高中阶段,她也经常在课间到操场上散步、跑操。她认为,持续高强度的学习会令人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效率低下,“这时候不如到操场上跑跑步、散散心,调节一下状态,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同样,她也不建议大家熬夜,“课堂时间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熬夜影响了课堂效率,那就得不偿失了。”

高考之前的几次正式模拟考试,董婉萍陷入了低谷期。因为过分在乎成绩,心态不稳定,都发挥得不好,未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面对失望的成绩,她开始怀疑自己,对未来缺乏信心。

庆幸的是,老师们及时发现了她的问题,经常与她谈心、交流,提出建议,引导她调整状态、摆正心态,还利用课间帮她分析试卷上出现的问题、答疑解惑。董婉萍真诚地说:“老师们不断鼓励我,让我一点点重拾希望与自信。我由衷地感谢尽职尽责的老师们,他们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指引者,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现在的成绩。”

就这样,在一次次打击与磨砺中,董婉萍学会调整状态,肯定自己,并且能够坦然勇敢地接受现实,无论它是好是坏。这个蜕变的过程正是成长,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带着这样坦然平和的心态迎接考试,结果不言而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保持像高考时这样坦然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与挑战。”董婉萍对未来充满信心。

清华大学:刘明达

诸城这些孩子喜提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并送出通关秘籍!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必须”

  诸城一中的刘明达今年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录取。

他首先介绍了在高中之前应做的一些积累。他说,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比如说书写习惯,如果同学们能从现在开始把字写得又快又好,那么在答主观题时就无需担心因为卷面不规范不整洁而造成的失分。再比如说有序整理自身物品的习惯。高中每天都会发大量的试卷。有的同学能用夹子分门别类地将不同科目的试卷夹在一起,就算几天不用,再上课时也能迅速地找出所需材料。而有的同学却将各类试卷乱糟糟地放成一堆,再次用到时就会找很长时间,甚至找不到了。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大大降低了听讲的效率。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十分必要。

他还谈到了语文与英语的积累。如果坚持从小学习,小学初中的时候多积累一些,到高中就会更轻松一些。甚至可以多拿出时间来去学习数学物理等其它科目。理科的科目初中与高中所考察的方式与内容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与其在初中时刷一些数学题,不如拿出这些时间去背一些古文,几篇英语文章。

关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经验,他介绍,日常学习中要注意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高中学习时间紧,节奏快,强度大。一旦身体出现问题,就算是小小的感冒,也会大大耽误我们的学习。因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尤为重要。

他建议同学们日常要抽出部分时间多参加体育活动,有兴趣的可以打球踢球,没兴趣的可以跑跑步。高考前几天,他也坚持每天绕着学校跑步。学习中要注意反思与总结。做题追求的应该是精,而不是量。纠错本在高中是必须的,并且,纠错时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力争做到举一反三。

他最后说,学习生活中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临近大型考试的时候,心态是最重要的,如果说学习的习惯与方法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实力,那么心态则能够决定你的实力是否能够发挥出来。一个良好的心态,往往能让自己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对于日常考试的一些失利,大家不要灰心与沮丧,找出原因加以改正。考得比较理想,也不要太过得意,继续坚持让优秀成为一种常态。  

清华大学:祝子涵

诸城这些孩子喜提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并送出通关秘籍!

“稳抓稳打走向成功”

祝子涵虽然一直是同学眼中学习好的同学,但她的学习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她高中尤其是高三的努力,最终考入清华大学。

“因为一直被别人夸奖聪明,也因此松懈过一段时间。”祝子涵说,“但到了高中后发现,仅靠小聪明反而会吃大亏。”在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一,祝子涵的学习仅仅是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没有自己去多学一点,多巩固一点或提前预习等,甚至有时上课写作业。在学习压力不大的小学初中,也常位于班级前三。但到了高二,祝子涵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那时候我知道是自己的小聪明误了自己,很多时候做错题目其实都是因为学的不扎实。学习是一个稳抓稳打的过程,我也开始寻找并修补自己的漏洞。”

对于弱科的补弱,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祝子涵的语文和英语曾是她的弱科,而经过她的努力,这两科终实现了从平日的瘸腿科到高考的优势科的转化。“那一段时间真的总是往老师办公室跑,老师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的薄弱点。”平时祝子涵没有满足于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经常针对薄弱地方自己找题来练习,并自己总结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多次试验,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她补弱的过程中也经历过成绩起伏,甚至进入越补越弱的怪圈,但她没有灰心,一直坚持着。“补弱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事情,有时它会给你一些甜头,也会持续暴露你的弱点。但只要坚持下去,成绩绝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很多同学的成绩在高三都会进入一个瓶颈,祝子涵也有过这样一段“高原反应”。明明比以前还要努力,成绩却停滞不前,甚至有后退的迹象,对此祝子涵也很心急。

“高三每隔两三天就会和老师谈一谈,分析一下问题。”祝子涵表示也许老师并不能立即解决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但却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程度的帮助,促使自己进步。“和老师聊完后就会有一股动力,支撑我热情高涨地学习一段时间。可以说我高三的学习,老师的支持给了很大帮助。”尤其是到了考试前的最后时期,更不能心急浮躁。在不可能全部复习完的情况下,东看一点西看一点不仅没什么用,还会让自己更加浮躁焦急。她自己通常把需要复习的列出来,根据自己的薄弱程度区分并排序,按照计划从自己薄弱的地方开始复习。这样即使没有复习完,也巩固了自己薄弱的环节,不至于担心考到自己没看到的而过于紧张。

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祝子涵表示很期待。她说:“很开心能进入清华这样的优秀大学学习,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希望自己能更加努力学习。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多方面发展考入自己理想学府。”

北京大学:崔轩宁

诸城这些孩子喜提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并送出通关秘籍!

“时间与效率的最大化”

  崔轩宁,毕业于繁华中学,今年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

“从高一起逐渐摸索,逐步培养起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崔轩宁说,在我们刚升入高中时,我们的学长,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家长都会给我们提各种建议。但其实,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真正的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错题集锦本。要高效率听讲、做题。保证睡眠时间。

“时间与效率至关重要。”他说,在能够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去尽可能地延长学习时间。对于延长时间所带来的效率下降,可以通过中途休息,比如哼首歌、跑跑步等方式来调节。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作为一个理科生,他觉得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学习,重要的还是多做题。当把所有的题型都见过了,再去做一套试卷,就会感到容易得多。而对于多做题,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还是要靠每一位同学自己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